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波
摘要:地理雖說與語數外不能相比,但也是一門較為實用的學科。地理素質的養(yǎng)成同樣需要加強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單純以背誦作為學習地理學科的主要途徑。這樣只會遠離新課改所要求的地理學科教學目標。因此,在當前教育新形勢下,如何使地理教學更加合理,實現高效的教學過程是地理學科教學的重要主題?;谶@一點,本文主要對地理課堂如何取得高效和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論述和分析,提出基于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法,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2-0127
新課改與以往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不同的是更加注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要學習相關地理知識,還要加強國家地理版圖理解,增強意識。在這種雙重改革的形勢下,地理課堂教學必須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目前,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不少學校和地理教師正在積極地研究和實踐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地理資源的開發(fā)。當前還沒有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存在的主要問題相對比較多,如何開展新理念貫徹下的地理教學有效性,以及如何實施,對更好地實現高中地理課程教育的目的,不斷提高高中生地理課程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yǎng)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地理課程教學特點概述
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施從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上來說,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分析和勘探能力。有效性教學概念要求教育部門增加管理,并從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同時,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學要依據學生實際,以盡可能地實現高水平的教學質量,真正落實高中地理課程的目的。高中地理課程顯然與其他教學課程不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勘探能力,課程內容設置經常立足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并且通過各種教學目標得到改善。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個性特征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接受知識的能力是不同的。教師應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從而增強學生研究地理知識的興趣和熱情。
二、有效性教學策略
1.適當地轉化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不同的教師在教學中都有屬于自己的氣質和教學方法,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會形成教師獨特的教學優(yōu)勢。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對象始終是學生,教師也需要注重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資源分配的合理性。如課前可以引導學生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根據學習目標要求做好預習和材料的收集,為進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同時,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教學工具讓學生充分了解地形環(huán)境并感受地理的魅力,使得教學內容變得更為直觀、易于理解。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新。內容的廣泛性同樣要求教師采取靈活的教學策略和學生的積極思考。教師通過解釋教學大綱和制定教學目標等方式,提高高中地理課程學習的效率。
2.注重高中地理學生基本品質的培養(yǎng)
高中地理教師應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充分發(fā)揮主體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考方式,并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概念實施教學。作為學生學習行為的指導方針,刺激學生地理知識是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地理知識和探索,不斷鞏固和建立地理知識內容與體系。
3.增強地理教師開發(fā)和建設課程資源創(chuàng)新意識
作為學科教學的實施者和引導者,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師的教學內容的選取和教學技能高低息息相關。因此,有必要增強地理教師的意識。教師的意識直接決定了地理課程資源的利用程度和有效性水平。具有這種意識的教師常常會把腐敗變成魔咒,使地理課程的教學效果超出水平。另外,還要積極建立和豐富學校地理課程資源庫。為了促使學校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fā),除了要增強地理教師開發(fā)和建設地理教學資源的意識外,還必須建設和充實課程資源庫。課程資源的掌握與應用情況關系到課堂教學實施的發(fā)揮,而充實的資源可以為教師帶來更高的教育效益。由此,資源的積累與開發(fā)也就成了地理教師學科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4.培養(yǎng)學生的愛好
好奇心能夠帶給個體以強烈的驅動力,特別是在新知的開始階段,為獲取心理上的滿足會驅使學生主動探索和研究未知的地理世界。不同地區(qū)的地貌、氣候以及人文特點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了解地理位置等相關內容。同時,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的教學目標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應提供需要努力才能夠實現的具體目標。這將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評估自己,無論是在成就感上或是自信心的樹立上,都會因為目標的達成而使自我得到進一步的認知。因此,教師必須找到與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的興趣進行互動的方法,從而有效地完成學生地理知識的教學活動。
5.優(yōu)化教學評估機制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設計有效的評估機制,杜絕以分數為先的評價方法。應建立各種評估標準,科學地對學生語言表達、德育水平等內容給出一個全面的評價,這也是促進學生認識不足、發(fā)揮特長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激勵性教學方法也是地理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能夠發(fā)揮積極性評價對學生的激勵鼓勵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主習得知識的能力,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實現高中地理有效教學活動的順利發(fā)展。
新課改理念為高中地理指明了教學目標,并提供了支持和指導。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科教學的本質,深入理解學科知識概念,不斷地創(chuàng)新發(fā)展教學手段與模式,在主導作用下激發(fā)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有效地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征指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曾莠瑄.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6).
[2]胡殿芝.高中地理新課程實施中有效課堂教學的設計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2).
[3]黃桂芬.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9(2).
(作者單位:山東省平度市第九中學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