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琴
摘要:目前,我國的教育在不斷改革完善,在現(xiàn)在的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結合英語閱讀教學的相關需求和實際做好教學層面的優(yōu)化,讓學生能夠在積極參與閱讀學習的過程當中得到自身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進一步的發(fā)展,促使他們英語能力和素質的提升能夠獲得一個良好的基礎。本文就分析和探討了初中階段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當中,如何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希望能夠為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借鑒經(jīng)驗。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思路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370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該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每一位英語教師應該注重的問題。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將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重點,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提高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從英語閱讀教學開始著手,英語閱讀占教學中的大部分課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1充分利用閱讀教材,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閱讀教材內容,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對閱讀教學選擇提出嚴格的要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材的重要性,調節(jié)課文的難易度,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英語需求。當教材內容難度過大時,學生理解起來會很吃力,長此以往,會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很多教材內容都是經(jīng)過多個研究機構選擇的,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可讀性,教師更應該讓學生在教材閱讀中進行思考,從而提升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授“Howdoyougettoschool?”的課程時,教師利用課文主要內容,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形容詞用法,同時,教師也需要挖掘教材中內容,讓學生對一些關鍵的名詞進行理解,如“Threeminutes,Bybike,Bybus,Onfoot”等,提升學生對英語課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2對初中生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思維品質是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以往學習過的詞匯來制訂教學方案,并做好閱讀教學備課工作,將初中生所學的知識能夠靈活地運用到其他的語言情境效中,并為學生逐漸建立一種更深層次的思維導圖,使其能夠有效分析出語篇教學并不是隔離的單詞,但是單詞和短語在這里卻不可缺少,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例如,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對“Howcanwebecomegoodlearners?(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好的學習者)”這篇閱讀文章進行教學時,不能單刀直入地對課文內容展開描寫和論述,需要循序漸進,先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告訴學生閱讀文本中的核心內容,之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對閱讀文本標題進行討論,說明自己對“怎樣才能成為好的學習者”的見解和想法,教師引導學生建立思維導圖并通過獨立思考,促進初中生英語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最后由教師在課堂背景的教學中帶領學生進行“限時閱讀”,粗略地理解文本的大概含義,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清晰明了地對文本的中心思想和層次結構進行整理。教師提議:“Finally,let’sretellthisarticletogether(最后,讓我們一起對這篇文章進行復述)”。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自主構建思維導圖,同時還可以提高整體文本閱讀速度,促進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一個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對學生來說,若想具備較好的英語閱讀能力,就需要一個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因此,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正確閱讀習慣的重要性。在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注重加強對學生正確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任何一種習慣的養(yǎng)成,都不是一蹴而就能夠實現(xiàn)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因此,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有耐心地、循序漸進地逐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英語閱讀習慣。在學生每一次進行英語閱讀前,教師都要明確提出本次閱讀的要求,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展開閱讀,而不是如同盲人摸象,隨意的閱讀。例如,學生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后,在第一次展開英語閱讀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閱讀方式提出明確的要求,如要求學生用心默讀,不可以發(fā)出聲音,用心去讀、去體會。在學生第二次展開英語閱讀時,教師則可以針對學生的閱讀技巧做出科學的指導和點撥。像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將每一句話看做一個整體,從整體的角度去翻譯,而不是逐個單詞翻譯,這樣才可以避免翻譯過來的句子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現(xiàn)象,保證準確地理解該英語文章的內容。在學生第三次展開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則應該指導學生遇到陌生英語單詞時,不要慌亂,首先將這些陌生單詞用筆做上記號,隨后直接閱讀下一句,最后結合上下文內容,推測該英語單詞的含義。千萬不要在閱讀的過程中被陌生單詞絆住腳,一遇到陌生的英語單詞就立即查閱詞典。這樣將大大降低閱讀的效率,并且學生在查閱字典時,閱讀思路很容易打亂,這并不是一個好的閱讀習慣。
4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
為了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在實際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活躍的閱讀情境,從而提高學生參與英語閱讀的主動性。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要注意體現(xiàn)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開口。例如,學到籃球比賽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或圖片導入,或用對話的形式導入和籃球相關的詞匯和短語,一方面可以幫學生掃清閱讀障礙,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當進入文本閱讀時,不但能夠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
5學習態(tài)度方面
(1)感受應用。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改變學習英語是為了考試的不正確看法,我們著力創(chuàng)設體現(xiàn)英語使用價值的場景。其中,現(xiàn)身說法是一種有效手段。我們請班上有國外旅行經(jīng)歷的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其旅行中的英語語言需求感受;請從事涉外工作的校友作報告,分享他們在英語學習和使用中的感受。就地取材、名人示范也是有效措施之一。我們以幾位本地培養(yǎng)的院士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的英語論文為例,展示英語學習的實際用途。此外,介紹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的時事新聞、要求有條件的學生觀看相關英語新聞也是有效的手段。(2)確立目標。在改變學生對英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的基礎上,我們采取師生協(xié)同的方式,幫助學生制訂學習目標。我們以學期為單位,在學期初制訂學期整體學習目標,并將目標細化為以學習單元為單位的短期目標。每教學完一個單元,我們會回頭對照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總結經(jīng)驗,找出不足,提出改進措施。(3)任務驅動。課堂是英語學習的主戰(zhàn)場,任務驅動改變了成績導向的灌輸式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單詞教學為例,過去的做法是課前要求學生預習單詞,課中講解單詞,課后布置作業(yè),且作業(yè)往往是單詞的多遍抄寫。其結果是學生體驗不到單詞學習的作用,只感覺到單調枯燥,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后,課前教師設置包含目標詞匯的基于語言應用情境的學習任務,課中師生協(xié)商共同完成任務,課后增設嵌入目標詞匯的真實活動。通過多波次的活動,學生在無意識中練習了單詞的應用,獲得了成就感,增強了學習興趣。
結語
總的來說,在當前初中階段英語閱讀教學當中,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和關鍵的。我們應該圍繞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教學層面的合理改進和優(yōu)化,為學生英語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禮寶.淺析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J].英語廣場,2019(06):152-153.
[2]劉愛珍.淺析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J].校園英語,2019(08):147.
湛江市吳川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