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軍
摘 要:中小學的班主任作為每個班集體的管理以及領導角色,負責對于學生的思想、生活以及學習的指導工作,班主任是各個學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紐帶,也是家長、學校、社會之間的溝通橋梁。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階段中的應用,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且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班主任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以后,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有效地展開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生活中與學習中都會有不同的事情影響到中小學生的情緒,不會控制情緒的學生會長期處于消極狀態(tài),從而使得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漸嚴重。心理健康教育在目前中小學校中的實施變得尤為重要。文章就班主任工作中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中小學課程中得到重視。正確地指導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的是學生以后的良好發(fā)展。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引進關于心理健康的活動,以及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才會把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的工作有效地進行融合與滲透運用,以此來促進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 中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利于中小學生以后的個人發(fā)展
目前教育中的教育理念、教育任務、教育目標都發(fā)生了變化,教師的主要工作不再只是簡單的知識教學,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育也是教師的教學任務與目標。作為班級中的班主任,是與學生交流溝通最多的教師,一定要貫徹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才會對學習和生活有著美好的期許,對各種事情的承受能力也會隨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是極為重要的,班主任應當重視學生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態(tài)。班主任做好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后,會促進學生健康的心理成長,學生也會因此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二)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中小學教師應該一直通過不同的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旨在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保證中小學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生活中與學習中都有能夠激起學生消極情緒的事情,如果班主任可以將積極的心理學運用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也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促進其個人的全面發(fā)展。
三、 現(xiàn)階段中,中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中小學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較形式化
如今我國的教育已經開始重視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大多數(shù)學校的實際教學中,沒有落到實處,學校以及班主任并沒有認真對待,目前只是一種較為形式化的過程。為了應對上層領導的突擊檢查,會偶爾進行一次形式化的心理健康課程,沒有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開設的一些心理咨詢室也沒有真正做到為學生著想和服務,做的心理測試題也沒有對其結果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很多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
(二)班主任缺乏一定的心理學認知
現(xiàn)階段,中小學各個班級的班主任大多都是由語文、數(shù)學或者英語學科的教師擔任,這些教師對自己所教授的學科理論知識掌握得很熟悉,但是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養(yǎng)沒有專業(yè)水準,所以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只是從淺層面上引入?;蛘哂幸恍┌嘀魅谓涍^心理健康公共課的培訓,有初步的認識,再結合自己的經歷對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對專業(yè)心理健康理論知識的缺乏,就會無法合理疏導學生,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一些不好思想及不良情緒沒有辦法解決。并且目前有些班主任在自己的班級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和阻礙,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會顯得力不從心。
四、 在中小學班主任的教學工作中,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用措施
(一)提升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
中小學階段的學習任務繁復,班主任平時會處理很多的事情,自己學科的教學任務,進行班級的團隊活動,班級管理事物等。而班主任長期處于這種瑣碎的工作中,自己也會感到很疲憊,也會有各種不良情緒涌現(xiàn)出來。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自己私下通過學習不同的專業(yè)心理健康知識,以此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專業(yè)素養(yǎng),從知識理論中先自行實踐,得出一些較為有用的方式,這樣才能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進行較為專業(yè)的疏導。班主任與學生每天都在打交道,漸漸地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高于其他教師,或者更加特殊,所以班主任需要不時地根據(jù)當下的心理健康理論,更新以及優(yōu)化自己的心理素質,做好心理調節(jié)。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是可以做到一個示范作用的,并且通過其自身的影響,可以感染學生。班主任的專業(yè)心理素養(yǎng)可以啟迪學生進行自我調節(jié),或者根據(jù)外部條件進行塑造。倘若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不高,學生很難信服,想要讓學生完全靠其自身的力量去調節(jié)消極情緒,并自己做好心理健全,這一切都是很困難的,這樣心理健康教育也沒有辦法達到很好的效果。提升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刻不容緩。
(二)通過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啟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所有事物的求知欲是很高的,對所有未知的一切都是很感興趣的,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潛能。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其實也可以在通過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也會有更好的利用以及提高,并且學習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只有學生自己主動認識并且接受,才能促進其自身的意識發(fā)展,在學習中也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心理健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像知識一樣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在實際中實踐。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不再是孩童,所以在思想上,也是可以獨立思考的人了,比孩童時期的思想更加具體和符合實際,此時的他們對于未知事物有著探索的欲望,所以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不把學習當作是任務來完成,而是應該告知學生把學習轉化為一種較為輕松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