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君
【摘? ? 要】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開展個性化服務是滿足當下信息需求的必然選擇,也是其自身服務方式的變革與轉型。大數據技術可挖掘數據中蘊藏的價值,能為高校圖書館實現個性化服務提供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撐。隨著大數據思維的不斷滲透,如何促使圖書館更健康的發(fā)展,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學會應用大數據,將大數據技術融入到圖書館工作、服務中去,通過為核心用戶群進行用戶畫像推出個性化服務,從而更好地服務高校教學和科研。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高校圖書館? 個性化服務?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041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高校圖書館讀者對信息獲取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提供統一的信息服務模式已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大數據環(huán)境下,圖書館讀者的服務模式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圖書館要利用自身擁有大數據的優(yōu)勢,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及時推測出讀者潛在的信息需求,在最短的時間將信息送到讀者手中。圖書館要突破閱讀時空、閱讀內容、服務對象和終端類型的束縛,實現以讀者為中心的個性化服務。圖書館提供給讀者的個性化服務不但能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還能有效提高圖書館各類資源的利用率,提升圖書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水平,不僅使讀者能夠獲得更為高效和精準的個性化知識推送服務,還能可靠地保障圖書館的智慧服務水準,可以解決當前多數高校圖書館讀者流失、館內人氣低下的窘境。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圍繞大數據技術優(yōu)化圖書服務方式,提高各類電子圖書資源的供給能力,建立更加便利的個性化閱讀服務體系,發(fā)揮圖書館在信息化時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的重要價值。
一、大數據的內涵與個性化服務的含義
圖書館擁有海量的電子文獻資源,不僅有巨大的數據體量且兼具價值密度低的特點。電子文獻類型多種多樣,圖書館對文獻數據的處理較為困難,同時,圖書館還要以較快的速度處理這些數據并實現實時處理。個性化服務就是要求圖書館和讀者之間能夠完美的融合,圖書館根據不同的讀者提供有針對性的不同服務,讓讀者的體驗更好,圖書館的效率更高。圖書館的服務要能供讀者隨時使用,同時還能讓讀者根據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和區(qū)域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方式以及內容,這需要依托在大數據的背景之下,對各種資料、信息、內容以及讀者的特點等,進行快速精準的分析,通過互聯網進行及時傳播便于讀者隨時隨地享受圖書館的服務。
二、個性化服務推送系統分析與架構
(一)個性化服務內容
個性化服務也就是定制服務,是實現讀者個性化信息服務的行為,在技術上實現可定制化指能根據讀者的需求動態(tài)地制定信息資源、信息系統、信息活動及相關信息的服務。圖書館個性化服務要以讀者為中心,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并能挖掘讀者信息需求,在實現服務方式上多樣化,主動為讀者推送信息。
(二)數據來源分析
1.基礎數據?;A數據包括館藏紙質資源數據、電子資源數據、讀者數據。2.讀者行為數據。讀者行為數據是讀者在圖書館內一切可記錄的行為數據。包括讀者入館數據、讀者借閱數據、座位預約系統數據、信息共享空間系統數據等。3.其他數據。其他數據包括學科服務、講座培訓咨詢服務、閱讀推廣服務等方面的數據。
(三)系統模塊架構
個性化服務推送系統是圖書館所用應用系統中的子應用,系統運行的先決條件是數據采集模塊與數據分析模塊。其中數據采集模塊依賴于圖書館現有的各系統的數據集成,包括金盤館藏管理系統、讀者門禁管理系統、讀者座位預約系統以及讀者其他相關應用系統間的數據采集。
三、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策略
(一)研究學生的閱讀心理與興趣
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管理者可以得到大數據技術的學習結果,了解當前學生群體當中所有的興趣種類、各類興趣的占比,此時根據學習結果來控制館藏的種類與數量。即使某些學生存在特殊要求也可以通過網絡通信技術來與其溝通,最終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滿足其需求。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的可控性較高,能夠從多個角度來體現個性化服務。
(二)提供個性化、主動化服務
高校圖書館在提供個性化服務時要重視個性化的體現,針對不同類型的讀者制定不同的服務內容,滿足其需求。對各種類型的讀者進行數據分析設置相應的服務模板,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在進行個性化服務過程中工作人員要重視服務的主動性,主動介紹圖書館的最新技術,在讀者完成閱讀后工作人員要主動與其溝通,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服務內容與模式,完善自身的服務系統,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
(三)提高圖書館的便捷性
在大數據個性化服務圖書館條件下,館藏的數量會大幅度增長,如果大數據個性化服務圖書館的操作便捷性較差,學生的尋找信息過程就會變得較為困難,對此有必要提高其操作的便捷性。可以將大數據個性化服務圖書館以平臺方式進行建設,并在平臺當中結合大數據技術建設智能搜索功能,該功能的原理為:通過大數據系統分析得到所有館藏信息的特征,如關鍵詞,之后當學生通過智能搜索功能搜索關鍵詞時,系統將會在數據庫當中尋找符合關鍵詞的館藏信息,并將其展示至搜索后的頁面,此時即可大幅度縮小學生搜索的范圍,提高操作便捷性。
(四)提升館員信息化工作能力,創(chuàng)新高校圖書館服務方法
高校圖書館要全面提高館員的信息化服務意識,讓他們自覺學習信息技術,對館員以大數據為背景進行專業(yè)培訓,提高他們專業(yè)信息化服務水平。圖書館要高度重視信息技術更新,創(chuàng)新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不斷優(yōu)化圖書館的服務內容。首先,高校圖書館應當開發(fā)符合高校師生需要的大數據管理平臺,從而達到智能化的提供數據服務目標。其次,開發(fā)符合學生需要的APP,滿足學生在移動設備上獲得讀書資源的需要。加大對學生數據信息的分類整理能力,根據教師、科研人員、學生的閱讀需要實現個性化的閱讀信息供給,為智能化高校圖書館建立基礎。第三,要建立必要的社交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實現高校圖書館圖書管理人員與學生的實時溝通,達到指導學生更加有效合理地使用高校圖書館的效果。定期在社交平臺上為學生提供圖書資源的服務推送,幫助學生預先整理符合專業(yè)教學需要的圖書資源,這樣可以實現圖書內容的有效更新,推動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借閱。
參考文獻
[1]易曉燕.基于大數據的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0(10).
[2]熊偉.基于數據挖掘的讀者個性化服務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