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齊周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訓練,可以從中認識較多的生字詞,語句或者篇章,可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的層面來研究,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策略進行總結。在實施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一個重點就是通過相應的策略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可以通過讀書、討論、練習和媒體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閱讀 ;課外閱讀;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216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教師們在自己的教學課堂實踐中努力踐行新課程理念,從而取得了相應的教學效果。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理念,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教學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究,希望能夠?qū)μ幱谝痪€的小學語文教師有所幫助。
一、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
(一)借助關鍵詞了解全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整體感知課文的時候,就要注重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關鍵詞,體會這些詞語在文章中所處的地位和特定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從關鍵部分入手。比如,可以從文章的關鍵段落進行整體感知,有可能是一句話,有可能是一個詞語。從這些特定的部分出發(fā),找尋它們在文章中的具體作用,從而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理解。通常情況下,小學語文課文中,總有一些獨特的關鍵詞,分析這些詞語能夠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明確文章的具體情感,或者通過這些詞語來概況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找準題眼,理解課文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較好地理解文章,就要對文章的題目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在這些題目中,大多有一個題眼,通過這個詞語,能夠較好地將題目和文章充分聯(lián)系起來。在教學這類文章的時候,如果能夠準確找出題眼,并且進行深層次的理解,那么對文章的理解就比較輕松了。借助于題眼,能夠大致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梗概,文章的寫作范圍等等。
比如,在學習《鼎湖山聽泉》這篇課文的時候,就要對題目進行深思。我們通常對泉水的欣賞都是通過看的方式,而這篇文章題目卻告訴我們作者在欣賞鼎湖山泉水的過程是采用聽的方式。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其中的“聽”進行感知,從而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很多的作品都有一個非常富有詩情畫意的題目,并且不少的題目都蘊含著深刻的情感,就要通過對題目的觀察和理解,從而有效理解整篇課文。
二、課堂閱讀教學“階段”教學策略
(一)“導讀階段”,激發(fā)學生閱讀情感
只有將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相應文章的閱讀中。所以,教師就要針對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導。
比如,在學習《燕子》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就讓學生對當中的一些字詞進行認識: 掠”、“沾”、“?!?、“趕”、“蕩漾”等。只有對這些詞語進行了充分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對這篇文章進行深層次閱讀。
(二))“品讀階段”,豐富學生情感
“品讀”就是要反復品嘗,仔細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去領會文章的真情實感,很多時候,文章不能只讀一遍就知曉其中的內(nèi)涵,需要多次閱讀,才能找到最為有效的閱讀。
比如,在對《最佳路徑》這篇課文進行教學的時候,文中涉及到一條路徑的設計,在修改了50多次之后依然不夠滿意。閱讀的過程中,就要讓學生品味其中的語文,從而去探索小路的美麗。
(三)“研讀階段”,引發(fā)學生共鳴
所謂的研讀也是牢牢的抓住文章中的情感,對作者的情感變化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從而產(chǎn)生共鳴。借助于文本,進行情感上的交流。
比如,在對《鳥語》進行學習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課文所講內(nèi)容,課文講的是對不同鳥兒的叫聲進行了擬人化的描繪,對小鳥的關愛中體現(xiàn)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在這篇文章中,有段話是兩只布谷鳥的對話。在朗讀這句話的時候,怎么才能將這句話讀好呢。我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理解春天與鳥兒之間的關系。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對小鳥孵化的過程中進行充分的理解,從而表達對生命的尊重。當學生明白了生命的重要性之后,我再次對學生進行引導,“假如現(xiàn)在你就是鳥媽媽,孩子丟了你會怎么樣?”通過這樣的引導,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課外閱讀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想要學好語文,需要較多的知識進行支撐,單憑課文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就要通過課外閱讀來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
(一)借助課外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梢詮膬蓚€方面入手:首先是幫助學生選擇好相應的閱讀作品。古人云:“開卷有益”。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才能增長自己的知識面,從而構建起有效的文學底蘊。閱讀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不但依賴一段時間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最開初不能去推薦文體較為復雜,故事情節(jié)簡單一點的就行。最為主要的是讓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興趣。可以先從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等之類的開始。
(二)整合課內(nèi)與課外合力促使學生學習語文
在每堂語文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每天為學生留出二分鐘的空檔時間,讓學生輪流著為大家展示自己所學得的名著句段、優(yōu)秀詩詞、名言警句等等,數(shù)量不能太多,只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即可。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通過多角度閱讀,為同學們展示出不一樣的精彩內(nèi)容。當學生展示完這些課外知識之后,我在導入階段也對導語進行精心設計,通過故事類型、抒情類型等導入模式。比如,在對《望廬山瀑布》這篇課文進行學習的時候,我對學生展示出一些詩人李白的詩句,通過這樣的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從而利用課外時間展開相應的閱讀。再比如,在對《丑小鴨》這篇寓言故事進行學習的時候,我引導學生進行鋪墊性課外閱讀,學生要想深層次理解這篇課文,我引導學生在上課之前對安徒生的童話進行廣泛的閱讀,并且多渠道了解寓言的各種類型和特點,從而可以有效學習這篇課文。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苯處熞獙φn本內(nèi)容進行深層次分析,同時對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準確的把握,積極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空間,教會學生相應的閱讀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熊開明;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D];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
[2]王濤;淺談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小學語文;2019年第3期;
[3]伍岳;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本性目標[J];江西教育科研;2019年06期。
麻栗坡縣猛硐鄉(xiāng)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