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林
【摘要】將問題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概念教學中,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倪壿嬎季S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高中化學概念對于高中化學而言相當于房屋的地基,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其進行深入學習可以更好地了解客觀事實。本文對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相關研究與探討,以期為廣大高中化學教師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概念教學;高中化學
化學概念是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進入高中后,學習思維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高中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應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建立更加嚴謹?shù)倪壿嬎季S,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化學概念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同時,學生具有扎實的化學理論基礎,能為未來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教師在高中化學概念教學中采用問題教學法,借助啟發(fā)性問題和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還能增強學生對問題的敏感性,鍛煉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問題教學法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一、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基本情況
化學知識概念是一個比較籠統(tǒng)的知識體系,學生通過學習化學概念能理解和吸收更多的化學知識。學生掌握化學概念,可以增強自身思維的嚴謹性,真正明白化學知識的內(nèi)在含義,將所學知識有效連接起來,并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提升自身的化學學習能力。
二、問題教學法的含義
問題教學法實際上是指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深入研究,使其最終解決化學問題,同時,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中化學概念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時,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在分析、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的同時,更進一步地激發(fā)自身的學習潛能,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概念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既更新了教師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思想,又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瘜W概念抽象性、概念性較強,學生不易理解,而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一些教師還是按照“我講你聽的”模式進行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死板地記憶概念,這導致學生無法理解化學概念,對化學學習逐漸失去了興趣。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全面提高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的整體效果[1]。
三、問題教學法對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設置教學目標,凸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樹立平等的意識,與學生和平相處,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提高學生學習高中化學知識的效率。
(二)使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得以提高
在高中化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問題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時要全面了解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及認知能力,在設計問題時,以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及認知能力為前提,確保給予學生更多發(fā)揮的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提高其高中化學概念學習的積極性。在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設定問題思考時間,引導學生聯(lián)系新舊知識,使學生可以掌握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結(jié)構(gòu),對所學高中化學知識做到融會貫通,從而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2]。
四、將問題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概念教學中的路徑
(一)高中化學“物質(zhì)的量在實驗中的應用”教學案例
在教授“物質(zhì)的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講述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并對學生進行提問,然后引導學生學習本主題第一部分知識,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件,幫助學生認識到集合思想在化學學習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接著對學生進行提問:“請大家猜想一下,科學家們是如何將粒子看作一個整體的呢?”然后展示相關信息,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物質(zhì)的量”的化學概念。教學這部分知識后,教師為學生設置新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1摩爾的粒子數(shù)是多少”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其中,給予學生相關引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對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概念及數(shù)值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之后,開展課堂練習活動,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并對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概念、單位、符號等進行歸納、總結(jié)。最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物質(zhì)的量、粒子總數(shù)及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得以提高,加深學生對其關系的理解。學生在獨立解決上述問題后,就會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提高學好化學知識的自信心。
(二)高中化學“物質(zhì)的分類”教學案例
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始前,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本節(jié)所講知識有關的趣味影像,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化學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然后結(jié)合生活實例導入本節(jié)課主題。例如,教師可提問學生一些有關生活小常識的問題,如在家中整理衣物時怎樣對其進行分類呢?現(xiàn)如今人們越來越關注垃圾分類這件事,我們怎樣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呢?等等,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分類規(guī)則進行歸納、總結(jié),繼而帶領學生學習相關化學知識,使學生了解化學物質(zhì)分類的基本內(nèi)容。然后,教師對相關知識進行簡單的講授,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探究活動,給學生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結(jié)合所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3]。
(三)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教學案例
在講授“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知識前,教師可先制定教學目標,圍繞所制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學生在對“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應充分掌握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概念,并學會如何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而理解并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zhì)與特征。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jīng)對氧化還原反應進行了初步的學習,因此,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始前,教師應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并提出問題:“請大家對高中所學反應類型進行總結(jié),并對總結(jié)出的反應類型進行分類。”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初中所學的知識解決上述問題,能降低高中化學學習的難度,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在學生對高中階段的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知識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師再為學生講解化學史,并布置相關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zhì)與特征進行歸納、總結(jié),以加深其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蘋果削皮后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果肉會變色,而超市中所販賣的蘋果汁卻不會變色”這一實例創(chuàng)設相關問題情境,進而導入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其層層遞進地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知識。
(四)高中化學“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條件”教學案例
“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條件”這一課要求學生掌握“判斷什么化學反應屬于離子反應”這一內(nèi)容,同時能夠熟練且正確地書寫化學方程式。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始終圍繞教學目標,第一點是讓學生對離子反應前后所發(fā)生的變化這一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知。例如,教師為學生提供兩瓶溶液——NaOH溶液與NaCl溶液,讓學生對這兩瓶溶液進行分辨,并分組做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將實驗過程中所包含的化學方程式寫在紙上,從而使學生對反應現(xiàn)象有更深刻的理解。接著,教師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依據(jù)上述實驗歸納總結(jié)知識,尋找發(fā)生化學反應的依據(jù),并讓學生根據(jù)表格要求填寫相關表格,繼而根據(jù)表格了解離子反應的實質(zhì),并對表格相關內(nèi)容進行探究與歸納。
綜上所述,教師將問題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概念教學過程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抽象性的高中化學概念時,可以更加快速地理解并掌握相關知識,這對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起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概念教學時,可以結(jié)合實際情況,靈活應用概念教學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分析和思考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高中化學概念知識。
【參考文獻】
李玉紅.問題教學法在云南民族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張璨.基于PCK理論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化學概念教學設計研究[D].黃石:湖北師范大學,2019.
盧紅青.問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