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江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進行,課程標準中明確了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信息社會責任”這四個方面。鑒于此,本文先是闡述了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內涵,又探究了現(xiàn)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最后詳細研究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路徑,希望能對相關人員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以此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升高中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信息技術;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0-0159-03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Strategi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Quality Training
(Nanguan School, Shandan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TIAN Jia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larify that the core literacy of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bjects mainly includes four aspects: "information awarenes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digital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responsibility".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first expounds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n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t this stage, and finally studies in detail the specific ways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hoping to be relevant the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of personnel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to better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Core literacy;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strategy
一、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的概述
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指在學習某一具體領域或某一特定學科的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形成的能顯現(xiàn)該領域或學科思維特征的、將其轉化為適應社會進步與終身學習需要的品格與能力。
(一)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指社會個體的感知信息、有效判斷信息價值、根據自身的需求主動獲取信息、辨識信息(內容的真?zhèn)涡?、來源的可靠性等)、處理信息的意識。不同的高中生在感知、判斷、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信息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能幫助和引導學生在獲取信息時感知其具體變化、辨別其真?zhèn)?、判斷其價值,進而極大地強化信息意識。
(二)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是指社會個體在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計算機思想方法而形成的一系列思維活動,并能將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遷移至其他領域。主要表現(xiàn)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計算機知識定義問題、組織數據、構建模型、整合資源、設計程序、總結方案、學習遷移,形成一種計算機思維。
(三)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
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是指個體根據實際的學習生活需求,科學、合理地選擇與運用常見的數字化學習輔助技術、工具,有效管理各項學習資源,能夠有效提升自己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構建知識體系、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能力,進而使個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要求高中生能在學習過程中靈活運用各種數字化資源與技術,在有效解決問題的同時發(fā)展和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信息社會責任
信息社會責任是指個體在信息活動過程中要具備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識與信息保護能力、信息倫理與道德水平。信息社會責任的培養(yǎng)不僅要求高中生能運用一定的信息技術手段、安全使用各項信息設備在信息活動過程中有效保護個人隱私,還要求高中生在信息活動的過程中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與信息倫理道德,在享受相關權利的同時,嚴格履行相關的法定義務,積極推進文明網絡環(huán)境與和諧社會的建設。
總而言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在接受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中逐步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相關技能,培養(yǎng)和提升自己的信息意識,合理運用計算的思維,因此應用數字化技術與學習資源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與信息社會責任意識。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
相關調查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表明:盡管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認識到了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也開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有意識、有步驟地滲透核心素養(yǎng)教育,但由于各項因素的限制與制約,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急需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
(一)教學觀念傳統(tǒng)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在高中課程教育教學的地位較低。首先,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與巨大高考壓力的影響,現(xiàn)階段大多數高中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視程度較低,認為相較于語數英等學科,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副科”,再加上其不在高考的范圍內,很多學校并未設置信息技術教學課程,即使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也會被其他課程所占用。其次,部分其他學科的高中教師為有效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刻意壓縮甚至直接占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時間,信息技術教學因此就無法正常進行,更別談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了。最后,部分高中生只是簡單地將信息技術教學理解為“放松”“玩游戲”等,學習態(tài)度較為懶散且極不端正,上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較低,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較低、效果較差。
(二)教學方法較為老舊
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也是如此。但現(xiàn)階段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教學方法較為老舊,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仍采用傳統(tǒng)的知識講解、操作示范、卷面考核的機械式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是教師而不是學生,這不僅嚴重違背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要求,還極大地降低了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與效果。第二,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往往會將教學目標設定為豐富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較少關注甚至完全忽視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情感態(tài)度。第三,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通常都會選擇那些與考試相關的內容或應用較多的計算機軟件,并未講解那些不在考試范圍內但能有效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的知識體系。
三、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四個核心素養(yǎng)之間相互滲透、融合。要想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高中生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就必須找出核心素養(yǎng)之間的聯(lián)系,不僅要培養(yǎng)高中生的信息意識與信息社會責任感,還要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從各個維度出發(f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采取多項教學措施,推動高中生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更好發(fā)展。
(一)信息意識的培養(yǎng)與提升
相較于初中生與小學生,高中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也能有效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其信息意識較差,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途徑單一,敏銳觀察、有效整合、高效處理信息的意識較差,選擇與應用信息的能力無法達到相關部門對信息技術專業(yè)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第一,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提升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重視程度,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高效進行提供堅實的保障。第二,教師要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同時,教師還可以不斷探索和運用全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自主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二)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與提升
大部分高中生的計算機程序與算法的基礎較差,甚至完全沒有基礎,很少有學生能獨立自主地設計計算機程序,更別談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思維與遷移能力了。因此,教師要積極尋找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相關性,引導學生運用計算機技術與計算機思想有效解決其他領域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不是將思維能力僅僅局限于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的教學實踐中,因為這不僅能促進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與提升,還能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三)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
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教學設備、教學模式、教師素養(yǎng)等因素有關。教師要幫助學生全面了解現(xiàn)代化的數字軟硬件與網絡資源,使學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各項數字化工具與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功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數字化工具與網絡資源,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字化創(chuàng)作熱情,有效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信息社會責任的培養(yǎng)與提升
大部分高中生都能有效控制自己的上網時間與上網行為,但也會通過網絡積極參與社會熱門事件的討論中,由于高中生的三觀尚未真正形成,思想與心理發(fā)展尚不成熟,若教師、家長、社會不對其進行積極地引導,就很容易讓其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信息安全教育,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效保護個人信息與隱私安全的習慣。同時,教師還要定期利用社會熱點事件向學生普及網絡安全方面的法律制度,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的上網行為,確保學生不會在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中迷失自我,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感。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與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學校要全面考慮、深化改革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設備、師資力量等各方面,要將新課改的要求真正貫徹落實至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真正成為能適應信息化社會發(fā)展的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興紅,張曼,張軍翔,等.新課標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研究[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4).
[2]盧慶廣.核心素養(yǎng)時代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9(22).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