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素娟
摘 要:在中小學音樂與體育課堂教育實踐中,教師需要將音樂藝術與體育培養(yǎng)進行結合,嘗試營造出巧妙的教育氛圍,促使學生在音樂藝術感知的過程中完成體能鍛煉。教師可以結合本土音樂銅器舞在教育過程中加以實踐,鼓勵學生在趣味化的活動時間中進行認知體驗和感受,逐步達成本土音樂與銅器舞的有效掌握。
關鍵詞:銅器舞;中小學;音樂;體育
銅器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形式,其中不僅包含著動感的舞蹈動作和音樂藝術,還包含著體能的鍛煉。因此中小學教師可以將銅器舞融入到音樂與體育教育實踐中,嘗試借助銅器舞這種形式,將體育與音樂藝術進行結合,構建出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在教育活動的組織和實踐中,教師需要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嘗試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積極參與到對銅器舞的觀察、模仿和學習,順利借助銅器舞完成活動參與。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銅器舞表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銅器舞學習強化學生的個人體能;通過銅器舞表演完善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使得學生自信滿滿地參與到音體結合教育活動當中。
一、銅器舞表演:激發(fā)興趣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在教育活動的實踐中為學生表演銅器舞。同時。為了充分發(fā)揮銅器舞的藝術震撼力,教師與其他教師組成一個組合,共同為學生表演銅器舞。精彩的音樂演奏和動感的舞蹈動作為學生呈現出精彩的表演,每一位學生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教師們的表演,建立了銅器舞模仿和學習的興趣,想要跟隨教師一起參與這種有趣的活動。
例如,因為銅器舞是一個集體表演作品,因此教師召集了其他教師共同參與表演,佩戴上銅器舞特有的裝扮,拿著大撓、大镲等演奏樂器,站在操場上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藝術表現氛圍。接著,伴隨著音樂,教師們的表演正式開始。教師們一邊敲擊打擊樂器,一邊進行舞蹈演繹,通過動感化的跨、跳等動作展示出一幅熱鬧十足的景象。趣味化的藝術表演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每一位學生都伴隨著教師的動作和音樂演繹進行欣賞、觀察和感受。由此可見,這種趣味化的銅器舞表演能夠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活動參與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后續(xù)的銅器舞學習過程中。最終,學生將伴隨著教師的表演建立學習主動性,更好地投入到訓練的過程中。
二、銅器舞學習:鍛煉體能
當學生建立了興趣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銅器舞學習活動邀請學生參與,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每一位學生跟隨教師順利完成銅器舞表演技巧的認知和掌握。同時。銅器舞學習需要具備一定的耐性,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不斷贊賞學生的進步,糾正學生的問題,切實提升銅器舞學習效果。
例如,在銅器舞教育實踐中,教師擔當了執(zhí)鞭子的鼓手,為學生們進行指導和節(jié)奏引領。接著,教師將不同的打擊樂器發(fā)到學生手中,嘗試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隊形和穩(wěn)定的表演環(huán)境。教師邀請學生結合銅器舞基本的舞步進行學習和訓練,鼓勵學生在舞步的反復訓練中掌握銅器舞的基本表演規(guī)則。一開始,教師發(fā)現在銅器舞基本的舞步,比如墊步、八字步、十字步等訓練中學生經常出錯,但是教師沒有氣餒,而是反復帶著學生進行訓練,通過教育演示的形式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持續(xù)化的練習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勇于實踐,逐步達成了銅器舞舞步的掌握。接著,教師又將音樂演奏與舞蹈動作進行結合,嘗試將打擊音樂與舞蹈體育加以共同踐行。在有趣的學習訓練中,學生從一開始的一無所知,變得逐漸能夠熟練應用和掌握銅器舞動作,且能夠完成知識學習和訓練。
三、銅器舞表演:完善素養(yǎng)
當學生的銅器物表演能力不斷提升之后,教師就可以通過集體化的銅器物表演為學生提供一個舞臺,邀請學生在校園中進行銅器舞表演。這種趣味化的表演活動,不僅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藝術和體育素養(yǎng),還能夠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音樂藝術展示和體能表演氛圍,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銅器舞訓練中。
例如,經過反復的訓練和實踐,每一位學生都順利掌握了銅器舞的表演方法,且在這種趣味化的活動實踐中達成了音樂素養(yǎng)的完善和體能的有效訓練。接著,教師為學生提供舞臺,邀請學生以集體表演的形式在操場上進行銅器舞藝術展示。一開始學生紛紛表示在表演的時候自己會有些緊張,于是教師就積極鼓勵大家,結合學生的訓練成果給予贊賞,幫助學生糾正銅器舞表演中存在的小問題,促使學生自信滿滿地參與當眾表演實踐。經過教師的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集體表演中。在正式表演中,伴隨著教師的指揮,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沉浸在表演中,結合整齊劃一的表演服裝呈現出完美的銅器舞表演作品。學生在其中不僅實現了體能的充分鍛煉,也達成了個人能力的強化,實現了綜合素養(yǎng)的完善。
綜上所述,中小學教師為了構建出豐富的教育活動,可以將音樂藝術與體育活動進行結合,嘗試借助本土音樂銅器舞為學生打造趣味化的教育活動。在教師的積極引導和趣味教育活動的不斷開展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跟隨本土音樂銅器舞進行模仿和學習,達成體能的充分鍛煉,伴隨著音樂的鼓點完成銅器舞表演。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教育過程的實踐中,學生不僅能夠實現音樂藝術的感知和實踐訓練,還能夠在活動中達成體能的鍛煉和運動能力的強化。由此可見,為了充分發(fā)揮音體結合教育活動的實施效力,教師可以將銅器舞融入中小學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打造趣味十足、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最終,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伴隨著銅器舞的學習實現音樂藝術能力的強化,也將在此過程中達成體育鍛煉能力的精進。
參考文獻:
[1]胡宓辰,李浩宇,李雪峰.探索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及創(chuàng)新方法[J].藝術大觀,2021(05).
[2]莊黎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24).
(河南省許昌市許昌新區(qū)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