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曉紅
摘 要:寫話教學滿足的是學生運用書面語言進行溝通的基本需要。根據觀察和實踐,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寫話時,大部分表現(xiàn)得不盡如人意。在指導方面,教師則要花費極多的精力。文章從建立親切感、消除盲從感、增強成就感、保持新鮮感四個方面闡述了低年級寫話指導之法。
關鍵詞:低年級;寫話指導;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小學寫話要建構的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小學寫話指導的核心任務及當務之急,是幫助學生獲取合宜的寫話內容、掌握基本的書面語建構要素、養(yǎng)成初步的書面語的語感。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黃金時期。由于受到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等制約,大部分學生在寫話時表現(xiàn)得不盡如人意:缺乏寫話的思路與語言知識,缺乏良好的寫話習慣等。為此,教師要進行靈活實用的寫話指導,幫助學生在寫話的路上順利起步。
一、仿寫文本,寫得有法,建立對書面語言的親近感
低年級學生剛接觸寫話,對什么是寫話、怎樣來寫,都處于認識的模糊狀態(tài),更別說掌握方法和技巧了。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剛剛步入小學的他們,對說話、寫話抱有一定的興趣和憧憬,這是教師可利用的好抓手。教師不妨降低寫話的要求,從而減輕學生的精神壓力,消除學生對寫話的茫然感,幫助其建立起對書面語言的親切感。就這點而言,仿寫是最有效的一種做法,教學中可以找準訓練點,讓學生照著文本仿寫,從讀到寫,有法可依。
部編版小說語文一年級的《家》是一首極富童趣的兒童詩?!八{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小詩語言規(guī)范、生動有趣,值得學生模仿著寫一寫。學完小詩,我引導學生說話:“這首小詩寫得多好呀!讀了以后,你想到了大自然中的哪些家?現(xiàn)在,我們也試著做一回小詩人,學著這樣的句式來作詩?!睂W生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大海是浪花的家,天空是星星的家?!薄安菰邱R兒的家,沙灘是貝殼的家?!薄皶俏木叩募遥@是孩子的家。”……我告訴學生:“如果把剛剛說的寫下來,就可以稱為簡單的‘寫話了。你覺得寫話難不難?有沒有信心學習寫話?”這時,得到的回答自然是預料之中的。
二、創(chuàng)意表達,寫出個性,消除對書面語言的盲從感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寫話提出目標:“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根據我的持續(xù)觀察,仿寫的做法固然降低了學生寫話的難度,但也因此導致學生的寫話失去個性化表達。但凡我進行寫話指導后,大部分學生就一定會模仿我指導的例子來寫,千篇一律的習作就“出爐”了。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對此,我做了策略調整:在指導寫話時關注多角度思考,指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表達。
低年級寫話占比最多的就是“看圖寫話”了。多幅圖的看圖寫話限制性比較強,因為圖與圖之間要連貫,構成一個整體,所以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要跳出千篇一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相對而言,單幅圖的看圖寫話,除“規(guī)定動作”外,可以有更多的“自選動作”。比如看圖寫話《植樹》,標準答案無非是:“植樹節(jié)到了,我們去種樹。大家有的挖坑,有的提水,有的種樹。不一會兒,大家把樹種好了??粗涿纾蠹腋械胶芨吲d。我們要多多種樹,美化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笨墒?,“植樹”二字不一定要想到植樹節(jié),植樹只是種樹而已。為什么種樹?可以有很多答案。有了很多答案,寫話就不會千篇一律。比如說,一場暴風雨過后,小樹苗被吹倒了。一連幾天,小樹苗都躺在地上。太陽下,小樹苗快干枯了。小明和小芳去把小樹苗種好,挖坑、埋土、澆水……再比如說,一棵小樹被人折斷了,我和哥哥看見了,就再種上一棵……這樣指導后,學生寫出來的內容就不會千篇一律了。
三、多元評價,寫出自信,增強運用書面語言的成就感
學生小涵的識字量較之別人少得可憐,寫句子每每要用到拼音。更為傷神的是,他的寫話語句不通,表達不清,我要連蒙帶猜才能知道他在表達什么。面對這樣一個孩子,我只能施以加倍的耐心。終于有一次,他有兩句話寫得不錯,我請他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他抿著嘴偷偷笑了。之后,只要他有一點點進步,我都會及時送上表揚。經過一段時間,他在寫話時的表現(xiàn)比以前積極了許多。學生小成是個內秀的男生,平日不愿多言,他每次寫話都比別人好:文從句順、語言生動、表達清晰,已經具備了一定水準的寫作能力。我在學生面前為他樹立了“寫話大王”的形象。在我的表揚下,他保持著極高的寫話興趣,更難得的是,他臉上的笑容逐漸多了,人也變得活潑不少。在我與他母親的交談中得知,這個孩子別的不喜歡,就單單喜歡讀課外書,小小年紀就是個標準的“小書蟲”了。我把他愛讀課外書的事講給班里的學生聽,他們哇哇地驚叫,受到了很大啟發(fā)。
學生升入二年級,我在“班級博客”中開辟了投稿欄,學生都可以投稿。一段時間后,我會宣讀投稿數量多且寫話質量高的“小作家”名單,并隆重頒發(fā)“小作家獎”。每次頒獎,孩子們都十分期待。更重要的是,家長可以在博客上欣賞學生的寫話,自主參與評價。在多元評價方式的促進下,學生寫話的自信心更足了,參與寫話的孩子越來越多了。
四、專題寫話,寫出真我,保持對書面語言的新鮮感
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新鮮感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逝。“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讓學生保持對寫話的新鮮感,光靠課堂上的訓練是不夠的,需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得到靈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觀念啟發(fā)我們,語文學習內容之間不是零散知識和技能的無機排列,而是相互之間存在聯(lián)系,與其去寫若干個不相關聯(lián)的話題、訓練一些零碎的技能,不如將精力聚焦在幾個重要話題上,或按照一定線索做一組相對集中的練習,這就是近幾年不少人提倡的“專題寫作”。我設計了一些“專題寫話”,讓學生每天都寫一兩句話,做到有物可言、有話可寫,有能力的可以給文字配上畫。這類話題很多,如“家庭故事”“校園生活”“節(jié)日風俗”……如以“季節(jié)風景”為話題,在季節(jié)變換或植物變化比較明顯的時節(jié),推出“留住春天”“大自然換裝”等系列寫話任務,寫話過程中將觀察方法學習、描寫能力提高以及對大自然的感情教育都融合進去。這樣,就“逼”得學生用心體會生活,用心從看似平凡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值得感悟的東西。慢慢地,很多學生都主動參與寫話了。他們的“畫配話”,由不通順到通順,由不生動到生動,有所見的、所聽的、所想的,有喜愛的、厭惡的、高興的、難過的……學生寫,我就堅持讀。讀完,我結合內容有針對性地給予鼓勵回復,有時候會畫一張笑臉,有時候畫一個翹起的大拇指。簡單而真誠的評價成為學生堅持寫話的動力。對寫話的新鮮感得以保持,學生就樂于表達了,到中年級訓練習作就容易了。連續(xù)幾次的寫話活動使學生在這幾個話題上有充分的認識,實現(xiàn)了既提高寫話水平,又培養(yǎng)思維品質和人文素養(yǎng)的多重目的。
五、結語
每一個像我這樣的低年級語文老師都很想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笑著說:“老師,我喜歡寫話?!焙⒆幼孕诺卣f:“老師,我會寫話了?!焙⒆域湴恋卣f:“老師,你看,我寫得多棒!”積極合理地進行寫話指導,我們的寫話課堂一定能夠漸入佳境,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一定能夠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萍.小學語文寫話教學啟動時機探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1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