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玲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第四中心小學 福建 福州 350007)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教育工作已經步入到創(chuàng)新改革發(fā)展的步伐。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是以提高教學效益、提升學生學科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等。我國目前小學課堂教學形式大多是以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為首,因此為了使我國小學課堂教學跟上教育創(chuàng)新改革發(fā)展,各小學課堂教學形式應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把培養(yǎng)學生綜合知識技能和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為教育主要發(fā)展方向。在我國小學體育課堂中,運用階梯問題設計對學生進行深度的體育知識學習,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和了解體育知識,提升小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還可以將枯燥的體育理論知識轉化為富有趣味性的實際操作,以此提升小學生的體育技能。在如今當代社會發(fā)展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小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也越來越重,這都需要學生們擁有一個良好的體魄?;诖耍疚尼槍πW體育課堂教學現(xiàn)狀,探索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如何運用階梯問題設計來引導學生進行體育課堂的深度學習,本文的研究對小學生認識和了解體育的重要性至關重要。
1.1 階梯問題設計的理論基礎。階梯問題設計的教學方式,來源于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杰羅姆·布魯納。杰羅姆·布魯納指出,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認知將教師的知識進行重新構建,以此獲得新的知識。在不斷構建和獲得新知識的同時,形成自身的學習思維方式,進而有效提升學習更多知識的能力。學生學習課程知識,不是為了成為該課程的“小型圖書館”,而是學習獲取知識的過程。階梯問題設計是以一種發(fā)現(xiàn)方式的教學方法,以問題探索為主導教學策略,教師引導學生探索問題,而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對知識進行再發(fā)現(xiàn)的探索。學生在再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對課程內容基礎知識的掌握,包括各種概念、原理和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與規(guī)律,對知識整體的了解和掌握。
1.2 階梯問題探究教學法的教學流程。階梯問題教學的具體實際流程,是小學體育教師根據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進行階梯問題的設計,階梯問題需要圍繞一條主線展開,再根據主線分別設計出各個問題,當解決第一個問題后,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引出下一個問題,再進行解決問題。通過逐一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形成了階梯問題的知識鏈,將課堂內容有序的展開在學生面前(如圖1)。以此才能確保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圖1 階梯式教學法教學流程
2.1 小學體育引入階梯問題的必要性。將階梯問題教學理念引入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實際運用中,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從思考問題方面進行多方面的發(fā)散思維,還可以從小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進行鍛煉。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習,而是學生在教師教授的過程中,不斷的結合自身的知識和認知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并不斷探索和解決問題。因此,將階梯問題教學理念引入體育教學,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進而激發(fā)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2.2 階梯問題設計特點。
2.2.1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小學體育教師將體育教學內容融入到問題情境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小學體育教師在階梯問題設計時,應結合體育知識和小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運用各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們設計適合的問題情境,讓小學生可以在問題情境中感受到學習體育的快樂,并認識到體育課也是可以豐富多彩的,以此激發(fā)小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愛和興趣。
2.2.2 設置問題提綱。小學體育教師在設計階梯問題時,應結合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先設計出體育階梯問題的提綱,再根據每節(jié)課的實際教學情況將提綱進行分解。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設計提綱時,所設計的問題應具有其針對性,才能讓學生快速了解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在根據分解的課堂小問題加深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印象,并在實際操作中掌握和運用體育技能。
2.2.3 討論問題答案。提出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針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提出的階梯問題設計,其目的是讓小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并解決問題,以此培養(yǎng)小學生學會思考并發(fā)散思維,利用自身的認知和所學知識構建出新的知識。因此,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有助于小學生在討論中吸收與自己不一樣的認知點,學會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此外,課堂討論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氣氛,加深同學彼此間的交流。
2.2.4 得出問題結論。小學體育教師在收集問題結論時,應設計每個問題由不同的小組進行回答。一個小組負責主要回答,其他的小組進行補充回答,以此調動班級學生的積極性。若其中一個小組在回答完畢后,沒有小組進行補充回答的,體育教師則需要根據結論作出相應的知識總結,引導學生學會總結所學知識。
3.1 掌握階梯問題教學法知識。每一種新生物的發(fā)展運用都是需要過程的,階梯問題設計教學的發(fā)展史相對較長,但在我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較少。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先了解并掌握有關階梯問題教學的相關知識,才能確保才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熟練的使用階梯問題教學方式。階梯問題教學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基礎,還能具有豐富的理論體系,其中包含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階梯問題教學,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先學習其理論知識,然后對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運用,并結合本校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建構設計,設計出適合本校學生的小學階梯問題教學模式。
3.2 合理地設置情景。小學體育教師在掌握階梯問題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還應結合實際的體育教學內容,設計出適合小學生課堂教學的情境課堂教學模式。例如,在小學體育課中,有一節(jié)課堂教學內容為提升學生的耐力和意志力,體育教師則可以運用階梯問題教學進行情境設計。情境名為《拯救小狗》:在體育田徑項目中,將五十米的跑道中設計兩個小目標,分別在二十五米處和五十米處放置一個氣球,代表小狗。再設計小組比賽,每個學生從起點開始跑,沿途需要將兩只氣球拿回來,最先完成的小組獲勝,獲勝的學生可以得到氣球,以作為獲勝獎勵。此種情境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參與體育段落的積極性和興趣,進而實現(xiàn)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3.3 指導學生進行階梯問題探究。在新的教學模式下,不僅是教師不能很快適應新的教學理念,學生也不能快速適應新的教學方式。這時,小學體育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逐一對問題進行探究,只有解決上一個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下一個問題。與此同時,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階段,對學習的態(tài)度、認識、作用以及是人生觀念、價值觀念和世界觀念都處于啟蒙階段,是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指教的。因此,在新的體育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指導,并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此確保階梯問題教學的有效性。
3.4 注重全面性原則。在小學體育階梯問題教學的實際運用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應注重其全面性原則。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不斷探索時期,其理解能力、控制能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都處于學習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然而,階梯問題教學正是以發(fā)展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原則,讓學生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以此促進自身的全面性發(fā)展。
3.5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小學體育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指導者,在設計問題和情境過程中,應將學生作為探究問題的主體,教師作為輔導,在兩者相互配合之下加深師生之間的關系。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情誼,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此外,體育教師也應積極了解班級里每個學生的相關信息,只有充分的了解每個學生的相關信息,才能更好的建立師生之間的互動。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升課堂體育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小學體育階梯問題設計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深度學習的研究,發(fā)現(xiàn)階梯問題設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和特點,即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設置問題提綱、討論問題答案、得出問題結論,并提出了有效改進策略,即掌握階梯問題教學法知識、合理地設置情景、指導學生進行階梯問題探究、注重全面性原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些對策可以進一步推進我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發(fā)展,并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