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自201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出臺以來,全省各地把學前教育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堅持一手抓學前教育資源建設,一手抓幼兒園保教質量,先后組織實施了三輪專項發(fā)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整治無證幼兒園,聚力小區(qū)配套園“五同步”建設,啟動幼兒園擴容工程和薄弱幼兒園改造工程,頒布施行《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積極探索學前教育成本分擔的經費保障機制,全面啟動幼兒園課程改革,推動學前教育上等級。截至2020年,全省共有各級各類幼兒園9000余所,在園幼兒190多萬人,其中公辦園3515所,公辦覆蓋面54%,比2010年提高33個百分點;普惠園8136所,普惠覆蓋面88.8%,比2010年提高43個百分點。全省學前教育財政支出占教育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8.75%,比2010年提高6.5個百分點。等級園所數為8886所,等級覆蓋面98.9%,比2010年增長了26個百分點。全省幼兒園教師15.3萬人,其中在編教師3.78萬人,占總數的25%,比2010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持有教師資格證的有15萬人,占總數的98.7%,比2010年增加8.7萬人,提高45個百分點。全省學前三年入園率為98%,比全國平均高出20多個百分點。全省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可以說,經過十年的發(fā)展,浙江省的學前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成就,也處于歷史上發(fā)展最快、投入力度最大、重視程度最高、社會氛圍最好的發(fā)展時期。回顧十年,浙江省學前教育工作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擴大資源,全面建成覆蓋城鄉(xiāng)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一是全面加強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建設。2010年以來,我省以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大力建設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到2014年基本完成“一鄉(xiāng)鎮(zhèn)一中心幼兒園”的建設任務,到2017年基本建成“一鄉(xiāng)鎮(zhèn)一公辦幼兒園”,到2020年實現了鄉(xiāng)鎮(zhèn)公辦中心幼兒園全覆蓋。二是開展無證幼兒園整治工作。直面無證辦園隱患多、質量低、取締難、情況復雜等問題和困難,采取“整改審批一批、規(guī)范改造一批、取締停辦一批、規(guī)劃新建一批”的方式,標本兼治,共整治無證園1652所,妥善安置幼兒86758名,截至2015年,全省已基本解決無證辦園問題。三是實施“幼兒園擴容工程”和“薄弱幼兒園改造工程”。2018年,將幼兒園擴容工程、薄弱幼兒園改造、住宅小區(qū)配套幼兒園整治列入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先后制定實施《浙江省住宅小區(qū)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辦法》《浙江省農村幼兒園補短提升工程方案(2018—2022年)》《浙江省薄弱幼兒園改造提升方案》《浙江省城鎮(zhèn)小區(qū)配套幼兒園整治工作方案》,以項目化的形式新建、改擴建2000多所幼兒園,改造提升1400余所薄弱幼兒園,全面整治272所城鎮(zhèn)住宅小區(qū)配套幼兒園。在城鎮(zhèn)重點落實住宅小區(qū)配套幼兒園“五同步”建設,切實解決“城鎮(zhèn)緊”的問題;在農村重點加強以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為示范、以村級幼兒園為基礎、以標準化教學點為補充的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切實解決“農村弱”的問題。
二、聚焦師資,全面提升幼兒園教師隊伍素質。2010年以來,我省針對幼兒園非在編教師多、待遇低、流動性大、素質整體不高的實際,多措并舉,全面實施幼兒園非在編教師素質提升行動。一抓持證率提升。通過加大培訓、嚴把進口關、崗位調整、考核推進等措施,幼兒園教師持證率從2010年的50%提高到了2020年的98.7%。二抓培養(yǎng)培訓。探索建設高校與市縣協(xié)同培養(yǎng)幼兒園教師機制,推動校地合作培養(yǎng)幼兒園教師,實施幼兒園“名師名園長”培育工程,并將非編幼兒園教師全員納入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培訓體系。三抓待遇提高。以“同工同酬”為目標,推動公辦園非編教師工資達到在編教師的“基礎工資+績效工資”水平;以人均年收入不低于當地上年度社會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目標,探索建立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利用幼兒園等級評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考核、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chuàng)建等渠道,推進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的提高。四抓職稱評定。鼓勵各地探索幼兒園教師職稱評定序列單獨設置,千方百計提升高級職稱比例,持續(xù)增加幼兒園特級教師和正高職稱數量。
三、多措并舉,大力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fā)展。浙江作為全國唯一的民辦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qū),民辦幼兒園數量較多。2015年,省級多部門共同制定出臺《關于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及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大力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一是規(guī)范認定標準。各市縣從實際出發(fā),均制定出臺了認定和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實施辦法,對申報對象、認定程序、收費管理、日常監(jiān)管、財務審計、獎補政策和退出機制等做出具體規(guī)定,認定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相關信息統(tǒng)一納入浙江省學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統(tǒng)。二是推進購買服務。2017年2月,省級有關部門制定出臺《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學前教育服務實施方案》,對經認定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給予生均公用經費補助、建設經費和租金補助、玩教具和保教生活設施設備、教師待遇及社保等方面的支持,引導和扶持更多的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省財政每年在發(fā)展學前教育專項經費中,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作為資金分配因素,用于各地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扶持政策的獎補。三是落實管理責任。強化地方政府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和管理職責,以保障民辦學前教育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各地教育、財政和物價等部門負責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日常監(jiān)管和指導,對其實行動態(tài)管理,對辦園行為不規(guī)范、財務管理混亂和亂收費、違背學前教育規(guī)律、保教質量嚴重下滑、出現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資格。
四、立法保障,制定實施《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通過三年時間的調研起草、立法審議和反復修改,《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于2017年5月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并于當年9月1日正式實施。2019年起,先后開展了省、市、縣三級人大執(zhí)法檢查和跟蹤檢查,從立法層面保障了“有地方辦園、有人辦園、有錢辦園、有機制辦園”,從此浙江省學前教育進入了依法辦學的新階段。
五、注重內涵,全面推進學前教育質量提升。一是推進學前教育上等級。為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精神,省教育廳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浙江省幼兒園等級評定標準(試行)》《浙江省幼兒園等級評定實施法(試行)》,并先后于2014年、2019年兩次修訂評定標準,堅持以“一級園以省為主、二級園以市為主、三級園以縣為主”的方式開展幼兒園等級評定工作,借助等級園評定來改善辦園條件,提升辦園質量。二是大力推進幼兒園游戲活動。實施“安吉游戲”推廣計劃,先后在全省確定兩批共220所“安吉游戲”實踐園和11個“安吉游戲”實踐區(qū)。編寫“浙江省幼兒園游戲資源叢書”,組織拍攝并制作出版優(yōu)秀幼兒游戲視頻資源,多次在杭州、安吉等地召開“幼兒園游戲”現場推進會。三是全面開展學前教育課程改革。成立浙江省幼兒園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制定印發(fā)《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研究制定幼兒園課程改革實施意見。四是堅決糾正與防范“小學化”傾向。制定關于做好“幼小銜接”教育的指導意見,召開全省扭轉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工作會議,推進小學“零起點”教學。
六、堅持公平,切實保障弱勢群體孩子入園。明確政府兜底的責任,對殘疾兒童、流動人口隨遷子女、貧困家庭子女等弱勢群體公平接受學前教育給予特殊保護。一是保障家庭困難兒童入園。重點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齡前兒童給予資助。對特困供養(yǎng)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殘疾兒童和烈士子女實行免費學前教育,并給予營養(yǎng)餐等生活補助。二是保障殘疾兒童入園。在特殊教育學校設置幼兒園或學前部,加強幼兒園“資源教室”建設,為學齡前殘疾兒童的保育教育和康復提供幫助。規(guī)定幼兒園不得歧視或拒絕這些兒童入園。三是保障流動人口子女入園。要求各級政府應當按照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采取措施,為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子女提供就近、方便的學前教育服務。
盡管我省學前教育事業(yè)取得了明顯進步,但對照浙江建設“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區(qū)”和教育現代化目標,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歷史欠賬多、發(fā)展不平衡等,學前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這只“木桶”中的一塊“短板”。一是優(yōu)質學前教育資源不足;二是投入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三是幼兒園保教隊伍依然薄弱;四是優(yōu)質幼兒園總體數量少,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入好園”的需求;五是學前教育服務區(qū)制度亟待建立完善。
總體來說,我省學前教育仍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期,尚需通過以下幾方面著力推進:一要制定實施第四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著力在內涵提升上下功夫,實現學前教育高質量發(fā)展;二要加快增加優(yōu)質資源供給,著力在提升一、二級幼兒園覆蓋面上下功夫,回應人民群眾“入好園”的期盼;三要健全農村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在鄉(xiāng)鎮(zhèn)中心園示范輻射作用上下功夫,實現農村孩子就近入園、方便入園;四要持續(xù)提升幼兒園保教水平,在深入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上下功夫,實現幼兒園課程園本化;五要完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在成本分擔機制落地上下功夫,保障幼兒園正常運轉和適度發(fā)展;六要大力加強保教隊伍建設,在破解編制待遇瓶頸上下功夫,確保幼教師資素質持續(xù)提升;七要堅定學前教育辦園方向和辦園思路,在《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落地上下功夫,依法推進學前教育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八要探索實施學前教育服務區(qū)制度,在普惠園擴面提質上下功夫,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學前教育。希望通過這套組合拳,大力提升新時期浙江學前教育水平,以實際行動回應老百姓“幼有優(yōu)育”的熱切期盼,讓廣大幼兒在家門口接受安全、公平、均衡、優(yōu)質的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