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子
摘 要:德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健康的人”。目前來看,初中學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還有很多不足,這就有待我們去整合。下面,筆者將從心理健康教育對德育內容的補充、心理健康教育可完善德育途徑、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方面的整合等角度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德育;心理健康
隨著時代的變化,各行各業(yè)已走在改革和轉型的路上。目前來看,我國教育行業(yè)對學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還有很多不足,這就有待我們去整合。因此,我認為學生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的有效整合是目標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心理健康教育對德育內容的補充。
德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因而,其教育內容如社會公德教育含有更多的規(guī)范成分在里邊,告訴學生“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其實質是在約束學生的言行。這種教育過多的關注學生與社會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即如何去與同學、老師、家長溝通,如何走入社會等。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健康的人”,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學習方面,包括學習策略的心理指導,如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考試焦慮的調適等。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有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憂慮、恐懼、悲傷,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對學生學習方面的指導,可以使學生擺脫消極情緒的困擾,進行合理的調適,培養(yǎng)積極的情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自信、堅毅。2.人際關系方面,包括正確處理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及同伴關系等。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夠客觀了解和評價他人,能夠尊重信任和關心他人,能夠誠心地稱贊別人,進行情感交流與思想溝通,因而他們能夠得到真誠的友誼,能夠保持與同學的和諧相處,親密合作,同時保持自己做事為人的原則。3.自我方面,包括正確地評價自己,實事求是地確立自己的抱負水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動,保持一種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達到“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厲”的境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這些內容首先是一種指導而不是一種教條能力,是學生樂意去做的。因為學生首先有解決問題的需求,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如何去做而不是要求學生做什么,既體現(xiàn)了教育的道德性,又滿足了學生求知的需要,因此學生比較容易接收。同時,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內容還涉及到了許多道德問題,而且有一些也正是德育所需要的,如人際交往中的優(yōu)良品質等。這樣,道德教育與學生的生活更為接近,學生在生活中接受道德,更有利于完整人格的形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可完善德育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途徑上不僅相似,甚至有些地方是想通的,除了教學活動、團隊活動、開設心理講座之外,心理健康教育還有一個更具特色的途徑——心理咨詢,可以說,心理咨詢?yōu)榈掠峁┝艘粋€新的思路。
心理健康完善德育途徑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心理自信,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摒棄一些不良欣慰或者抑制不良行為的產生;另一方面,心理咨詢的過程遵循著一定的德育規(guī)律或者原則,咨詢者的任務主要是尊重、平等的條件下,協(xié)助來訪者自省自悟,充分發(fā)揮其潛能以達到自我實現(xiàn)。
三、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方面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二者在方法上形似,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講解法、疏導法、活動參與法、游戲法、陶冶法等,德育中也有類似的說服法、實踐法、鍛煉法和陶冶法。心理健康教育力圖采取多種方法,營造一種良好的心理氛圍,使學生在情緒、情感上受到感染。例如在榜樣示范法中,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學生體會榜樣此時此地的心理,并且能從榜樣身上獲得一種情感,產生共鳴或移情心理,從而維護自己的健康心理。德育則要求教師指導學生領會典型人物的精神實質,鼓勵學生學習典型人格的事跡。這樣可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三者整合在一起。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共同培養(yǎng)人的過程中發(fā)揮著相似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內容、方法、途徑與德育原則的內容、方法、途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一定程度上既促進了德育的開展,又可以相互借鑒,并在某些方面相輔相成,進行有機的結合。
參考文獻:
[1]雷偉東. 談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6,000(005):7-8.
[2]高玉芹. 淺談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整合[J]. 新課程學習(下),2011(6):132-132.
(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僑聯(lián)環(huán)城學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