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梅
內容摘要: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時代呼喚共享式精準教學。積極打造“誠信學習,精準教學、深度教研、科學管理”的智慧教學思維體系,打造數據云平臺,真正做到智慧云平臺與精準教學的深度融合,助推學校發(fā)展。
關鍵詞:數據云平臺 高效課堂 實踐研究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隨著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出臺,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為我們的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術以其強大的功能——超強的交互性、參與性、信息資源的大量存儲和共享等特點有效地催生師生形成新的教學方式(互聯網+教育),帶來了教育教學領域內一系列新的變化,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chuàng)新的數據文化正在成形,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fā)展,教育變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當今教壇迎來花開千樹的春天。
一.時代呼喚共享式精準教學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指出:“要充分利用和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其中第四條“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強調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和第八條“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強調數字教育資源的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把共享式教育推到了課改的前臺。值此良機,我校搶抓機遇,吹響了創(chuàng)建智慧校園的號角,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開展試點示范工作,努力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應用的常態(tài)化模式、制度和機制,并于2018年4月申報立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子課題《大數據背景下整合網絡教學資源提升高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大數據時代,正把古代靠言傳身教的精英式教學和快速實效的現代大眾式教學二者有效結合,讓廣大一線教師看到共享式精準教學不再遙遠,按需學習、因材施教正在逐步變?yōu)楝F實。
學生個體差異極大,每個學生的難題也不盡相同。怎樣讓學生學得精準、學得深刻?擁有OK智慧平板的我們,有了智慧教育云平臺的支持,我們從學生的“學”、教師的“教”、教研組的“研”、學校各部門的“管”幾方面努力探索,積極打造“誠信學習,精準教學、深度教研、高效管理”的智慧教學新模式。
智慧教育云平臺,就是教師利用“云服務”,構建個性化教學的信息化環(huán)境,支持教師的有效教學和學生的主動學習,促進學生高級思維能力和群體智慧發(fā)展,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的平臺。智慧課堂,就是將大數據云計算平臺與移動互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用信息化科技關聯教師、學生、家長,用大數據服務貫穿課前、課中、課后,通過先進的智慧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行為。
二.精準診斷,分層教學
讀懂學生,了解學情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學業(yè)診斷。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通過察言觀色、師生互動診斷學情,課后通過批改作業(yè)和評判試卷,或通過與學生對話,實現對學情的診斷,而且這種診斷正是教師教學中最弱的一環(huán)。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覺得這樣的診斷學情方法存在以下弊端:一是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二是診斷的精準度低,教師雖然統(tǒng)計出做錯題學生的人數,但一般不會記錄是哪些學生出錯;三是診斷的跟蹤性差,缺乏對學生個體的線狀跟蹤分析,診斷的教學價值因此大大降低。
從大數據分析中找學情,找知識薄弱點才有針對性,才能分層分類教學,才能有效教學,才能因材施教。但實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師要讀懂學生,了解學情,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正從對課程、課堂、教材、教法的研究,逐步轉向對學生的研究。為了達到更精準地了解學情,學校為廣大師生搭建了完整立體的智慧平臺。2017年,學校和聯通公司合作,建有智能卡系統(tǒng),利用“樂樂學情通”軟件平臺,提供校內消費、網上充值、圖書借閱、門禁管理、考勤管理、宿舍管理、遠程教學、家?;?、成績查詢等應用服務。同時“樂樂學情通”平臺也為學校提供了公文流轉、后勤管理、教師管理等服務,基本實現了無紙化辦公。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實現了釘釘軟件教師、學生、家長全覆蓋,疫情期間所有教師和學生利用釘釘平臺開展遠程教學,沒有因為疫情耽誤教學進度。
三.極課云大數據促有效教學
為了推動信息化教學的廣泛深度應用,促進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我校于2018年4月,成功申報了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大數據背景下的精準教學實踐研究》的子課題《大數據背景下整合網絡資源提升高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以下簡稱極課課題)。我校將高2019屆34個班作為極課課題實驗班,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發(fā)現極課云大數據系統(tǒng)遠遠優(yōu)于以往“樂樂學情通”的網上閱卷和成績分析系統(tǒng)。現在,極課云大數據在學校教學督導中已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極課云大數據是一種基于自主研發(fā)的圖像算法和數據分析模型,通過對學生所做作業(yè)、試卷進行掃描批閱,獲得作業(yè)、試卷中反饋的大量信息,讓教師、學生和家長都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個性化,提高學習效率。
有效教學,首先要明確何為有效教學?!队行Ы虒W論》指出:只有當教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實踐智慧、人格魅力、問題與困惑、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等課程人力資源真實地進入課堂教學的時候,才可能實現有效教學的追求。
四.打造數據云平臺,助推學校發(fā)展
在學校辦公室,教師一改過去“刀耕火種”的局面,利用與學校合作的“六大平臺”,收集素材,設置課堂教學流程,批閱學生作業(yè)、試卷,研修課題,完善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庫,形成了人人參與、不斷推陳出新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局面,為教改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網上學籍管理系統(tǒng)、智慧云教室、智學網閱卷系統(tǒng)、樂樂學情通門禁卡、平板電腦交互式教學、“小平圖書館”期刊閱讀機、線上答疑、電子作業(yè)、升學e網通、極課云……有老師說:“互聯網、物聯網、萬物相連一張網;信息化、現代化、教學方式多元化”。沒錯!每一種改革,都推動者我們教和學方式的改變,每一次邁步,都推動著學校的發(fā)展。
1.“智慧校園”云平臺:學校與成都微恒科技公司合作開發(fā)了“智慧校園”平臺,引入OKAY智慧課堂,該平臺集合了辦公、師生互動、家校互動、自建資源庫等多種功能:老師通過數據記錄、學情分析,再有針對性地推送合適的內容給學生,學生擁有了覆蓋預習、上課、作業(yè)、復習、自主學習全場景的智慧工具支持,專注于適合自己、目標明確的學習,學習主動性大大增強,學習效率和成績得以大幅提升。
2.“金太陽好教育“云平臺:在辦公室,教師有了備課的好幫手,利用與學校合作的“金太陽好教育”云平臺,收集素材,設置課堂教學流程,批閱學生作業(yè)、試卷,研修課題,完善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庫,形成了人人參與、不斷推陳出新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局面。
3.“人人通”實驗班:2017年始,學校與中國電信合作,組建了一個以手機為終端的“人人通”課改實驗班:班級每人免費提供一部手機,利用手機上的資源學習并向教師提問,從而改變了過去先教后學的局面,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教師的授課更具有針對性;2017年10月,學校又與中國聯通合作,與“有為學堂”智慧云平臺合作,創(chuàng)建了“云課堂”、“門禁管理”、“智慧課堂”,促進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4.“組組通”實驗班:我們選取了7個高中班級,利用自行配置的筆記本電腦開始“組組通”實驗。各個小組學習資源互通有無,相互質疑,生生互通,讓學生置身團隊,親身“經歷”,大膽動手,學會“教別人”,效果顯著。
5.智慧云教室:2018年7月,學校與四川極課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集團建設的智慧云教室已經對學生開放,該教室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學生上課每人一臺大屏pad,能方便的進行師生教學互動。在智慧云課堂上,學生通過平板電腦查閱資料、自己嘗試,提交老師。而教師則可以馬上通過數據自動評價系統(tǒng),對一堂課的教師提問、小組研討、活動開展、學生錯誤類型自動作出統(tǒng)計,提出針對性的補救措施。
6.未來教室:學校2017年10月建成現代化錄播教室,建成面向現代化的“未來教室”;與北京創(chuàng)數教育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全國互聯網+數學自適應學習研究中心”,為教師針對性教研和教學提供服務,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解決方案;與中國聯通合作,試點推行“智能安全學生證”,搭建了“家校共育,呵護學生”的平臺。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基本目標是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三變、三新”。大數據是實現以上變革的基礎?!耙磺袠I(yè)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yè)務化”,“業(yè)務產生數據,數據反哺業(yè)務”,在今后的教改路上,我們會整合各類數據平臺,重視業(yè)務數據的采集和沉淀,積極推行數據的分析和應用,讓我們的教學更加精準高效。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教學改革、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上,我校推進數字化校園之路還很漫長,但求真務實的我們必將發(fā)展路上競風流,迎來萬紫千紅春滿園。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fā)促進大數據發(fā)展行動綱要的通知[E].國發(fā)〔2015〕50號.2015-09-05.
[2]楊現民,田雪松.互聯網+教育:中國基礎教育大數據.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6:178.
[3]祝智庭,彭紅超.信息技術支持的高效知識教學:激發(fā)精準教學的活力[J].中國電化教育,2016(1):17-25.
[4]黃樹生.極課大數據:精準教學研究的先行者.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4月.
(作者單位:四川省武勝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