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情境教育項目實驗中,我和我團隊的老師們通過閱讀、交流、培訓,內化情境教育理念。同時,我們不斷探索,落實理念,整合資源,結合地域特點、季節(jié)特點和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舉辦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讓兒童在廣闊的空間里、充分的活動中,得到綜合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團結協作的能力。三年的實踐告訴我們未來的教育必須注重綜合性這一特征。這就需要我們——打破學科隔膜,實現各學科教學融合,改變目前學校教育的局限性;拓展教育空間,實現校內外資源共享,讓兒童在更廣闊的天地學習成長;轉變教育理念,注重團隊協作,引領兒童走向仁愛,走向善良,走向智慧。
【關鍵詞】主題性;情境活動;兒童;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3-0044-02
【本文著錄格式】曹林.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課外語文,2021,20(03):44-45.
2016年12月,一個溫暖的冬日,情境教育項目引入蘭州,自此情境教育的理念豐潤著金城教育,浸潤著實驗校的師生們,也滋潤著我的心田。三年多的時間里,我和我團隊的老師們在閱讀、交流、培訓中沉淀自我、啟迪智慧;我們投身于情境教育的實踐,立足課堂,以情境教學為指導,讓學生在優(yōu)化的環(huán)境中開發(fā)智慧,提升素養(yǎng);我們落實理念,整合資源,舉辦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讓兒童在廣闊的空間里,充分的活動中,得到綜合鍛煉。這一切都是為了兒童快樂高效地學習!
一、學習積淀 內化理念
1989年,李吉林老師為了克服學科間沒有融合的弊端,提出了“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的教學主張及相關課程。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精要》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在我市教育局組織的各級各類培訓研討中,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的概念越發(fā)清晰,特別是我校邀請通師二附施建平校長與老師們就“情境教育”進行了座談,短短一個小時的座談,使我們對情境主題性大單元活動的認識更加深刻具體。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作為一門課程,主張學校各學科在同一主題的統領下,以德育為主導,語文學科為龍頭,各學科協同,讓教育圍繞主題形成合力,將各學科融通整合,更好地對學生內心世界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年的積極探索,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受到師生和家長的熱情歡迎和一致好評,也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
二、有情有境 育人育心
2017年5月,結合學校實際,圍繞“母親節(jié)”這一特殊節(jié)日,我?guī)ьI13個實驗班的師生們開展了“母愛·童真·感恩媽媽——我們的母親節(jié)”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活動時間大約為兩個星期。5月3日至9日,我們在各自實驗班教授了以“母愛”為主題的情境閱讀課,并組織學生完成由閱讀課延伸出來的情境綜合性實踐課。5月10日—15日各班精選成果面向師生、家長進行匯報。
匯報當天,孩子們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母親的愛,整個下午我們都被活動現場濃濃的愛意包裹著、感動著。一個個溫暖的親情故事、一首首動人心弦的小詩、一曲曲平和親切的歌曲、一封封真情感人的書信,無不表達著孩子們對母親的愛。本次以“母愛”為主題的情境教育活動已經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家長和每一位老師。這是一次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更是一堂生動的情感教育課。也使我們更加堅定:教育的本質是兒童,一切活動都要以兒童為出發(fā)點;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切要以愛為出發(fā)點;做教育要有一顆執(zhí)著的心,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獲得積淀和成功。
2017年10月,結合季節(jié)變化和地域特點,我?guī)ьI13個實驗班的師生們又開展了“金城十月話美食”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我們讓學生利用“十一”假期在家動手制作美食,并鼓勵他們在班級群里發(fā)圖。10月9日—13日,我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了解蘭州的美食文化,搜集資料,開展交流分享活動。
19日,“金城十月話美食”活動終于拉開序幕。孩子們把廚房搬到了操場,進行金城美食制作實踐。孩子們在校園里參與美食制作的全過程,吃到了自己制作的美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每個班級給自己的廚房起了一個很有特色的名字,比如:最美“東餃”館、博雅小廚、甜蜜蜜美食屋等。每個廚房里還設有美食小當家、安全管理員、環(huán)保衛(wèi)士、宣傳大使等職務。有些班級還準備了精彩的才藝展示。孩子們一邊制作美食,一邊品嘗美食。遍布操場的小“吃貨”們品嘗著各班不同品種的美食。留守在自己班廚房的孩子們在家長的關注中操作,在叮囑中體驗,各小組成員分工明確,爸媽孩子齊動手,你裝盤我加料,你吆喝我招呼,為大家奉上美味佳肴。牛奶醪糟、烤羊肉、甜胚子、羊雜、貓耳朵、油果子、暖鍋、麻辣土豆片……當凝結著孩子們汗水和智慧的菜肴呈現在大家的眼前時,親情、友情、幸福感、自豪感頓時在師生、家長的心中油然而生。在活動中,孩子們體驗生活、享受生活,提高了實踐能力。在分享中,孩子們品味美食,了解文化,感受了快樂?;顒雍?,孩子們寫下的表達真情實感的習作,那份溫暖與快樂至今還流淌于師生們心間。
后來我?guī)е鴮嶒灠嗟膸熒妥约喊嗟膶W生還開展了許多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如“做花燈 猜燈謎”“杏樹,有你春天才美麗”“不一樣的端午節(jié)”等活動。每一次活動都是“課堂小情境,生活大情境”的有效嘗試,也是愛的教育,更是心靈的凈化之旅,它已融入我校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
三、學有所獲? 行有所思
我深知我們做的是教育,我們的研究對象是兒童,我們想要給孩子一個真實的情境,給他們帶來審美愉悅;我們想要給孩子寬闊的思維空間,與他們真情交融,讓他們在充分的實踐、體驗、參與中高效學習、快樂成長。三年來,對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的探索和實踐,讓我受益匪淺。
(一)打破學科隔膜,實現各學科教學融合
葉圣陶先生認為,分科教學的產生是為了教授的便利,學校教育運用分科教學是由于不得已,而學習應該是綜合性的。三年的實踐告訴我們,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打破了學科隔膜,實現了各學科教學融合,使得各學科之間的融通和綜合將知識的系統性、活動的操作性、審美的愉悅性融為一體,有效克服了分科教學“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端。
例如母親節(jié)活動,給媽媽畫一幅畫,做一張賀卡,這是美學的范疇;唱一首歌,跳一支舞,這是音樂老師所擅長的;記錄媽媽的一天生活,數學老師指導孩子如何利用數據、圖表來記錄,給了孩子們很大的震撼;指導孩子寫信寫詩,自然是語文老師的專利。在各科教師的協同合作中,孩子們學習著,收獲著,感受著節(jié)日里暖暖的愛。每一次情境課堂的構建,情境活動的有效開展,都涉及語、數、英、綜合等各個學科,學科間的融合,更能促使孩子快樂高效地學習。
(二)拓展教育空間,實現校內外資源共享
情境教育的理念,特別是李吉林老師對優(yōu)化情境的闡述,使我們認識到,要使整個校園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都成為一個情境課程的大課堂,在快樂、熱烈、美好的情境中,讓孩子體驗、參與并充分活動起來,從而體現兒童的主體性。
每一次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我們都將學生帶進更廣闊的教育天地。我們將繼續(xù)拓展教育空間 實現校內外資源共享。帶著孩子在美麗的校園、美麗的家鄉(xiāng)、走近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片草……利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優(yōu)化情境,做到環(huán)境育人。
(三)轉變教育理念,團隊協作共成長
一路探索實踐,我們也曾有過委屈和迷茫,但李吉林老師身上那一股使不完的勁兒、那一腔道不盡的情時刻感染著我們。教育理念的轉變和對兒童新的認知,是情境教育帶給我們的,也是團隊教師不斷學習、團結協作、積極實踐、引領帶動的結果。每一次主題性大單元情境活動,幸福的不僅是孩子們,我們置身其中,同樣深受感動。我們做的是兒童的事業(yè),我們是那個引領著孩子,走向仁愛、走向善良、走向智慧的人,所以我們所做的教育工作也應該是激蕩心靈的工作。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痹谶@樣有情有境的活動中,我們不僅在育人,更是在育心。我們行走在“情境教育”之路上,行走在生生不息的黃河文明里,也將懷著熱愛之情繼續(xù)探索和實踐!為了兒童快樂高效地學習!為了團隊教師幸福專業(yè)地成長!更為了蘭州教育的美好未來!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
[2]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美的彼岸[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曹林,女,1981年生,甘肅隴南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情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