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貴光 勞小燕
摘要:學生資助管理一直是高職院校管理的重要內容,傳統(tǒng)的學生資助管理模式存在的較多的問題,對高職院校的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本文從大數據視角出發(fā),對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資助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以構建學生資助管理新模式,強化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管理工作。
關鍵詞:大數據;高職院校;資助管理;構建策略
1 引言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各行業(yè)發(fā)展都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高職院校在學生資助管理模式構建方面也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傳統(tǒng)資助管理模式的弊端不斷顯現,阻礙了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也引發(fā)了諸多的不滿,最終影響了學校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充分借助大數據的先進思想和方法,完善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構建新的管理模式。
2 高職院校學生資助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規(guī)劃
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發(fā)展,其對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持續(xù)推進,但是學生資助工作具有多態(tài)化、復雜化和體系化等特點,高職院校在學生資助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較大成就,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學生信息系統(tǒng),以此強化對資助工作的數據化管理。但是,雖然信息系統(tǒng)的數量較多,但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劃標準,各系統(tǒng)都局限于自定義的數據格式與內容,存在信息系統(tǒng)重復和重疊的現象,不僅難以在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難以實現信息共享,也難以實現各系統(tǒng)的擴張。
2.2 認定手段不科學
高職院校在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方面由于缺乏大量數據的支持,因此還停留在書面認證階段,由于高職院校的認定手段相對落后,則需要相關部門出具關于學生經濟困難方面的認定材料,處于明顯的被動狀態(tài),需要被資助的學生出具多種繁瑣的申請和各種認定材料。同時,學生所提供的材料需要進行反復的甄別和取證,同時學生由于各種情況難以根據高職院校的要求提供相應的認證材料,使得學生資助認定的公平性及有效性還有待于提升,也容易引發(fā)學生的不滿和社會熱議,對高職院校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2.3 認定系統(tǒng)缺乏連續(xù)性
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具有明顯的系統(tǒng)性特點,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會對學生的教育和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但是高職院校目前還不能使學生的信息及歷史資助資料進行有效的統(tǒng)一,對資助政策、家庭經濟條件等方面的變化信息也難以進行準確的掌握,其連續(xù)性和準確性還較低,因此使得資助管理工作在不斷的進行重復,學生對高職院校的自助管理工作存在明顯的不滿,高職院校自助管理工作效率也難以提升。
3 基于大數據高職院校學生資助管理新模式的構建策略
3.1 完善資助管理政策
在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想構建新的學生資助管理模式,就必須要有完善的政策作為保障。我國目前成立了各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但在具體技術手段、政策以及監(jiān)督機制等還不完善,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不斷完善資助體系并對認定流程進行規(guī)范化,以此建立起適合高職院校發(fā)展的學生資助管理新模式。借助大數據進行“精準扶貧”是我國一項重要扶貧策略,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充分借助這一機遇,通過大數據將學生的各項信息納入到資助管理系統(tǒng)中,使得資助管理系統(tǒng)能夠實現對高職院校在校生的全覆蓋,同時高職院校還要與學生所在地的各政府部門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在符合國家資助政策的同時,細化高職院校內部資助政策,確保學生資助管理系統(tǒng)能夠實現公正、公開和透明化,以此確保資助管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健運行,為高職院校構建新的學生資助管理模式提供有效支撐。
3.2 實現資助管理數據共享
在高職院校對困難學生進行認定過程中,對學生家庭狀況和困難情況的掌握不足,僅能以地方民政部門的提供的相關證明為依據。而地方民政部門也沒有對困難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建檔,因此加大了高職院校認定工作的難度。因此,高職院校可以在學生資助管理過程中與政府部門進行合作,通過大數據、互聯(lián)網等信息技術,以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建立健全學生資助數據庫,通過這一數據庫實現對學生相關信息的采集和困難情況的統(tǒng)計,在數據庫建設過程中,要同時兼顧地方政府部門、高職院校各部門的需要,定期對數據庫進行更新維護,實現數據庫內各項信息的實時共享,為困難學生的檔案管理、困難情況認定、數據甄別和助學金發(fā)放等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高職院校在進行數據庫管理過程中,可以強化與專業(yè)化大數據企業(yè)的合作,打造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管理平臺,以此提升資助管理工作的效率,也為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提供諸多的便利。
3.3 構建科學的認定體系
在高職院校學生資助管理工作中,其前提是實現對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認定,這是落實資助政策的關鍵所在,也是確保資助政策能夠得到廣大師生認可的基礎。傳統(tǒng)模式下,高職院校在學生資助管理認定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建立健全困難學生檔案數據庫,以構建出科學的認定體系。高職院??梢猿浞纸柚髷祿腿斯ぶ悄艿刃畔⒓夹g,廣泛搜集困難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及學生個人情況,在完善信息數據的基礎上建立困難學生情況認定智能模型,將每個困難學生的特征融入模型中進行計算,并對其進行跟蹤和分析,進而為不同困難學生提供相應的資助方案,在設認定體系構建和運行過程中,必須要對不同個體進行準確的定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自主方案,以確保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資助管理體系能夠順利運行,并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困難學生資助管理的效果。
4總結
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需要在探索中前進,需要根據時代的發(fā)展變化不斷對其進行調整和完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高職院校構建新的學生資助管理模式帶來了重要機遇,對其資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從本文研究來看,高職院校應該從完善資助管理政策、實現資助管理數據共享、構建完善的資助管理體系等方面出發(fā),構建新的學生資助管理模式,全面推進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工作。
參考文獻
[1]許佳,梅青.高職院校發(fā)展性資助育人動態(tài)模式初探[J].農家參謀,2017(12).
[2]王婭霜.精準資助模式下高職貧困生管理工作[J].現代經濟信息,2019(06).
課題名稱:基于大數據構建高職院校學生資助管理新模式探索與實踐
立項批文編號:桂職院〔2020〕168號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