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勇
【摘 要】 在新課程教學的推動下,現(xiàn)代教育領域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提出了更多元的要求,強調教師既要運用科學化、合理化、有效化的教學手段傳授學生豐富的學科知識,又要運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就要深刻認知到微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始終基于學生學習和發(fā)展需求視角,深度挖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微課有機結合的措施,充分讓學生在感受物理實驗魅力和樂趣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物理實驗技能。
【關鍵詞】 微課? 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高中階段是學生發(fā)展學科技能的黃金時期,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有效性,確保學生在共性發(fā)展的同時凸顯個性。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就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將“互聯(lián)網+”思維落實到物理實驗教學的方方面面,創(chuàng)新微課教學手段、革新微課教學方法、優(yōu)化微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探究,進而在豐富物理學科知識的同時,強化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真正為學生將來探究更高層次、更高難度的物理知識奠定堅固而夯實的基礎。
一、構建微課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開展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既需要給予其科學的引導和幫助,又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自主推動。而教師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實驗學習情境,是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熱情和實驗探究興趣的最佳手段,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落實實驗教學活動時,就要應用微課技術創(chuàng)設良好情境,將復雜抽象的實驗現(xiàn)象直觀、清晰、立體地展示給學生,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性。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人教版“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內容時,就可充分發(fā)揮微課的教育價值。在課程準備階段,教師可先將該堂實驗課程中所涉及到的模型、影像資料、音頻信息等多種資源進行整合,剪輯成課前導入微課分享給學生,讓學生以此為線索,對該實驗知識進行輪廓性認知,并將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想以文字的形式進行記錄。在課程開始,教師可先鼓勵學生通過小組交互的形式分享彼此已獲取的信息或課前遇到的阻礙,討論“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的具體方法。當學生在交流時,教師也要做好輔助工作,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引導,將實驗的操作流程反復播放,重點突出學生容易出錯的部分。在學生完成各自的討論后,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重新復述一遍討論內容,使其形成清晰的思路,并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逐一分析。在各小組分享過程中,教師要將其中出現(xiàn)的偏差部分或遺漏部分進行記錄,并規(guī)整成班級統(tǒng)一性問題,在實驗具體操作教學中重點分析。在小組結論分享結束后,教師要結合學生現(xiàn)已掌握的知識,帶領學生通過微課展示的方法進行實踐操作,進一步剖析該堂課程中所涉及到的實驗重難點,從而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到實驗的具體流程,最終讓實驗更具有立體性和全面性。
二、豐富教學手段,拓展學生實驗視野
高中階段的學生自主意識已逐步得以強化,其能夠通過不同的學習渠道和學習方法,掌握不同的知識和信息,并從中挖掘出與自身發(fā)展需求相貼合的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就要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結合微課視頻的教學模式,豐富實驗教學手段。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共同探究“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內容時,就可充分將游戲探究法與微課實驗教學法有機整合。在課程開始時,教師可先通過微課視頻讓學生了解“機械能守恒的判斷方法”“機械能守恒的條件”等實驗基礎內容。接著,教師可隨機邀請一名同學將自己在課下掌握的趣味實驗或新鮮資訊以多媒體平臺分享給其他同學,并通過線上操作的方法解析實驗中所蘊涵的相關知識點。在該同學完成展示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踐操作結果、與主題的貼合程度為學生進行評分,并將其作為該次“物理實驗操作大賽”優(yōu)勝者的評判標準。最后,教師可將該次實驗操作課程中出現(xiàn)的精彩言論或優(yōu)秀展示剪輯成微課片段,并上傳到班級交流群中,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展開反復學習和觀摩。
三、尊重個性特點,開展差異教學體系
不同的學生會因為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個體的學習方法、家長的管理模式和家庭的教育資源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極為明顯的特征,而這些極具個性化的特點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物理實驗操作能力和學習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展開差異化的教學和指導,運用有針對性的微課教學方法提高各個層次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比如,針對實驗操作能力和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就要重點關注該層次學生的基礎性知識和基礎性技能。在學生與教師展開階段性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與其共同探究該階段物理實驗技能和物理學習水平提升受到阻礙的原因,如:基礎實驗技能薄弱、探究熱情不高漲、實驗操作方法不正確等等,并給予其相應的完善思路和調整策略。同時,教師要在日常指導的過程中為學生設定基礎實驗知識豐富的微課視頻,從而使其迅速調整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穩(wěn)扎穩(wěn)打地提高自身的實驗操作水平。針對學習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相對突出的學生,教師則可為其制定更具有難度和深度的微課視頻,鼓勵該層次學生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面,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往更深遠遼闊、更廣袤無垠的方向發(fā)展,從而持續(xù)優(yōu)化自身的優(yōu)勢。同時,教師要鼓勵該層次的學生將該階段獲取的新知識或新的實踐操作方法進行記錄,并制作成簡短的微課片段,分享給班級中的其他同學,從而實現(xiàn)班級整體性優(yōu)化和提升的根本性目的。
參考文獻
[1] 華山英.微課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10):120-121.
[2] 駱冠東.利用微課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170-171.
[3] 劉斌.微課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鎮(zhèn)江高專學報,2017,30(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