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摘 要:在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校教育教學呈現(xiàn)出蓬勃的發(fā)展趨勢,素質教育備受關注,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學校應強化宏觀統(tǒng)籌,在全校興起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之風,在德育課堂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為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道德水平;綜合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21;G44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2-0143-02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與素質教育備受關注的當下,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國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較慢,因而對兩者的整合也正處于起步階段,在具體的整合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這些問題已經(jīng)成為阻礙學校教育改革、完善、發(fā)展的不利因素。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兩者的有效整合是其聯(lián)系的必然結果,并且這一整合有利于貫徹新課改思想,將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引入到學校教育教學之中,對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由此可見,研究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一、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天然聯(lián)系
眾所周知,德育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教育,以此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加以引導,促使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與高尚的道德品質。實際上,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意識教育、集體主義意識教育、社會公德意識教育等內容。思想道德教育是引導學生審視自我行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讓學生認識自我的重要渠道,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他人,認識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樹立起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其高度強調疏導、引導學生的心理,緩解學生的心理困境和難題,確保學生的心理長期健康,建構起完善的、以健康為指導標準的心理機制。站在教學內容的角度看,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兩者的區(qū)別非常明顯,但是,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囊括了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養(yǎng)成。易言之,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存在著某種天然的聯(lián)系,兩者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相互作用于學校教育之中。因此,為了確保學校教育的高質量開展與不斷完善,就必須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整合起來,將兩者的聯(lián)系盡可能地展現(xiàn)出來,充分發(fā)揮出兩者的強大優(yōu)勢,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確保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有所提升。
二、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重大意義
毋庸諱言,在開展學校教育工作時,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對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學生的學習成長和發(fā)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更為清晰準確地認識學生
在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在一起,能夠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增進教育工作者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這對于他們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思想、精神與情感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教育工作者能夠據(jù)此制訂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計劃,并以此推動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快樂成長。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身心正處于發(fā)育階段,心智較不成熟。因此,在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大背景之下,教師必須深入分析學生的行為舉止,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成熟的行為,合理地進行判斷與選擇,積極地開展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來解決這一問題,有力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如上所述,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著一種天然的聯(lián)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直以來,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孤立地開展,這是因為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秉持講解說教的模式,以此種方式開展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難免顯得單一化,無法充分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認識到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后,在將兩者有效整合在一起時,教育工作者不僅可以借助德育的方法充實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而且還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情緒宣泄法、轉移注意力法等開展德育工作。這既豐富了兩種教育的教育方式,還增強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策略審視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有著非常大的現(xiàn)實價值,但如何將其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卻還存在諸多疑問,亟待研究和解決。從整體看,可以通過融合性教學、理論結合實際、家校合作等方式加以實現(xiàn)。
1.引入融合性教學
一直以來,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廣泛采用,此種教學方式在一定時代下可能適用,但在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此種教學方式已不再適合時代發(fā)展要求。長此以往,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會變得越來越弱,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并且學生的思維也會被禁錮,學習壓力大大增加,其好奇心備受打擊,更有甚者還會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為了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引入新型的教學方式——融合性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融合起來,如此不僅能夠提高德育的教學效率,還能夠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教育工作者可以以個體為核心,在教學中增加互動問題。同時,也可以從德育出發(fā),將心理健康內容引入到其中,運用恰當?shù)膶W習方法確保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
2.理論結合實際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需要實實在在地付諸行動。因而,在對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整合時,必須要將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充分地發(fā)揮出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無可辯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非常多,既包括課堂教學,也包括德育和生活中的一些其他教育。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應拓展視野、放遠目光,不僅要在課堂上有效地整合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還必須從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學會從實踐中尋找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素材,讓學生能夠有更多更深的感悟和體會,保障學生在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同時還具備健康的心理。另外,實踐活動在兩者的整合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帶領學生參與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鍛煉自己,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繼而推動自我發(fā)展。
3.注重家校合作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場所,相比于學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有著更大的優(yōu)勢,利用血緣紐帶關系下的親情開展教育的效果更佳。一般情況下,父母的思想道德觀念和心理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因此,要想更為有效地整合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重視學校教育,還必須關注家庭教育,要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教育工作者要定期地與家長溝通,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上達成共識,使其全方位地覆蓋到家庭和學校之中。不僅如此,教育工作者還可以主動地邀請家長到學校共同教育,發(fā)揮家長的獨特優(yōu)勢,讓家長與學生一起參與教育,增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來自父母、教師、同學的關愛。可以說,家校合作是整合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最為有效的路徑之一。
四、結語
總之,學校教育質量成為了影響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核心因素,學校教育關系著學生的性格、習慣的養(yǎng)成。從實踐看,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已然成為必然趨勢,兩者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實現(xiàn)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漢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評價研究特征描繪——基于1994—2019年相關論文的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19).
[2]王娟.深入貫徹落實“五真”要求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融合[J].青海教育,2020(06).
[3]馬先敏,彭燕珍,黎瓊珠,凌華麗.心晴微課,成長有方向——疫情背景下區(qū)域中小學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