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英
摘 要:隨著人們對于小學階段教育教學工作的不斷重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標準。在這一高度要求下,教師應該重視課堂創(chuàng)新,將高效課堂作為重要目標,借此讓課堂質(zhì)量更高。在具體語文教學中可以采用讀圖教學法,在這種方式的輔助下,學生可以對所學知識有更為充分的理解,與此同時他們的綜合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關鍵詞:淺談“讀圖時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體系的基礎內(nèi)容,也是學生順利進行其他學科知識學習的必要條件。隨著“讀圖時代”的來臨,色彩豐富的圖畫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多,所發(fā)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直觀、形象的讀圖學習方法符合其身心發(fā)展特點,能夠提高其閱讀興趣。因此,語文教師應積極利用教材中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使小學語文課堂更加高效。
一、加強圖畫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領學生觀察教材插圖的內(nèi)容,還要引導他們深入思考教材插圖的內(nèi)涵。比如,教師可以采用“以靜想動”的方法,讓學生聯(lián)系教材和插圖內(nèi)容,將靜態(tài)的圖畫想象為一個動態(tài)的小短片,這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幫助學生提高正確捕捉信息的能力,并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陶罐和鐵罐》一文的教學中,采用讀圖教學。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對教材中的相關圖片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對圖片進行充分的理解,從而對這一篇課文有更深刻的感悟。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覽方式的引導,令學生在插圖閱覽的過程中能夠細心觀察圖片中物品的特點,并且能夠對圖片中的內(nèi)容進行解讀,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利用圖像豐富背景知識
老師在進行導課時,可以直接在網(wǎng)上尋找一些影像資料,比如一些抗戰(zhàn)題材的課文。生長在新時代下的孩子,戰(zhàn)爭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遙遠的事情。他們不了解戰(zhàn)爭的慘烈,甚至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戰(zhàn)爭仿佛就像是一場游戲,其中那些飛機大炮反而是他們心馳神往的東西。他們對數(shù)字也沒有概念,比如我們的十四年抗戰(zhàn),以及期間犧牲的幾千萬軍人和平民,他們都是無法感悟到這些數(shù)字真正代表著什么。這也就意味著,在把握寫作者情感的時候,學生是閉塞的,是麻木的。翔實的背景資料介紹,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還能夠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的行為舉止和言談。因此,背景知識的介紹,對于語文課程來說,是必要且必需的。然而如果單單從文本的角度進行背景知識的介紹,不僅需要耗費的精力巨大,還會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導致課堂頭重腳輕,不利于后面課文重難點的講解。而如果不進行細致的講解,導致無法營造出合適的氛圍,又會影響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這一點向來是語文教學中較為棘手的一點。當前影像資料的豐富,為語文課程提供了大量的補充資源。老師可以上網(wǎng)搜集一些關于抗戰(zhàn)的紀錄片或者影片的小片段,又或者是一些留存的照片。通過這些震撼的影片資料,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日軍的暴行給我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以及戰(zhàn)爭的殘酷。這樣既節(jié)省了課堂的時間,利用短短的幾分鐘,就讓學生對抗戰(zhàn)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激發(fā)了學生對和平的珍視,也營造出了良好的課堂氛圍。與課文中悲壯的基調(diào)相吻合。這樣的背景知識和課堂氛圍具有強烈的代入感,在對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時,也就變得水到渠成了。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單靠文字講解的背景介紹難以做到的。
三、提升教師插圖教學能力,深挖插圖內(nèi)涵
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理解和利用教材插圖的能力,就要先提升自身挖掘、解讀插圖內(nèi)涵的能力。插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受到教師對插圖理解能力的影響。因此,教師應深入理解教材編者在教材中插入圖畫的真實意圖,充分挖掘教材插圖的教學價值,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探索和豐富插圖教學的應用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自身的教學能力。
四、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高度的要求。在這一高度要求下,教師應該重視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讀圖教學法的應用,能夠通過讀圖教學法的應用,使學生在圖片閱覽的過程中進行圖片中人物與事物的描述,從而讓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得到鍛煉的機會。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蜜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讀圖教學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課堂教學,在此之前可以先將學生劃分成小組,使學生能夠處在學習小組的環(huán)境中進行圖片的閱覽。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小組分配任務:“請同學們在觀看完圖片后進行圖片中事物的描述解釋,并且能夠通過自己的豐富想象進行大膽的表達,積極表達的學生能夠得到小紅花獎勵?!睂W生在接收到學習任務后,能夠對教材中的圖片進行認真閱覽,在閱覽后能夠積極進行圖片內(nèi)容的表達:“老師,這一幅圖片所講的是小蜜蜂跳舞的故事?!币灿型瑢W表示:“這一幅圖片說的是小蜜蜂在花叢中采蜜的故事?!蓖ㄟ^這一教學方式的應用,可以促使學生將自己內(nèi)心所想積極地表達出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也相應得到了鍛煉,學生還會覺得課堂非常有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讀圖時代”,學生的閱讀思維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文字教學模式,還應將插圖教學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過紅.“讀圖時代”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174.
[2]張紅影.“讀圖時代”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華少年,2019(34):90+92.
[3]張維.“讀圖時代”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分析[J].求學,2019(32):40-42.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qū)舊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