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躍瓊
【摘? ? 要】當前課堂仍然嚴重存在“滿堂灌”或“滿堂練”、學生主動參與度不夠、師生互動少、學生缺乏研究創(chuàng)新性、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等現象,課堂教學方式改革迫在眉睫。研創(chuàng)學習——以“學為中心,為創(chuàng)而學”的一種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本文我就如何將英語核心素養(yǎng)落實到研創(chuàng)學習的課堂中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研創(chuàng)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82
2014年,教育部下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概念。“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yǎng)、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fā)展、合作參與、創(chuàng)新實踐。”研究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fā)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一、何為核心素養(yǎng)及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何為核心素養(yǎng)?其實質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各學科都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的基本任務。那么,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哪些要素呢?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王薔提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要素?!闭Z言能力就是用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等;思維品質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活動。文化意識重點在于理解各國文化內涵,比較異同、汲取精華,尊重差異等方面。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
二、什么是研創(chuàng)學習
當前的課堂嚴重存在教師“滿堂灌”、學生“滿堂練”、學生主動參與不夠、師生互動少、學生缺乏研究創(chuàng)新、教學效率不高等現象。課堂變革既是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回應,更是對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回應,面對當前教育教學存在的不足現象,一種以“學為中心,為創(chuàng)而學”的全新模式——“研創(chuàng)學習”應運而生?!把袆?chuàng)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為學生建立清晰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求教師對學習知識的整個知識體系要有認識,不能過分依賴課本,整合知識板塊,形成脈絡,利用知識的并聯、遞進關系構建課堂教學。
三、如何在“研創(chuàng)學習”的課堂中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一)突出教學重點,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每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是完成教學目標的載體,也是為教學重點服務的。比如,我在教學外研版三年級英語教材Module 4 It's red.時,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為用“It's red”這類語句描述事物的顏色特征。圍繞這一目標,我設計了形式多樣、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listen and say,listen and point,point and say,guessing game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在活動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教”“學”形式多樣化。
怎樣將“關注學生,以人為本”真正落到實處?首先,在教學中出現新單詞和新句型時,讓學生當“小老師”,由“小老師”教讀。教師根據教授情況正音,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來決定教學的力度和深度。同時,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從“聽—說—讀—寫”等多種形式參與到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其次,通過“work in pairs”、“work in groups”、“work in line”等探究學習方式,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生在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中增進與老師、同學的親密感,感受班級濃濃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樂于交流的性格。最后,整個課堂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規(guī)范使用語言。
(三)以問題或板書為導向,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1.在課堂教學中,以問題為導向,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一大要素,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時,可以采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和評價問題等方式進行。在教學中,我以問題為導向,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提高思維品質。例如,在教學Module 7 Grandma cooked fish.時,在“Free talk”環(huán)節(jié)用“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詢問學生,然后出示圖片讓學生“guess:What did Grandma do yesterday?”既做到新舊知識的銜接,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fā)散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在文本處理時用“What did they do yesterday?”引導學生獲取文本信息,在“Summary”環(huán)節(jié)以“What did we talk about in this lesson?”“What did you learn in this lesson?”“What do you see in this lesson?”層層深入,循序漸進。同時讓學生獨立思考、總結、拓展,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2.板書設計突出重點,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一大要素,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時,除了可以采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和評價問題等方式進行外,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以板書為導向,讓學生獨立思考、總結、拓展,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板書設計可以是思維導圖,也可以是條理性的重點句型。不管形式怎樣,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四)注重聯系生活實際,提升學習能力
基于文本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強化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語言,讓英語學習更加生活化。在“Greetings”“Free talk”“Production”環(huán)節(jié)設計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加真實地學語言、用語言。通過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擴展語言的能力和意識,還課堂于學生,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設計嚴謹,使知識結構化
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清晰、緊湊、有層次。課堂中合理地將已學的知識為將學知識做好鋪墊,并將已學知識與新學知識自然銜接。在“Free talk”環(huán)節(jié),將“I...yesterday.”自然過渡到“He/She...yesterday.”在“Chant”與“Summary”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觀察、探究和發(fā)現新知,建立知識體系,體現知識結構化。
(六)創(chuàng)新文本,引領思想品格
教學中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合作能力為重點,使學生形成學習策略。在Grandma cooked fish yesterday.教學中,處理文本時讓學生“make dialogues”,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處理文本時提問“Do you like Amy?Why?”以及在“Summary”環(huán)節(jié)提問“What do you see in this lesson?”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Caring for others is caring for yourself!”“Please respect and take care of your grandma and grandpa.”“Focus on the past is focus on the future!”
學習是無止境的,教學同樣也是永無止境的,每一堂看似簡單的課都是一次新的學習和收獲?!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的探索研創(chuàng)學習之路才剛剛開始,我將一如既往,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努力向高質量的課堂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