王升年
摘 ?要:農村地區(qū)與城市地區(qū)相比,在教育資源方面明顯不足,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為了提升農村地區(qū)的小學教育水平,要重視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實現對農村小學教育的改革,綜合應用多項重要舉措,實現農村小學教育質量的提升,為農村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以下主要針對于當前農村地區(qū)小學教育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展開簡單分析與探討。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農村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隨后基于“互聯網+”背景探討了提升農村小學教育質量的措施,希望為有關專業(yè)人士帶來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農村;小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0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001-02
Discussion on Rural Primary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WANG Shengnian ?(Jiaojiazhu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Yongchang County,Jinchang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Primary school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ity is the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dvant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realize the reform of rural primary education,and apply a number of important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primary education,and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tudents. 。 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rima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s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 this paper,the problems in rural primary education are analyzed. Then,based on the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are discussed,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s.
【Keywords】 "Internet +" background;Rural areas;Primary education
1.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教育中應用意義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豐富的教學形式會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生興趣。尤其是在農村小學,由于教育資源比較有限,教師授課通常采用的都是單一結構的講解模式。這就讓天性活潑,身心發(fā)展又不成熟的小學階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很難提起興致。為了解決單一的授課模式導致學生審美疲勞的問題,在實際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將所要傳授給學生們的知識點轉移到多媒體設備中。運用多媒體設備,讓課本材料也能擁有適配的豐富聲音和充足的影像資料,在生動多彩的形式中進行小學學科教學。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呈現出更多生動有趣的教學畫面,通過鮮艷的色彩和別出心裁的教學課件展示來增加教學形式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直保持飽滿的學習精神和豐富的學習積極性,充分達到活躍課堂氣氛和加深學生們的印象的教學目的,最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
(2)豐富學生的思維模式
作為學習的主人,小學生應當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種現代信息手段進行學習,獲取豐富的知識,擴充自身的知識體系,開闊自己的視野,從而引發(fā)小學生們對于生活現象的思考,從而豐富學生們的思維模式。在農村地區(qū),學生由于經濟水平的限制,少有機會能夠去影院觀影,體會不同的人物場景和世界風情。多媒體設備可以為農村地區(qū)的學生提供更多免費觀影的機會,在與課程內容做好呼應的同時,利用豐富的影片資料開拓學生的眼界,給予學生能夠進行自由想象的現實基礎。例如,在《虎門銷煙》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們播放《虎門銷煙》的相關電影資料和紀錄片,利用影片恢弘的場景和磅礴的歷史文化感,讓學生增長見識,對歷史文化知識產生了解的興趣。在觀看多種影像資料的基礎上,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用來想象的影視具象材料,極大地豐富了小學生的眼界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小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應當注重學生的想象力的提升,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體而言,可以利用學生們喜歡上網的特點,給學生們布置一些課外任務,要求學生們利用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搜集一些關于學習的資料,也可以利用電腦進行寫作和閱讀,在讓學生感受到電子信息技術的快樂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水平。
(4)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當現代科學信息技術和小學學科教學結合起來,有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例如,在進行備課時制作一些主題課件運用到教學課堂中,課件的主題可以是“金色的草地”、“多彩的蝴蝶”等內容,為學生們構建出一個和諧舒適的學習氛圍,讓小學生們能夠在教學課堂中自然愉快地學習,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有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
2.現階段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村小學教學中存在師資不足的問題
師資力量不足是制約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之所以存在這種問題主要原因是農村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低下,農村教師工作環(huán)境與薪酬待遇要遠遠低于城市教師,大多數農村教師會選擇從事其他行業(yè),使農村教師流失問題越來越嚴重。除此之外,農村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與師德水平偏低,在教學過程之中無法擺脫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在部分農村學校將多媒體設備投入利用之后,這些地區(qū)的農村教師由于不能熟練使用信息化設備,也沒有相應的多媒體設備教學經驗,經常會選取舊的講課模式進行教學,致使多媒體教學工具變成擺設。
(2)缺乏完善的教育教學設施與設備
充足的教育教學設施是保證小學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但是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農村學校不能夠及時的引進先進的教學設施,很大程度上阻礙著農村小學教育活動的開展。在現下的農村地區(qū),還有諸多小學未能配備多媒體教學工具,這也為信息化課堂的實現帶來了主要困難。除此之外,由于農村小學不能夠及時的引進現代化信息技術,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美術課、音樂課等無法有效開展,農村小學的教學水平滯后于時代的發(fā)展。
(3)教師培訓機制有待完善
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保證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但是當前的農村地區(qū)教師隊伍除了數量不足外,整體素質也偏低,再加上教師培訓機制不完善,農村教師無法得到培訓機會,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也就難以獲得提升,所講授的內容甚至與社會發(fā)展嚴重脫節(jié),難以充分保障小學教育質量的提高。為了讓農村地區(qū)的小學教學質量得到更好的提升,除了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人才在農村地區(qū)小學任教外,對教師素質的培養(yǎng)仍是不可忽視的工作重點。
(4)農村家長對教育缺乏足夠重視
當前,許多農村家庭對于教育重視程度偏低,認為讀書既不會為家庭帶來現實的可視收益,還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與時間,認為對學生的教育投入看不到未來回報。這部分家長在觀念上比較落后,對教育的屬性和意義了解也不夠深入。這部分家長希望孩子在具有勞動能力后就投入社會工作,忽視了教育對學生成長發(fā)展的作用。這也就導致許多農村孩子往往初中一畢業(yè)就開始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的現象。很顯然,這種“讀書無用論”是農村家長對教育的錯誤認識,他們沒有看到教育對孩子今后長遠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5)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
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品德形成意義重大。然而,農村家庭家長本身的知識文化水平偏低,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無法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與引導。此外,許多農村家長迫于生活的壓力,要遠離家鄉(xiāng)進城務工,而孩子交由爺爺奶奶照顧,家庭教育也就無從談起,家庭教育的缺失無形中增加了學校教育的難度。
(6)農村學校學生數量不斷地減少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快速發(fā)展,城鎮(zhèn)化建設進程日益推進,越來越多農村人口流入了城市,在師資力量以及教學條件方面,城鎮(zhèn)學校要明顯優(yōu)于農村學校,農村學生更愿意進入城鎮(zhèn)學校學習,使農村學生的數量不斷地縮減,加大了農村學校教育難度。
3.利用互聯網提升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
(1)應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農村教師師資水平
上文提到,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農村教師無法接受到良好培訓,教學水平與質量難以提升。針對于這個問題,基于“互聯網+”發(fā)展背景下,依托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教師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得豐富的培訓資源,通過觀看各種優(yōu)秀的教學視頻以及學習各類網絡課程,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勢必會獲得大幅度的提升。
(2)運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學生知識獲取效率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深化,對于小學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學內容應當不局限于教材內容,借助于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運用,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豐富的知識,將小學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堂之外,使教學活動擺脫了時空的束縛,很好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而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
(3)活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變革
受到我國一直以來的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是采用傳統(tǒng)落后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生硬的講解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之感,而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圍繞著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包括了微課、翻轉課堂以及慕課等,很好的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充分的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教學活動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4)巧用互聯網技術,搭建家校共育平臺
在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亞于學校教育。然而,當前大多數農村家庭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不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比如,許多農村家長還持有“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錯誤的育兒思想,在孩子犯錯時并不是給予正確引導,而是對孩子進行指責與打罵,在這種教育理念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普遍存在著自卑、膽小、孤僻等性格。針對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學??梢韵蚣议L發(fā)布正確的育兒思想與方法,指導家長正確對待自己的孩子,推進家庭教育質量的提升,從而助力農村學校教育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受到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限制,農村學校小學教育質量要遠遠低于城市學校?;凇盎ヂ摼W+”背景下,要充分發(fā)揮出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實行對農村小學教育的改革,通過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轉變落后的教學方式以及積極搭建家校合作平臺等途徑,尤其是在今年,給線上教學提供了發(fā)展契機,要趁此機會全面推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從而提升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與效果,不斷的縮小城鄉(xiāng)教育方面的差距,從而真正實現教育的公平。
參考文獻
[1]黃榮懷,張慕華,沈陽,田陽,曾海軍.超大規(guī)?;ヂ摼W教育組織的核心要素研究—在線教育有效支撐“停課不停學”案例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20.41(03):10-19
[2]徐雅淇,朱敏,楊和頤,王超凡(南京審計大學).“互聯網+”背景下互助養(yǎng)老的參與意愿研究*—基于江蘇省時間銀行的養(yǎng)老品牌分析[J].品牌研究,2020(04):134-138
[3]湯穎,曹瀚予.農村中小學核心素養(yǎng)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困境與路徑[J].教育評論,2019(04):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