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娟
摘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教師僅僅靠灌輸式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投入精力進行語文知識學習往往會使得他們喪失學習興趣,比較容易在課堂中出現(xiàn)走神或犯困的現(xiàn)象,長久下去不利于學生綜合語文水平的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想促使語文課堂有效構建,教師就應當充分關注學生主體,積極探索更加正確的教學手段在初中階段實施,促使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以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有效實施
語文是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是中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學好語文,學生在學習其他科目時也會相對輕松。素質教育理念背景下,我們倡導在教學中關注課堂構建的有效性和學生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應從不同教學方面創(chuàng)新著手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在豐富教學手段應用中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促使其語文能力得以提升。
一、突出學生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教師如果想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好的開展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首先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科學的教育理念,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的學習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知識水平、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到語文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有效促進其綜合能力方面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白楊禮贊》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提出:作者在文章中描寫高原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認為白楊樹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將白楊與楠木相比較的目的是什么等問題,讓班級當中的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針對這些問題展開探討,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探討的過程中負責班級當中的制度管理。然后,在規(guī)定的時間以后教師可以讓每小組按照順序依次進行回答,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的指導。由此可見,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想要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合理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其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從而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達到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豐富語文教學內涵
由于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包羅萬象,其中既有曲折離奇、發(fā)人深省的童話、小說,亦有充滿詩情畫意的詩歌、散文,其更為強調對學生積極情感的調動和道德品質的塑造?;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在準確把握學生特點與文本體裁的基礎上,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技術這一現(xiàn)代化視聽工具來直觀呈現(xiàn)文本的情景、環(huán)境及背景,以此來豐富語文教學的內涵,深化學生的理解感受。
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我先是以一幅典型的“冬日圖景”為契機導入了新課,以便在調動學生視覺感官的同時,為引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作鋪墊。為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語文教學更具形象性和趣味性,在接下來向學生講解和分析文本內容的過程中,我借助多媒體技術依次展現(xiàn)了相關圖景,并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將其與文本中用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具體場景作對比。如此,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技術直觀呈現(xiàn)文本情境,不僅豐富了語文教學的內涵,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使學生深層感知了濟南的冬之美,使課堂教學收獲了事半功倍之效。
三、實施分層教學,有效落實因材施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承認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并據(jù)此對課堂教學的目標、過程及方法進行科學分層,以充分落實因材施教,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與發(fā)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施分層教學,既是迎合新課改“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集中彰顯,更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語文有效教學的重要保障。
待學生閱讀完《社戲》這篇課文之后,我提問道:“本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你能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來嗎?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由于這一問題比較簡單,只要認真閱讀過文章便可知曉答案,所以這一問題主要針對基礎層學生。待學生回答完畢,我繼續(xù)問道:“去趙莊看戲的途中,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夜行船的美景的?”由于這一問題較之前者在難度上有了一定程度地提升,且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歸納能力方可準確作答,所以這一問題主要針對中等層學生。針對優(yōu)等層學生,我的問題是:“本文課題《社戲》,但真正寫社戲的內容又不多,我們是否把標題改為‘平橋村一夜’?你同意嗎?為什么?”通過分層提問,不僅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還有利于促進有效教學目標地更好達成與實現(xiàn)。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yǎng),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從突出學生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豐富語文教學內涵及實施分層教學,有效落實因材施教等手段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對語文課堂的高效發(fā)展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黃珍.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求知導刊,2016(10):92.
[2]于淑敏.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5(11):213.
內江市第六中學 四川 內江 6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