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十分必要,本文展示了我校初一年級開展的持續(xù)默讀活動實踐,用數(shù)據(jù)說明開展持續(xù)默讀前后學生閱讀能力的變化,并總結了開展持續(xù)默讀活動的收獲與反思,希望可以為老師們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中;持續(xù)默讀;實踐
【作者簡介】朱文佳(1989.01-),女,北京人,北京四中璞瑅學校,中學英語教師,碩士。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對我國中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出了循序漸進的要求,對除教材外的課外閱讀量提出了量化要求,同時從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上也提出了要求。要想達到課標的要求,僅僅依靠常規(guī)的教材閱讀和閱讀題的練習無法實現(xiàn),因此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開展了持續(xù)默讀活動,希望通過該活動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一、持續(xù)默讀實踐
1. 活動宣講。在班級內進行持續(xù)默讀活動宣講,宣講目的有二:一是讓學生了解持續(xù)默讀,二是為持續(xù)默讀造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
2. 閱讀材料選擇。(1) 本校的持續(xù)默讀推薦書單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分級讀物,如《典范英語》《黑布林英語閱讀》等;二是系列讀物,如《小屁孩日記》《納尼亞傳奇》等;三是英文原版小說,如Holes,Charlotte's Web等。
(2) 撰寫家長信,向家長介紹該活動,并附上持續(xù)默讀推薦書單,鼓勵家長利用周末帶領學生去書店根據(jù)推薦書單選書。
(3) 如果學生沒有購買書籍,可以借看其他同學和老師的書籍,也可以去圖書館借閱書籍。
3. 持續(xù)默讀。McCraken(1971)提出了進行持續(xù)默讀的六條原則:①每個學生必須不出聲地讀。教師可以強調對默讀的嚴肅態(tài)度。 ②教師也要默讀,而非來回巡視, 為學生樹立閱讀榜樣,以身作則。③每位學生選擇一本書,中途不可更換以防分心。④使用定時器。最好不要使用掛鐘,以免學生過多關注時間。⑤不需要學生交任何形式的讀書報告,否則會增加學生壓力而使其對默讀抵觸。⑥在全班全員環(huán)境中進行。利用集體約束力,創(chuàng)造集體閱讀環(huán)境。
我們用周一至周五每節(jié)英語課課前 7 分鐘時間開展持續(xù)默讀,包括預備鈴 2 分鐘和課時 5 分鐘,然后再開展常規(guī)的英語授課,我們使用的定時器就是手機,定時很方便。
持續(xù)默讀開始第一周,除了第二條原則,我們基本遵循 McCraken 提出的六 條原則。因為第一周,學生剛開始接觸這種持續(xù)默讀的形式,教師預判學生會出 現(xiàn)各種問題,比如進入閱讀狀態(tài)慢,有的學生根本沒有書等。事實證明,學生確 實出現(xiàn)了這些問題,所以活動開始第一周,教師并沒有與學生一起閱讀,而是督促學生進入閱讀狀態(tài),查看學生自己選擇的書籍難度是否符合該學生的英語水平, 如果不符合的話,提醒學生換書,并告訴該生需要換成什么樣的書,還有提醒學生填寫讀書記錄單。
經過一周的適應后,學生慢慢熟悉這種形式,從第二周開始,教師與學生一同閱讀。每次閱讀完,與學生一同記錄今天的讀書記錄單。讀書記錄單需要學生填寫書名、日期、頁碼、簡略筆記(閱讀感受或好詞好句)、閱讀的大概字數(shù)。教師隨機收取讀書記錄單,進行反饋。
持續(xù)默讀中后期,學生已經基本習慣課前 7 分鐘閱讀,從一開始老師需要每節(jié)課提醒大家拿出小說,到現(xiàn)在不需要提醒,學生知道只要上英語課,課前就要準備好小說。一個比較好的現(xiàn)象是,各班內部出現(xiàn)自發(fā)互相借閱書籍的現(xiàn)象,比如有的同學買了一套《書蟲》,英語課前,其他同學會向這些同學借閱。書籍流動是很好的資源互通。
4. 反饋方式。持續(xù)默讀的原則中有一條是不需要學生交任何形式的讀書報告,避免給學生增加壓力而使其對默讀抵觸,那么如何能夠知道學生到底讀沒讀,讀了的話又理解多少呢,我們主要是通過課堂分享交流和舉辦讀書活動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閱讀成果。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反饋,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欲望。
(1) 課堂分享交流。7 分鐘持續(xù)默讀后,教師鼓勵學生分享交流自己的書籍內容或閱讀感受。一開始沒有學生自愿舉手,教師并不強求,自己分享閱讀的內容。我選擇的閱讀書目是Wonder《奇跡男孩》,前三天都是由我在班級進行分享,大部分分享的都是詞語和句子,由詞語和句子帶出小說內容和我自己的 感受。例如 a white lie, like a lamb to the slaughter。在我連續(xù)三天分享自己的閱讀內容后,兩位同學主動進行了分享,雖然分享的都是生詞和句子,并沒有過多涉及書籍內容,但已經是個很大的突破。之后的閱讀過程中,我分享了對自己觸動最深的情節(jié)以及自己的感受,隨后多位同學也分享了自己所讀書籍中有趣的部分。
(2) 讀書節(jié)活動。我們學校舉辦了讀書節(jié)活動,正好借著讀書節(jié)的東風, 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讀書成果??紤]到讓學生現(xiàn)場用英文介紹自己的書籍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讓學生錄制成視頻,然后進行現(xiàn)場播放,這樣可以減輕學生的壓力。我們從班內推選出優(yōu)秀的視頻作品,拿到全校的讀書節(jié)上進行展示。學生錄制的視頻內容為推薦自己在讀或已經讀過的書籍,我們希望以此活動推動分享交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活動結束后,我們創(chuàng)辦的英語學習公眾號iBoutique English 也推出了活動的報道文章,并放上了視頻。
二、持續(xù)默讀前后學生閱讀能力的變化
開展了一個學期的持續(xù)默讀,是否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幫助。針對該問題, 我用了以下兩種方法進行檢驗。
1. 閱讀成績對比。我選取了期兩次考試期末中的閱讀成績進行對比,分別對比了閱讀理解題 3 篇文章的藍思值(即文章難度)、閱讀理解題目類型(即題目難度)和學生閱讀理解題的平均分,如下所示。
從期中期末考試 A 篇閱讀文章的對比可以看出,在文章藍思值和題目類型相同的情況下,學生平均分增加了。
從期中期末 B 篇和 C 篇文章的對比可以看出,雖然期末 B 篇和 C 篇文章藍思值低于期中,但期末 B 篇只有一道直接獲取信息題,而期中 B 篇有兩道直接獲取信息題,期末 C 篇有四道題,比期中 C 篇增加了一道推理判斷題,可以看出期末 B 篇和 C 篇的題目難度比期中要大,因此可以說明學生的平均分增加了。從以上表格和分析可以得出,學生在經過了半個學期的持續(xù)默讀訓練后,閱讀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提升并不明顯,畢竟半個學期時間較短。雖然只統(tǒng)計了半個學期的數(shù)據(jù),但從期中期末成績的對比中,依然可以看出學生閱讀成績的增加, 說明持續(xù)默讀活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2. 問卷調查。持續(xù)默讀活動中期,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 110 份,初一學生共計 115 人。其中 92 人認為目前閱讀的書籍對自己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幫助。
從開始實施持續(xù)默讀活動,到問卷調查日止,共計閱讀 20 天(除去期中考試及試卷講評),其中 12 人閱讀詞數(shù)不到 2000 詞,即每天不到 100 詞;63 人閱讀詞數(shù)為 2000-6000 詞,即每天 100-300 詞;35 人閱讀詞數(shù)為 6000 詞以上,即每天閱讀300 詞以上。說明大部分人在持續(xù)默讀活動中,有了一定的閱讀量,相信隨著活動的開展,學生的閱讀量會穩(wěn)步上升。
三、持續(xù)默讀活動的收獲與反思
1. 收獲。
(1) 學生有了閱讀時間。因為課堂上提供給學生進行閱讀,所以學生確實有了一定的閱讀時間,不管時間長短,他們多多少少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英文閱讀。只要堅持下去,學生們的閱讀量會越來越大。
(2) 集體閱讀環(huán)境的影響力。在教師閱讀示范下,以及集體閱讀氛圍的帶動下,學生們能夠進行閱讀。有一位上課幾乎不聽課的學生,在課堂前五分鐘持續(xù)默讀時間中,也在拿出《小屁孩日記》很認真地讀,雖然他看的是中英對照版本,但對他來說,比上課發(fā)呆、睡覺強多了。
(3) 書籍流動?;顒舆M行一段時間后,學生之間開始出現(xiàn)自發(fā)的書籍借閱情況,有的學生買了一套分級讀物,就會借給其他同學看,這是很好的資源共享。
(4) 教師帶動學生分享交流。持續(xù)默讀活動中,前三天都是由我在班級進行分享,之后的過程中,我也會不定時跟學生分享我的閱讀感受。學生很喜歡老師和他們分享,聽得很認真。在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分享自己的書籍內容和讀書感受,這讓我深深體會到持續(xù)默讀中,教師陪同閱讀、示范分享的重要作用。
2. 反思。
(1) 閱讀材料指導不細致。最開始在書籍的選擇上,教師指導得不細致,只是給學生和家長發(fā)了推薦書單, 讓家長帶領學生去書店選書,導致一半學生選擇的書籍難度較大。后來老師們每天督促部分學生把書籍換成分級讀物,再加上買分級讀物的同學借給其他同學閱讀,老師也把典范英語借給學生閱讀,情況才有了一些好轉。
(2) 分享交流活動較少。分享交流活動主要是課堂的分享交流和讀書節(jié)活動,交流讀書體會的時間比較短。因此我們在寒假作業(yè)中布置了一項制作讀書視頻的任務,讓學生用英文介紹自己本學期持續(xù)默讀活動中所讀書籍或是假期新讀的書籍,并制作成視頻。
(3) 持續(xù)默讀實施時間較短。Krashen(2004)稱持續(xù)默讀活動進行時間越長,其對讀者語言能力與閱讀能力的促進效果愈顯著,默讀活動持續(xù)時間一般以一年以上為宜。我們的持續(xù)默讀只進行了一個學期,雖然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效果并不顯著。但開展課外閱讀毋庸置疑,而且持續(xù)默讀又收到了一定成效,因此之后的課程中會繼續(xù)開展持續(xù)默讀活動。
參考文獻:
[1]McCracken R A. Initiating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J]. Journal of Reading, 1971,14(8):521-524.
[2]Krashen S D. 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M]. 2nd ed. CA: Libraries Unlimited,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