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容
【摘 要】 隨著新課改對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要求的不斷加大,從簡單的體育鍛煉轉向以游戲為方法,以體育技能為衍生,以體育精神為向導的多樣化體育教學已經(jīng)成為了目前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為此,小學體育教師應將游戲性原則貫穿體育教學的課前準備活動、課中主體教學和課后放松運動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同時,在實施體育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還應該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選擇游戲內容,注意游戲組織的科學性,注意學生的安全性及其運動負荷,從而確保體育游戲教學順利開展。
【關鍵詞】 小學體育? 游戲教學? 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國家教育相關機構對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也不斷加強,逐漸從簡單的體育鍛煉轉向以體能為基礎,以體育技能為衍生,以體育精神為向導的多樣化體育教學。由此,簡單的體育技能教學就不能滿足體育課程在新時代下發(fā)展的需求。通過體育游戲逐步挖掘學生的體育興趣、激發(fā)學生的體育精神逐漸成為了體育教師豐富體育課堂的重要方式之一。
1. 在小學體育課堂提倡游戲教學的作用
1.1 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式主要以重復性的體育技能鍛煉為主,教師對立定跳遠、短跑、接力跑等運動項目的肢體運動技巧進行示范,并對學生進行糾正和指導,由此完成教學目標。在這樣一種單向式的教學體系中,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性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再加上單純體育技能訓練所造成的身體疲乏,會打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在體育課堂中加入游戲因素,就是要通過游戲提升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而增強他們對體育課堂的參與度。
1.2 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
如上所述,在新課改要求下,體育學習已經(jīng)從簡單的體育訓練向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轉變,由此,體育課堂也應從體能式訓練向體能訓練加精神培養(yǎng)雙向發(fā)展。游戲教學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心智結構,游戲所天然帶有游戲規(guī)則、游戲組合、游戲競爭等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團隊意識和公平競爭的精神。
2.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各階段的運用
2.1 體育游戲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
準備活動是體育課程的必備活動,通過準備活動可以達到減少學生運動損傷、提高運動質量的作用。就筆者課堂教學情況而言,小學生對于準備活動一般都比較排斥,主要是因為慢跑、行進操等準備活動較為枯燥和沉悶,通過“游戲+準備活動”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體育準備活動之中,從而為后續(xù)體育運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短跑教學中,可采用一些練習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游戲,如“貼膏藥”“喊號追人”“糾正八字腳跑”等來作為準備部分的教學手段。又如,在籃球運動中,教師則可以通過籃球接發(fā)式的游戲設計讓學生既熟悉籃球運動的動作操作,同時也體驗到籃球游戲的愉悅性。
2.2 體育游戲在課程主體部分的運用
體育課程的主體部分主要是教師圍繞某一類運動而展開的教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對于長短跑、跳繩、球類運動、跳遠等基本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術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熟練掌握。傳統(tǒng)教育的方式采取的是機械、重復式的技能式教學。通過加入游戲教學則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進而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例如,在教授跳神運動時,教師可以讓8名學生各持四根繩子的一端,使繩子依次疊加交叉成一點,8人同時按同一方向搖繩,其他學生按照正跳長繩的方法跳長繩。也可以四人四繩,方法是四人分別左右手各持一根繩頭組成四邊形,四人雙手同時搖繩。
2.3 體育游戲在課后放松性運動中的運用
體育課程最后的整理運動是體育課程的最后部分,可以達到讓學生放松身心的作用。目前小學體育教師基本上采取徒手操、慢速跑等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過程無疑會比較枯燥。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一方面可以在該類運動中加入互動性活動,例如可以讓前后同學互相做給對方同學揉肩的動作,由此活躍整理活動的整體氛圍;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入一些游戲性元素,例如可以通過播放卡通音樂讓學生組字、擺圖案等方式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3. 在體育游戲教學過程中增加游戲教學需要注意的事項
3.1 據(jù)實選擇游戲內容
進行游戲教學的目的是更好地為體育課堂服務,因此,在選擇體育游戲時必須將游戲與體育教學的內容相互結合,從而達到使學生對技能型知識的吸收效率更高的目的。因此,在選擇游戲時,教師應根據(jù)課程的相關內容選取相關游戲,避免游戲與教學內容差別過大,從而影響教學效率。
3.2 注意游戲組織的科學性
游戲是體育教學的一種手段,而不是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體育課堂中設置游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玩中學。因此,體育游戲必須要承載一定的教育功能,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此外,教師還需要平衡好體育游戲教學過程中課程氛圍的活躍性與課程管理的科學性與嚴肅性之間的關系。例如,在游戲過程中為了自己的小組取得勝利,學生往往會不注意隊列的整齊性而沖到前方為自己的隊伍加油助威。此時教師就要采取相應的合理化措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隊形分布,確保游戲整體在生動活潑的同時秩序井然。
3.3 注意學生的安全性及其運動負荷
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大多來源于其競爭性,學生對游戲的參與度越高,其競爭性也就越強烈。小學生在參與游戲時往往會表現(xiàn)出對于求勝的過度期待,由此使自己在游戲中往往可能弧作出過度的身體動作,從而導致自己身體上的拉傷,或者導致造成別人的身體受傷。因此,教師在組織實施體育游戲教學的活動過程中,應加強對于學生的安全保護。同時,體育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性別、接受能力等生理特點,從實際出發(fā),合理安排游戲,要嚴格控制游戲規(guī)則、學生密度、運動量等,防止出現(xiàn)運動損傷。
4. 結語
體育游戲教學是推進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提升體育課堂教學、增強學生體育參與興趣的重要手段。小學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將游戲性原則貫穿體育教學的課前準備活動、課中主體教學和課后放松運動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從而推動小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謝健,沈雪江.論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31):259-260.
[2] 謝健,沈雪江.論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
[3] 楊洪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作用與組織原則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3(2):85-85.
[4] 林大鵬.體育游戲教學法對低年級小學生羽毛球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D],2020.
[5] 孫寅超.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的價值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3,3(02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