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宏平
【摘? ? 要】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教學當中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有助于提升其考試成績,而且能幫助他們提高文學素養(yǎng)。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作為中考的關(guān)鍵科目,語文教學一直是教師嚴抓的重點,但是由于閱讀類的題目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屬于開放性的主觀題目,這也就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學生容易在學習中產(chǎn)生排斥和厭倦情緒的學習內(nèi)容,因此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4-0163-02
Discussion 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Nine-year Reform School,Min County,Dingx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JI Hongping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s a key part of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ourse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will not only help improve their test scores, but also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literary literacy. In this process,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can also be effectively cultivated. As a key subject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Chinese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eachers' strict attention. However, because there is no fixed standard answer for reading questions, they are open subjective questions.This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oint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it is also easy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Reading teaching;Strategy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容易引起學生厭倦和排斥的不良學習情緒,導致課程教學效率低下,無法達到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而筆者所研究的閱讀教學策略,與自身教學經(jīng)驗相結(jié)合,能夠在一定程度內(nèi)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對課堂產(chǎn)生親近感,進而提升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興趣,
一、初中語文有效性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的課前準備較簡單,授課方式也較為單一。教師不能帶領(lǐng)學生以一種宏觀的視角閱讀文章,未能引導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或是深層次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教師在教學記敘文的相關(guān)知識時,過于側(cè)重對作者的寫作方法和文章結(jié)構(gòu)的分析,忽視了帶領(lǐng)學生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這就使學生不能深層次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不能使閱讀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些教師對這些教育理念認識不足,在實際教學中未能夠充分利用好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shù),或者是僅僅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學課件,這就造成了教育資源極大的浪費,也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提升初中語文有效性教學的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
多媒體是近年來應(yīng)用最廣泛的教學工具,它有著信息量大且方便快捷的特點,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質(zhì)量。多媒體技術(shù)以其豐富性、實時性,能夠讓學生快速地投入到課堂當中,激發(fā)他們學習閱讀知識的主動性。教師還可利用圖片、聲音、視頻開展閱讀教學,創(chuàng)造出一種濃厚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對文章詞句和文章的結(jié)構(gòu)以及內(nèi)涵有更加透徹的了解。尤其是在講述自然類的文章時,教師以結(jié)合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美麗的風景圖片或者視頻,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對于教師教授的內(nèi)容也就更加有興趣。
(二)結(jié)合生活開展閱讀教學
要知道,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是來源于生活,作家一般都是在生活的基礎(chǔ)上進行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的。因此教師開展閱讀教學,切忌脫離生活。對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對文章進行解析。另外,要讓學生參與到閱讀當中來,比如讓學生根據(jù)一些記事類文章中的片段排練一個小情景短劇,根據(jù)文中人物的性格添加一些臺詞。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學會揣摩文章中人物的心思,也可以鍛煉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這樣的參與式體驗就拉近了學生與文章之間的距離。
例如,在講授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時,教師可以截取其中的一個小片段,引導學生展開表演或者對話,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提示學生注意魯迅先生對于“長媽媽”的情感變化,由起初的排斥、厭惡,到“長媽媽”去世時對她崇高的敬意,這些都是魯迅先生的真實感受。這篇文章寫于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黑暗時期,作者借“阿長”這位家里的仆人歌頌了勞動者的偉大形象。再比如在講授朱自清的《春》的時候,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wù),引導他們提前預(yù)習,然后讓同學們尋找一些關(guān)于“春”的符號或者是圖片,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溝通交流,以此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主旨。
(三)因材施教,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
因材施教是素質(zhì)教育一直以來的追求,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著獨特的想法,而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模式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另外,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和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注意觀察學生個人特點,而不是“一刀切”。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尊重學生自由獨立的想法,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以保證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對學習閱讀產(chǎn)生興趣。
例如,教學蒙田的《談愜意地生活》這篇散文時,這是一篇思想性較強的散文,蒙田認為人要自由要愜意地生活,這比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更加重要。教師可以以此為話題,向?qū)W生提出兩個問題:1.你如何看待蒙田所說的“愜意地生活”的觀點。2.我們?nèi)绾尾拍軔芤獾厣?。通過向?qū)W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教師可能會得到許多截然不同的想法,然而這就是學生獨特的想法,并無對錯之分,對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表揚他們敢于抒發(fā)自己的不同見解的勇氣。在這樣的問題互動和討論過程中,課堂氣氛將會變得更加活躍和有趣,閱讀教學效率也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四)讀寫結(jié)合,加深課文內(nèi)容理解
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在語文學習中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其實這四種能力并不是簡單的分割關(guān)系,而是辯證統(tǒng)一的。比如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是互通的,大量的閱讀積累可以在他們的寫作中見到實效。廣大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積極帶領(lǐng)學生開展閱讀訓練,并且在閱讀訓練后,定期展開相應(yīng)的寫作訓練,讓學生意識到知識的互聯(lián)互通性,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
比如,《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文章是議論文的形式,而議論文也是大綱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文體。因此,教師在講解完畢這篇課文后,可以讓學生進行模仿寫作,掌握這種方法。在寫作之前,教師需要系統(tǒng)地向?qū)W生講解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模式。比如作者首先分別描述了三個時期中國人的三種態(tài)度,然后深入分析了這三種態(tài)度的優(yōu)劣,最后作者根據(jù)以上觀點,堅定地表示,“中國人沒有失去自信力”,并且根據(jù)這一觀點,提出了自己的論據(jù)。在對文章進行系統(tǒng)性的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jù)這篇文章進行模仿寫作。教師可以根據(jù)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提出寫作主題,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還能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其思想深度。這樣,學生就能系統(tǒng)地掌握這種議論文的寫作手法:首先對希望反對的觀點提出反對意見和理論依據(jù),然后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提出論據(jù)。只有通過這種系統(tǒng)的讀寫訓練,才能幫助學生同時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進而提高他們整體的語文成績。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及時總結(jié)教學方法,結(jié)合實際教學案例分析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而革新自己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白蘭英.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求知導刊,2015(03).
[2]楊艷麗.例談初中語文趣味化教學策略應(yīng)用[J].現(xiàn)代語文,2015(04).
[3]黃劍鋒.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7(15)
[4]馬春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J].讀書文摘,2016(27).
[5]周劍搏.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J].語文課內(nèi)外,2020(07).
[6]孫曉舟.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5(01).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