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肖華
摘要:基于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fā)展需求,并且奠定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不單單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還能發(fā)揮教師的引導效用。本文從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價值入手,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面臨的主要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小組課前預習、打造良好課堂教學情境、科學合理分組等方面的運用策略,旨在為相關(guān)教育人士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語文;合理分工
引言
新課程教育背景下,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不單單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創(chuàng)新小組合作模式,還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對教學效果帶來直接的影響。語文學科屬于基礎性的學科,不單單能將語言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且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并對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在合理利用語文課程教學資源的同時,使得學生能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并且與同伴進行交流與溝通,將注意力集中在語文課堂上,并且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溝通能力。
1.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合作學習屬于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主要就是要求教師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交流與互動,并注重探究多種語文知識。學生與教師能形成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并且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1]。在形成良好語文教學氛圍的同時,使得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點、閱讀技巧、寫作技巧等,并提高學生的互動水平。此外,合作學習的方法,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空間。在小組合作的階段,實現(xiàn)對課程知識的研究,還可以結(jié)合自身的理解,增強與其他學生的溝通與互動,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將學生的主體效用發(fā)揮出來,形成學生良好的主動學習意識。
2.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面臨的主要問題
2.1部分教師對小組合作模式不了解
對于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教師則傾向于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被動的接受了大量的語文知識點,課堂教學氛圍枯燥,整體的教學效果不佳。在新課程改革理念落實以后,小組合作模式廣泛的被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然而,有些教師對小組合租學習缺乏明確的理解,導致整個教學過程流于形式化,經(jīng)常出錯[2]。下面以《贈汪倫》的古詩教學為例,教師借助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使得學生對古詩蘊藏的思想情感進行探討。雖然課堂的氛圍較好,但是學生沒有了解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內(nèi)涵等,教師只顧著教授后續(xù)的內(nèi)容。采用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存在流于形式化的問題,無法對教學互動產(chǎn)生實質(zhì)性的影響。
2.2小組合作學習不合理
教師缺乏對小組合作模式的正確理解,使得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階段,還存在缺乏合理性的問題。有些教師認為小組合作僅僅是確定討論的課題,并且將學生合理的分成不同的小組,并讓學生進行自由探討。而部分教師在確定小組合作交流話題的階段,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而課題的選擇相對來說也比較簡單,學生見解沒有明顯區(qū)別,不利于區(qū)分層次。此外,課題設置較為復雜,導致學生的心理負擔壓力較大,失去交流興趣,影響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3.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3.1小組課前預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基于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完善與深入,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教師則需要奠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語文教材知識與課外延伸的內(nèi)容,積極的引導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的功課,以此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教師不單單能順利導入新的課程,還能保障課堂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3]。例如,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一課內(nèi)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guān)的課前預習任務,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利用課下或是自習課時間,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學習,熟讀古詩,發(fā)現(xiàn)不懂的生詞、句子,了解古詩的主旨與內(nèi)涵,為后續(xù)的語文知識學習做好鋪墊。
3.2打造良好課堂教學情境,營造小組合作交流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十分重要。不單單能打造出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階段,需要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情境,營造小組合作氛圍。下面以《美麗的小興安嶺》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播放小興安嶺的視頻,使得學生充分的了解小興安嶺景色,形成對小興安嶺的正確認識。在打造良好氛圍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欲望,并且促進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順利完成。
3.3科學合理分組,進行明確分工
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其性格特點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能力、興趣等方面。所以,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結(jié)合學生的性格特點、能力水平,使得學生可以互幫互助,并實現(xiàn)共同的進步與發(fā)展目標。與此同時,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充分了解責任分工,還需要了解小組需要承擔的任務,并進行合理的引導。如下面以《日月潭》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好均衡的分組工作,使得各個小組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相當。教師還需要告訴優(yōu)等生需要承擔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帶動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習,以此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結(jié)束語: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并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教師需要更加關(guān)注學生分組分工情況,并注重研究教材,引導學生互動與交流,組織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達到良好的合作效果。通過加強合作學習中的應用,能滿足小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需求,并且適應新課程標準的改革目標。在實現(xiàn)小學生良好合作與溝通的同時,積極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理念,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小英.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288.
[2]李東美,劉霞,王緒可.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3):210.
[3]王秀明.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J].教師教育論壇,2019,32(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