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宇
摘要: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以基本語言技能以及基礎語言知識為主進行教學,采取反復訓練、強化記憶等方式,雖然能夠在短時間之內(nèi)幫助學生掌握詞匯,但是卻無法達到深刻理解、思維啟發(fā)以及熟練應用等目的,更為關鍵的是容易陷入機械式學習困境,時間一長就會忘記詞匯知識點,非常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為此,本文將以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指引,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提出一些建議,以期望能夠為初中英語教師改進詞匯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詞匯教學
基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相關要求來看,要求初中生在初中階段掌握1500-1600個英語單詞,并可以熟練應用詞匯對事物、特征、行為等方面進行描述。基于要求來看,機械式以及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難以真正達到預期目標,而且也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不符合。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詞匯教學需要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以及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入手,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關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筆者有以下建議
一、注重教學模式優(yōu)化,強化語言能力
從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來看,英語語言能力屬于基礎要素,具體指的是在各類情境之中,通過“聽、說、讀、寫”等形式而逐漸形成的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以及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從而形成的英語語感以及語言意識。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要注重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這就需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學情以及教學內(nèi)容等因素,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語言環(huán)境,使其在語境之中進行練習,從而理解以及掌握詞匯的意思以及應用方法。通常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語境,這樣才能幫助深入理解詞匯意思,并對他們加強口語訓練,從而提升語感。
以“The builders arebuilding the buildings.”為例,這句話講述的是建筑工人正在建筑建造物,學生通過這樣特定的語境,會比較容易理解“builder”作為名詞,具體指的是建筑工人;而“building”則是動詞,并與be動詞結合在一起構成現(xiàn)在進行時、這里需要注意的“buildings”這個詞匯,因為加了“s”,所以可確定它是名詞,具體指的是建筑物。通過句型創(chuàng)設特定的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分析以及理解詞匯意思,這與傳統(tǒng)的機械式練習以及死記硬背等模式不同,語境應用能夠將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指導逐步掌握理解詞匯的方法,同時,還可以練習口語以及語感,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詞匯的印象[1]。
二、深入挖掘詞匯,強化文化意識
所謂文化意識指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學習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取向、態(tài)度以及跨文化認知,這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價值取向。在詞匯教學中要重視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與強化,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深入理解以及認同中外文化,對于學生未來英語學習以及價值觀念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英語詞匯也有其來源,所以教師可以對詞匯背后的信息進行深入挖掘,讓學生結合這些信息學習詞匯,將非常有利于理解詞語深意,不僅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而且有利于提升其實踐應用能力。
例如,在講解“Thanksgiving”時,首先讓學生自主查找與之類似的中國節(jié)日,并進行比較與分析。然后,教師可以對感恩節(jié)的由來進行介紹,并結合中國有關的節(jié)日的進行對比分析,目的是引導學生感受中西文化的碰撞,這樣的碰撞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時,因為引用了中國節(jié)日文化歷史背景,所以一定程度也可以強化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同,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其正確理解中西文化。
三、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提升思維品質(zhì)
在英語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中,思維品質(zhì)屬于心智特征,具體包括判斷性、邏輯性以及思維性等品質(zhì)。在詞匯教學中若要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那么將要尊重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并采用信息化技術,比如可以通過視頻、音樂、圖片等形式替代枯燥詞匯教學,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應用頭腦風暴進行學習,將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以及掌握詞匯的意思與用法。
例如,在教學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milk shake?的過程中,通過分析教材之后發(fā)現(xiàn),其中部分單詞僅憑純粹性記憶難度較大,而且不能加深印象,為此,我們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借助視頻讓學生觀察奶昔做法,并引導學生隨著步驟的深入,將“turn on”“peel” “pour” “add” “dig” “mix” “fill” “cover”等動詞滲透進去,使其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從而在愉悅、和諧、平等的氛圍中記住相關詞匯的意思、具體用法以及奶昔的具體做法,這樣不僅能夠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使其在跨文化的視角下逐漸學會觀察與認知[2]。
四、合理拓展學習渠道,強化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指的是學生能夠通過一些有效策略來拓展自身的學習渠道,從而達到提升學習效率與質(zhì)量的目標。對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來講,學習能力是發(fā)展條件,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單一化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拓展學習渠道,在詞匯教學中,可以結合實際需求合理采用游戲化、信息化教學方式,有利于活躍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制作優(yōu)質(zhì)的微課資源,或者是指引學生從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搜索優(yōu)質(zhì)的微課資源,讓學生借助微課學習詞匯,讓學習不再枯燥無味?,F(xiàn)階段,很多初中英語教學采用的是“翼課網(wǎng)”APP軟件,建議充分利用這類軟件的詞匯、閱讀、練習等各項功能,目的是幫助學生合理拓展學習渠道,使其能夠養(yǎng)成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對學習有幫助的資源,從而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且對于學生未來成長也非常具有幫助[3]。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毋容置疑,但是難點在于如何讓學生愛上英語以及如何達到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所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需要改進。本文以核心素養(yǎng)理念為指引,從上述四個方面探討了詞匯教學實踐策略,以期望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龔貞龑.知識整合引導探究——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探析[J].求知導刊,2021(01):61-62.
[2]閆新生.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0(52):64.
[3]王晶.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探析[J].英語教師,2020,20(2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