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梅
【摘要】數(shù)學知識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數(shù)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特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畏難或者排斥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對數(shù)學學科失去學習興趣,最終成了能力較弱、成績不好的“學困生”。尤其是在小學,學困生群體更是對班級整體學習效果產生著重要影響。本文從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出發(fā),針對數(shù)學學困生的特點展開討論,希望對廣大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學困生轉化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 數(shù)學? 學困生? 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5-0154-02
隨著學生學科學段的提高以及學習內容的不斷加深,小學生在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方面出現(xiàn)了明顯的兩極分化,一部分是基礎比較好,成績比較高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會對數(shù)學學習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和信心,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也會主動進行思考,敢于接受問題的挑戰(zhàn);另一部分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比較差,有的學生不僅不愿意學習數(shù)學,甚至害怕學習數(shù)學,即便是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也由于自己害怕的心理也不會解答,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的成績就會不斷下滑,成為學困生。
一、造成數(shù)學學困生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學生原因
一方面,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最好動的年齡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所有事物都充滿著好奇,也極易被外界的各種因素所影響,這就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均是導致學生學習困難、不愿參與學習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學生的學習相對被動、消極,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力,導致學生的學習水平受到影響,這些都是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
(二)家庭原因
數(shù)學學困生問題的出現(xiàn),與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以小學中高段為例,這兩個時期正是學生積累知識、打好數(shù)學基礎的關鍵時期,但由于學生家長的工作繁忙,抽不出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子女的學習,把子女的學習全部推給教師、推給學校,對子女在學校當中的學習情況絲毫不了解,這勢必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家長的文化水平程度較低,缺乏正確的教育子女的觀念和能力,也沒有給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子女一旦遇到學習上的問題家長也幫不上忙,必然導致學生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同時,部分學生家長由于各種原因不得不去往外地打工,將子女交給祖輩進行撫養(yǎng),這部分學生自然就成為了“留守兒童”,這也是學生成為學困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教學原因
課堂教學模式的不合理也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一定影響。在學校教育中,由于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只適用于大部分學生,不能滿足所有學習需求的學生進行學習,在教學時對知識難度的講解和教學進度也是根據(jù)大部分學生的情況進行安排,這樣的做法會忽略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導致這部分學生的學習難度不斷增強,學習積極性也不斷受到打擊。
二、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一)豐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動力
學生如果長期處于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中進行學習,久而久之必然會影響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正是由于課堂的枯燥乏味,使得部分學生產生學習困難,成為所謂的學困生。也正是因為如此,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逐漸成為了影響學困生轉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意識到這一點,并且落實到行動上,轉變陳舊的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豐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樂趣,從而更有興趣、更有動力去學習數(shù)學,借此加速學困生的轉化,幫助學困生走出去教學困境。
例如,在進行“多邊形的面積”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在對這部分知識展開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以教材內容為根本,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由于“多邊形的面積”這部分知識所涉及多邊形知識,為了使學生更直觀地進行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功能優(yōu)勢展開這部分知識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強烈的感官刺激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根據(jù)知識內容給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問學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如何進行推導的?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如此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還能夠幫助學困生向優(yōu)等生進行學習,進而使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升。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展開農村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僅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也更有助于學困生進行知識的學習,為學困生的轉化奠定基礎。
(二)注重師生互動,提高轉化效率
為了更好地完成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與學生展開互動,通過互動來了解學生的學習弱點,并及時對學生的教學進行調整,以此來更好地幫助學困生擺脫學習困境。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就要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一方面能夠通過互動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向教師提出自己在學習知識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疑惑,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教學進行調整,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跟上教學進度,這對完成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扇形統(tǒng)計圖”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課堂互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當教師對這部分知識點講解結束之后,為了更明確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可以通過給學生提問的形式進行互動。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我們到現(xiàn)在為止都學習過幾種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每一種統(tǒng)計圖之間有什么不同之處?老師給學生提供一些數(shù)據(jù),學生能不能選擇最合適的統(tǒng)計圖進行繪制等等問題。教師在學生回答完畢之后,就能對學生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習掌握程度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對表述不清的學生進行有效指導,直到學生完全掌握這部分知識。通過與學生之間展開有效互動,能夠幫助教師更深層次了解學生具體學習困難的原因,再針對學生的問題展開教學方式的調整,加強對學困生的指導,幫助學困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此順利地幫助學困生完成轉化。
(三)組織學習小組,促進合作學習
影響學生學習困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正確。雖然很多學困生學不好數(shù)學知識,但是他們并不是從心底排斥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即便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也沒有達到令自己滿意的效果。原因其實就是學生沒有掌握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困生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越來越輕松,也能使學習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組建學習小組的方式,讓學困生在學習小組中通過與其他同學一起展開學習活動,來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組建的過程中,要注意組建的方式要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教師要針對班級中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合理地為學困生組建學習小組。學習小組一般以4名學生為宜,每一小組中包含一名學困生和一名優(yōu)等生以及兩名中等生,使學困生能夠在優(yōu)等生和中等生的幫助和影響下展開知識的學習,學習他們的答題方式、思維方式、理解方式等學習方法并加以運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使學困生快速找到符合自己學習的方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變化以及每個小組之間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以及學情定時或者不定時進行調整,以此來保證每一小組都處于平衡的狀態(tài),從而實現(xiàn)學困生的轉化。
(四)注重家校合作,形成家校合力
在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方面,家庭因素也是一項不容忽視的方面。尤其是對于一些家長來說,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所以能給學生提供的幫助也十分有限。并且面對生活的種種壓力,一些家長不得不為了生計而奔波,不是常年在外地打工就是加班,根本沒有時間兼顧孩子的學習。學困生本身自制力就差,加上沒有家長的監(jiān)督,自然在學習發(fā)面就會更加松懈。所以在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從家長方面出發(fā),發(fā)揮學生家長的積極作用。
例如,教師可以經常通過家長會、家訪的方式了解一些學困生的真實家庭情況,并根據(jù)學生家庭的實際情況給學生以及學生家長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建議。如對一些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學困生,教師就可以通過家訪的形式鼓勵學生的其他監(jiān)護人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及時監(jiān)督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并讓他們在學生的作業(yè)上簽名。對于學生的家長,教師也可以通過鼓勵家長利用視頻通話的方式來監(jiān)督學困生的學習,同時為學生加油打氣,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發(fā)揮家長鼓勵的積極作用。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困生轉化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從多個方面出發(fā)對學困生進行針對性的幫助。小學數(shù)學教師更要關注學困生這一群體,并在對其進行轉化的過程中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個性特點,立足于實際設計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以便幫助學困生走出教學困境,提升學習成效。在進行具體操作時,教師也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點對學生展開引導,使學困生不斷內化知識、強化能力,并在長期的堅持與努力下取得有效的進步,最終幫助學困生收獲成功的體驗,實現(xiàn)農村學困生的切實轉化。
參考文獻:
[1]薛維孝,王廣琦.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的探究[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21(26).
[2]董國蕊.淺談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現(xiàn)狀、形成原因及轉化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
[3]嚴曉儒,史燕萍.從“困而不學”到“學而不困”——小學數(shù)學學科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