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燦金
摘 要:信息與新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為社會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給教育行業(yè)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以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科出發(fā),信息與新媒體技術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模式,使得高中英語的教學模式變得更加的靈活多樣,更具娛樂性與趣味性,相比之下更適應青春期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也正因為如此,文章將以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作為中心展開,著重分析高中英語的讀寫如何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地結合運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寫;教學;信息技術
一、 引言
現(xiàn)階段的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正面案例也越來越多,成了現(xiàn)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之一。對于高中英語學科而言,信息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并且極大地豐富了高中英語讀與寫方面的內容,使得教學資源得到了擴展。所以進一步開發(fā)關于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學科的結合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二、 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有效性體現(xiàn)
(一)提高學生對于讀寫的興趣
首先,高中階段的英語相比于小初階段的英語學科更具有系統(tǒng)性和復雜性,讀寫方面的難度也更大,并且英語是一門十分重視積累與運用的學科,所以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要求是比較高的。
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會比較枯燥和單調,但是與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結合之后能夠增加學科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線上的多種渠道,像QQ、微博、微信公眾號之類的方法查找相應的學習素材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這一類素材基本上是與社會時事熱點進行關聯(lián),也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素材,立足于學生的興趣結合學習資源,從而在根本上激發(fā)學生進行學習。并且,也可以通過線上美文閱讀打卡、音頻欣賞之類的方式幫助學生讀寫方面素材的積累。
(二)提供豐富的讀寫資源
英語是一門重視積累的學科,所以想要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就要進一步重視學生的讀寫素材積累。而現(xiàn)階段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進行有效結合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就在于信息技術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向學生提供讀寫素材,使學生獲取文字、動畫、聽力訓練一系列的教學信息更加輕松,還能夠通過教學軟件實現(xiàn)語音語調糾正、以及英語作文批改等功能,將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且能夠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出來。一方面幫助學生進行更加高效的學習,另外一方面也能夠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
三、 高中英語讀寫結合信息技術的措施
(一)信息情境化,提高學生口語交流能力
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進一步要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口語表達和交流能力。所以為了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要對傳統(tǒng)“啞巴式英語教學”做出改變,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英語“讀”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信息技術與英語課本進行結合,能夠進一步增強教學的情境化,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說:高中英語必修一“City And Country”這一篇文章中,教師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可以利用PPT的相冊功能,將city和country這兩個單詞作為分別的主題展開,并且播放相對應的圖片以及視頻素材給學生觀看,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城市與鄉(xiāng)村這兩者的區(qū)別,并且與相應的英語詞匯進行對應。因為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之下使學生能夠更加自然、不抗拒地進行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消化,而且課堂視聽元素的多樣化使用會使得學生的代入感更加強烈,教學的情境氛圍更為濃厚。
接著,教師可以通過音頻或者是錄音帶的方式,給學生播放這一章節(jié)的聽力內容,增加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熟悉程度,一般情況之下音頻播放2~3遍即可。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文的對話,可以先將學生進行角色分配,比如說第一組的學生扮演生活在城市的角色;第二組學生扮演生活在鄉(xiāng)村的學生;按照自己角色的內容跟隨電腦進行“讀”。除此之外,教師在講解完畢本章節(jié)的內容之后,可以布置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進行感想的抒發(fā),使用相關的英語學習軟件,進行多次的口語練習,不斷地糾正自身的錯誤,使得“讀”方面的內容能夠得到有效的訓練。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實際的情況進行截圖,或者練習結果的抽查,從而進一步把控學生的學生質量和了解相應的學習情況。
(二)運用信息媒介,豐富閱讀素材
高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閱讀素材的積累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都需要積累大量的素材作為基礎,從而更加有利于讀寫知識的消化。
但是,現(xiàn)階段高中英語課本的閱讀素材比較有限,而且相比較之下素材的時效性和趣味性明顯不足,所以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就沒有這么強烈。長時間的學習之下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從而不利于學生學習素材的積累和學習質量的提升。但是,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閱讀材料的收集,比如說:收集更多關于英語歌曲、英語脫口秀或者是英語小故事之類的素材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高中必修一“Superhero”這一文章的講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來進行閱讀材料的收集,因為這章節(jié)講述的是關于超級英雄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夫的故事,所以教師可以不用完全束縛在課本,可以在網絡上去尋找關于克里斯托弗·里夫的訪談節(jié)目,以及關于克里斯托弗·里夫進行演講相關的視頻與學生共同分享,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來了解這一章節(jié)所介紹的人物,理解本章節(jié)對于克里斯托弗·里夫的定位:A superman in the films and a superhero in the real life,并且能夠對于該人物的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的介紹之下學生對于該人物的認識是更加立體和生動,而不是課本中毫無生機與活力的一個單詞。并且教師在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閱讀教材和講解視頻之后,學生再回顧課本的知識內容就會更加容易接受,并且能夠通過聯(lián)想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在課本中所遇到的部分問題。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靈活地運用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進一步積累素材。課堂之下教師也可以組織相關的活動來幫助學生進行素材的積累,比如說每周電影賞析、英語詞匯接龍、演講比賽等一系列的方式。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并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主動、自發(fā)進行英語素材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