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冠華 王維 盧茂水
摘 ?要:水利工程作為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提升社會穩(wěn)定性的重要設施,近年來,需要建設的水利工程量不斷增加。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基本是由政府負責管理的,而做好水利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的管理工作,不進有利于降低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提升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jié)水利工程建筑市場的成本價格,進而更好的推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項目施工;成本控制
一、水利工程施工成木控制的原則
1.經濟原則。在水利工程建設前,需要對水利工程進行嚴格的勘查,詳細分析水利工程的各項數(shù)據(jù)后,制定出合理化的造價管控方案。水利工程建設中,需要以水利工程造價方案的標準進行管控,盡可能的將資金投入控制在造價預算范圍內。
2.因地制宜原則。在對水利工程進行施工成本控制時,應當在綜合分析水利工程項目的情況下,根據(jù)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要求與實際情況,制定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策略,而不是模仿其他企業(yè)的施工成本管理策略。
3.全員參加原則。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運用到大量的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而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對于水利工程成本有著直接性的影響。所以,做好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需要動員所有施工人員參與到施工成本控制中,可使其可以主動配合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實施。
4.領導推動原則。施工成本的控制,涉及較多人員的利益,很容易在利益管控不合理的情況下,使施工單位與管理單位之間出現(xiàn)矛盾。對于此種情況,應當發(fā)揮領導的管理作用,使領導能夠對施工成本控制,給出指導建議與權責。
5.全面性原則。水利工程施工成木的控制要體現(xiàn)在全員、全過程以及每個環(huán)節(jié)中。
6.可控性原則。成木控制按照程度劃分主要有可控成木和不可控成木兩大類。
7.市場價格原則。成本控制的預期目標是依據(jù)市場的價格進行制定,市場價格為成本控制目標提供一定參考標準。
8.利權責相結合原則。水利工程的權利和責任必須明確,將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權利和責任結合到一起,建立完善的獎罰體系,做到獎罰分明。
二、施工成本控制與管理優(yōu)化措施
1采用標準化設計,降低工程造價
因為水利工程施工項目多數(shù)都是在偏僻地區(qū)中進行的,地勢條件復雜性較高,需要綜合分析多種影響因素,而水利工程項目多數(shù)都是大型建筑工程,包含的施工內容比較多,所以并沒有標準化的施工方案。此外,水利工程項目中還包含一些單獨房屋以及其他建筑等,這些建筑要采用標準化設計方案,可以更好地降低某些施工成本,同時也能夠大大縮短施工工期。比如,在開展水電站廠房設計的過程中,梁、窗等部件可以采用民用建筑標準來進行,而對于一些鐵路、辦公室、倉庫等部分的設計,可以選擇確定交通部與建設部的相應標準,從而可以減少設計成本,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
2做好水利工程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涉及到原材料、人力資源、施工設備、施工工藝等方面,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因此:一是加強人員和機械管理。項目部管理人員不僅要負責施工進度管理,還要對人員和機械的調度進行管理,合理制定施工組織計劃,合理安排施工任務,避免工期延誤,增加施工成本。二是原料的有效管理。根據(jù)施工清單,清點材料消耗量,多重考核,根據(jù)原材料質量和單價綜合考慮。在施工過程中,設立材料管理專家,確保材料用量與工程施工同步,避免原材料浪費。特別是在施工中,更要注意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和實際使用的材料量。
3根據(jù)施工單位實際,強化成本預算管理
水利工程建設周期一般較長,施工地點也很偏僻,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水利工程實施中,要充分考慮工程實際情況,加強成本預算的監(jiān)督管理。在管理上,對招標過程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優(yōu)化設計方案。成本預算工作是根據(jù)項目的施工計劃和施工預算,根據(jù)相應的利潤控制指標,綜合分析確定成本預算。預算完成后,應建立各種成本預算標準。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果內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應及時暫停施工并進行調整,確保其成本在合理范圍內。
4注重結算計量工作
結算計量階段無疑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階段。本工程設測量專家,在整個工程實施過程中做好跟蹤測量。為了實時控制和調整施工方案,找出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對合同工程量與工程量、人、機同時結算的工程量、結算價格和施工成本進行對比分析建設。對合同外的工程量,應提前報告,現(xiàn)場簽字,共同計量工程量,并保存影響數(shù)據(jù),防止因缺標或缺標而增加工程造價,使經濟效益最大化。
5提高風險意識
水利建設工程是一項建設周期長、施工環(huán)境復雜的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給施工項目帶來的風險是無法避免的,從而影響了工程的進度和施工成本。因此,提高施工人員和施工企業(yè)的風險意識,對于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有效地扼殺風險的搖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做好施工前材料成本的控制
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前,需要根據(jù)水利工程的設計方案、建設要求與現(xiàn)場情況,安排所有參建單位進行施工材料研討會,以確定施工材料的數(shù)量、類型、規(guī)格與可能消耗量,并在數(shù)據(jù)整合完成后,編制出完善與詳細化的材料購買方案。然后由管理單位根據(jù)水利工程的施工進度,提前分析各個環(huán)節(jié)進度下,需要的材料數(shù)量,并編制出施工材料需求量的計劃,將其計劃轉交給采購部,使采購部在核實完成后,進行施工材料的定期購買。它可以通過編制材料需用量計劃、材料頒用、材料計量及工序施工質量等進行控制。因市場施工材料的類型比較多,對于材料的需求量,不能只提出施工材料的使用總量,而是需要對于施工材料的規(guī)格、性能、質量、廠家、數(shù)量等進行明確說明,且材料購買的時間,也需要符合采購部市場調研材料、購買材料的常規(guī)時間。施工單位在領取施工材料時,應當實行限額領料的制度,對于超額領料的情況,應當進行詳細的原因調查與記錄,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施工設備的開支,是水利工程建設的主要開支之一。在對施工機械使用費進行控制時,需要結合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確定水利工程施工機械的使用范圍、頻率與數(shù)量后,綜合分析出水利工程施工機械的預算費用。然后以預算費用為參考,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好施工機械使用費的控制,嚴格制定施工機械使用制度與要求,防止出現(xiàn)機械使用費超預算的情況。
結語
通過對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進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減少水利工程在施工成本上支出,大大提升了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因此,施工單位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
參考文獻:
[1]吳亮。目標成本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項目中應用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8,46(9):142-143+185.
[2]張茂良。農業(yè)水利工程建設成本管理現(xiàn)狀及控制措施[J].農業(yè)工程,2018,8(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