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
摘 要:數學課程是培養(yǎng)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教師可在教學中基于新課標的要求,積極進行教學反思,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從問題入手,做出切實有效的教學調整,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文章分析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究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反思;問題;策略;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1-0082-02
數學課程是培養(yǎng)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開展數學教學活動。而為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教師可基于新課標的要求,積極進行教學反思,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從問題入手,做出切實有效的教學調整。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究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設計模糊
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設計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其在教學中完全按照教材的知識體系依次講解。而教學實踐證明,缺乏教學目標設計的數學教學無法突出教學重點,會出現本末倒置或偏離教學方向的情況,不利于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2.忽視導入設計,教學趣味性低
教學導入是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有效的教學導入設計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部分教師忽略教學導入設計,使得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不利于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有的教師設計的教學導入是復習導入方式,其激趣作用較差,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3.未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教學輔助作用
現在,多媒體教學工具已經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但部分教師對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價值認識不足,認為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操作較復雜,沒有黑板靈活,所以,依舊以黑板展示為主。有的教師雖然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但只是取代了黑板的教學展示功能,而未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工具更多的應用價值,因此,教學的有效性不高。
4.教學方法陳舊
在教學中,部分教師采取以理論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完全控制教學活動,學生被動地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不符合新課標提出的生本教學理念,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1.聯系教材,創(chuàng)建教學目標
在創(chuàng)建教學目標時,教師可在教學前研究分析相關教材內容,然后在此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一般而言,教學目標可分別為基礎知識目標、能力發(fā)展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完成教學目標的創(chuàng)建后,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進行相應教學流程的構建與調整。
例如,在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時,教師可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創(chuàng)建以下的教學目標。(1)基礎知識目標:讓學生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過程,掌握相關的計算方法,并能靈活運用。(2)能力發(fā)展目標:讓學生在計算方法的探索與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體會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培養(yǎng)其總結概括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通過創(chuàng)建三維知識目標,教師可在課前實現對教學的有效整理,這有利于提升數學教學效率。
2.研究教學內容,重視教學導入設計
教學導入是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有效的教學導入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導入。常用的教學導入方法有故事導入法、提問導入法、復習導入法、情境導入法、多媒體導入法等,這些教學導入方法在不同的課程中能取得不同的教學效果,教師可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進行選擇,以最大程度發(fā)揮教學導入的激趣作用。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為保證教學的有序開展,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篩選教學導入方法。由于本課的教學內容較抽象,因此,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導入方式,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圖像,再結合實物展示,讓學生初步了解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關系。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之后,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出后續(xù)的教學內容,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3.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提高展示效果
在教學中,教師可充分發(fā)揮教學工具的積極作用,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目前,多媒體教學工具已經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教學輔助作用,教師可積極挖掘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教學輔助功能,探究其多方面的應用領域。而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教學輔助功能之一即有效的教學展示功能,為有效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這一教學輔助作用,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嘗試尋找最佳的展示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外,多媒體教學工具與互聯網連接的特性也可給教師提供豐富的互聯網教學資源,教師可在備課環(huán)節(jié)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互聯網檢索相關教學資源,并進行有效篩選,不斷豐富、充實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學“認識三角形”時,為讓學生掌握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動態(tài)展示三角形的圖像,從而讓學生明確三角形的定義,正確區(qū)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教師通過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展示功能,可以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教學內容,這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教學模式是教學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深入分析當前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積極調整。教學實踐證明,以理論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缺陷,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理論講授法相比,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契合素質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教學要求。
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時,教師可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量角器的特點,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正確讀寫角的度數,并在探索量角方法的過程中感受量角的意義。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結合學生興趣,設計實踐活動
活動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其充分利用青少年學生愛玩的特點而將教學內容融入到“玩”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可實現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目的。而為了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可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進行分析,明確各種教學活動的開展條件及適應狀況,不斷提高趣味化教學活動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條形統(tǒng)計圖”時,教師可在教學中結合條形統(tǒng)計圖的應用,給學生設置一個任務,即讓學生利用條形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班級學生的姓氏,看一看哪個姓氏的學生較多,哪個姓氏的學生較少。學生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后,可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了解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會認讀條形統(tǒng)計圖,會用條形統(tǒng)計圖表示數據、分析數據并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條形統(tǒng)計圖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價值和優(yōu)勢。
綜上所述,目前,數學教學存在教學目標設計模糊、忽視教學導入設計、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教學輔助作用不突出、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教師可在教學中積極進行教學反思,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從問題入手,做出切實有效的教學調整,通過積極創(chuàng)建教學目標、重視教學導入設計、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工具作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設計實踐活動等優(yōu)化數學教學活動,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伯軍.興趣驅動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8(03).
[2]劉富英.小學數學課堂探究性教學指導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9).
[3]王治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J].江西教育,2019(36).
[4]王小柯.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方法研究[J].山西教育,2019(12).
[5]鐘章群.優(yōu)化教學方法展現數學魅力芻論[J].成才之路,2017(25).
[6]張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之滲透概述[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1).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Ma Jie
( Chongxin No.1 Primary School,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Pingliang 744200, China)
Abstract: Mathematics course is the basic course to cultivate citizens' quality.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eachers can actively reflect on teaching, find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then start from the problems, make effective teaching adjustment,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of mathematic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lection; problems; strategies; core 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