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妍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舒適護理;血壓;心率;不良反應
舒適護理是一種個性化、有效的護理模式,護理目的在于使患者心理和生理達到舒適的狀態(tài),以“以人為本”是其護理宗旨[1]。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對周圍組織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勢,且術后黏連出現(xiàn)的概率較低,現(xiàn)已在婦產科、普外科中得到廣泛的運用,但部分患者存在焦慮、緊張的情緒會影響手術預后和效果,因此醫(yī)護人員需要重視圍術期的護理工作[2]?,F(xiàn)階段,隨著醫(yī)學模式和護理模式的轉變,社會及患者對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舒適護理可將實現(xiàn)各種行為的具體化[3]。本研究采用舒適護理對腹腔鏡患者進行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整體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20年1~12月于我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30例,女性15例,男性15例;年齡29~77歲,平均(52.4±2.4)歲。對照組30例,女性16例,男性14例;年齡29~78歲,平均(53.1±2.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2)血流動力學指標穩(wěn)定。排除標準:(1)治療過程中病情突然加重,中途退出研究者;(2)合并精神或者神經障礙者;(3)哺乳期和妊娠期婦女;(4)存在腹腔鏡手術禁忌證者;(5)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
1.3 干預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含日常病房打掃以及消毒、藥物、飲食以及日常生活護理。
研究組進行舒適護理:(1)術前護理。通過播放音樂以及擺放景物等方式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采用和藹和親切的語氣告知患者圍術期的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xiàn)不良反應;指導患者做好腹腔鏡手術的準備,術前12 h需要禁食,術前4 h需要禁飲。(2)術中護理。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需要及時與患者進行交流,分散患者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注意保護患者隱私;需要做好切口消毒,避免術后切口感染;術中密切觀察患者呼吸、血壓以及心率等體征,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需要立即告知主刀醫(yī)生,并做出對應處理;術后縫合切口并做好消毒包扎,動作需要輕柔。(3)術后護理。術后需要對患者生命體征和切口情況做好嚴密觀察,避免出現(xiàn)切口感染、出血等;術后飲食應選擇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食物;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指導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促進各項機能的恢復,關注患者切口狀態(tài),避免過度活動導致切口崩裂、出血。
1.4 觀察指標
1.4.1 生命體征監(jiān)測
于手術前以及手術后30 min采用24 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儀(型號:飛利浦P50,上海聚慕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測定兩組患者心率(HR)、呼吸頻率(RR)。
1.4.2 恢復情況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首次下床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來判定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
1.4.3 術后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腹脹腹痛、切口感染、惡心嘔吐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情況。
1.4.4 術后VRS評分判定標準
采用主訴疼痛評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評分量表對術后患者疼痛程度進行判定患者拔管后2 h、6 h、12 h以及24 h疼痛情況。采用5級評分法,無痛記1分;患者有痛感,但不會對睡眠造成干擾,為輕度,記2分;患者痛感明顯,需要止痛,且對睡眠造成干擾,為中度,記3分;患者疼痛劇烈,且出現(xiàn)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睡眠受到嚴重干擾,為重度,記4分;患者可以想象的最大級別疼痛,為極痛,記5分[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生命體征對比
手術前,兩組患者HR、RR指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術后30 min兩組患者HR、RR均出現(xiàn)上升,對照組上升較研究組明顯(P<0.05)。表1。
2.2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對比
研究組術后首次下床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0.05)。見表2。
3討論
有研究顯示,腹腔鏡手術患者出現(xiàn)心理負擔重,明顯焦躁、憂慮以及易怒等情緒,嚴重影響手術效果及預后[5]。舒適護理將患者作為工作重心,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保證舒適度,充分保證患者主觀積極性,有助于提升治愈率,促進患者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前兩組患者HR、RR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術后30 min均出現(xiàn)上升,對照組上升較研究組明顯(P<0.05),提示通過舒適護理可降低焦慮情緒和應激反應,穩(wěn)定患者生命體征。研究組術后首次下床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0.05),提示舒適護理可促進患者恢復,縮短住院時間。術后研究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提示舒適護理可給予患者更加全面的護理干預,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提升護理安全性。孫怡等研究指出,舒適護理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35%,較對照組17.78%更低,這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舒適護理的實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提升護理滿意度和康復速度。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研究組患者術后2 h、6 h、12 h及24 h的 VRS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提示舒適護理的方式可有效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焦慮和緊張的情緒,降低疼痛程度。
綜上所述,采用舒適護理對在腹腔鏡手術患者圍術期進行干預整體效果良好,可穩(wěn)定患者生命體征,降低疼痛程度,促進恢復,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小婷.院內舒適性護理及院外延伸服務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7):1205-1207.
[2]葛偉偉,蔡璐,顏小挺.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髖關節(jié)置換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4):689-691.
[3]萬云,顧海燕,高紅,等.圍術期多層次護理需求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19,32(7):127-130.
[4]王青青.舒適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貴州醫(yī)藥,2019,43(2):331-333.
[5]朱睿,魏巍.舒適護理在眼外傷圍手術期的應用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2):3882-3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