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慧
【摘 ? ?要】英語寫作素來都是教學成效考查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困擾初中生和英語教師的難題。筆者在多年的英語教學生涯中,曾嘗試多種寫作教學方法,在嘗試過多種寫作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英語寫作的教學技巧,從構思作文框架,靈活運用句型,把握好開頭和結尾三個方面入手,對任何題目的英語作文都能起到輔助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中學英語 ?寫作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056
英語寫作素來都是教學成效考查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困擾初中生和英語教師的難題之一。筆者在多年的英語教學生涯中,曾嘗試多種寫作教學方法,但這些方法有局限性,無法適應各種題材的作文。而在本文中,筆者著重研究在多種寫作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英語寫作的教學技巧,從題材構思、句型運用、結構把握三個方面入手,對任何題目的作文都能起到輔助作用,幫助學生分析總結寫作過程所遇到的問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題材構思分析法
拿到一篇英語作文選題,首先得從題材上進行分析該篇作文屬于什么題材,比如說屬于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或者是議論文之類,再根據(jù)題材確定運用什么樣的寫作方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就是要幫助學生厘清寫作思路,明確寫作路徑。筆者認為,題材分析法可以分為示范分析、共同協(xié)商和獨立寫作三個階段,其中的共同協(xié)商是指教師與學生就作文的體裁、功能等特點進行交流,并同學生一起創(chuàng)作文章。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一個信息提供者和協(xié)商者。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分析語言特色和組織結構以外,還應著重分析寫作目的、讀者群的構成、輔助手段(比如圖片、圖表)等,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商討、議論,最好是準備相應的范文與學生共同研究,明確好人稱、時態(tài)、寫作導圖等,最后由學生進行模仿,就同樣的題材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
二、句型運用分析法
句型運用分析法是目前國內(nèi)教學方法中占主要地位也是最為有效的一種英語教學法,國內(nèi)大多數(shù)英語寫作教材也是按這種教學方法設計的。雖然句型運用分析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多樣性,但總體來講,這種教學法注重語言知識的運用,強調(diào)文章中要使用適當?shù)脑~匯、句法和銜接手段等,對于段落來講,強調(diào)主題句、段落的組織與結構,通過所謂的模式來展開段落,常見的模式有:事情發(fā)展過程、對比與比較、因果關系、分類、下定義等。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熟悉范文。教師選取一篇范文進行講解,分析其修辭選擇模式和結構模式,并介紹修辭特點和語言特點。第二階段,控制練習。教師就范文中所出現(xiàn)的相關常見的句式,教師要求學生進行替換練習,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漸漸過渡到段落寫作。第三階段,指導練習。在這個階段,學生模仿范文,使用經(jīng)過訓練的句式嘗試寫出類型的文章。第四階段,自由寫作。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使寫作技成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并用于現(xiàn)實寫作中。如以寫房子為例,在寫作課上,教師先要分析一些描寫房屋的文章,并突出描寫房屋常見的表達方法,詞語、房屋各部分的名稱、各類房屋的名稱以及常用句型等,然后要求學生進行替換練習,造出一些相關的簡單句。接著出示一張房屋的圖片,要求學生模仿范文寫出描寫房屋的段落或短文后,幫助學生找出其語言和結構上的問題,并督促改正。最后學生自由發(fā)揮,描述自己家的房屋。其實這一方法的教學過程就是一個刺激、反應、強化、模仿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整個過程由教師支配并控制,學生沒有太多自由發(fā)揮空間,寫出的作文句型運用基本是唯一的評價標準。
三、結構把握分析法
結構把握分析法就是把寫作作為一個模式固定,特別是要把握作文的開頭和結尾,主要關注點是語言的使用技能。結構把握分析法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教學模式。一般來說,結構把握分析法也被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寫作準備。主要是在寫作文前幫助學生構思,通過各種活動進行討論集思廣益,使學生就寫作主題獲得盡量多的素材。二是整理題材。學生經(jīng)過準備階段后,將獲得的大量信息進行整理,擬定寫作提綱,以此為基礎寫出初稿。三是修改階段。學生在完成初稿后,在教師的組織下以分組討論等形式與教師及同學共同討論自己的初稿,按照師生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修改完善。四是精細階段。學生根據(jù)師生建議修改后對作文再進行最后補充,并做適當?shù)脑黾雍蛣h減。結構把握分析法的寫作過程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在任何階段,學生都可以回到上一個或者最初階段。如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擬定的提綱還需要進-步完善充實,就可以再次回顧前一階段或最初階段的構思,教師只要為學生完成寫作過程提供便利??梢哉f,過程教學法就是通過寫作過程潛移默化或無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總之,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每種方法都有其側重點和優(yōu)缺點,教師只有同時運用多種方法,揚長避短,明晰各種教學方法的利弊,強調(diào)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注重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間相互學習的作用,通過有意識的模仿和積累提高寫作能力,最終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寫出優(yōu)秀的英語作文。作為執(zhí)教者,教師要明白,沒有任何一種理論或者模式是十全十美的,我們不能片面評價某種教學方法好或者不好,只有綜合利用發(fā)揮它們的互補性,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它們各自的優(yōu)勢。特別是針對不同的學生,要作出客觀的選擇,經(jīng)過不斷地實驗和實踐找出最佳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韓金龍.英語寫作教學:過程體裁教學法[J].外語界,2001(04):35-40.
[2]張琳琳.語言教學真實性原則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2.
[3]楊水琴.落實高中英語句型教學提高學生語言輸出質(zhì)量[J].英語教師,2017,017(015):147-150.
[4]關世民.中學英語寫作教學薄弱問題分析與解決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