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常林
【摘要】新時代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要求我們體育教學工作者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利用課堂、大課間、校運會等時點,經(jīng)常組織各種比賽,增強學生體質(zhì),促使小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體育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小學體育? “常賽”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4-0162-02
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體育競賽安排得比較少一些?!俺Y悺笔俏覀冃聲r代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俺Y悺毙枰覀兺茝V適合少年兒童特點的體育競賽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體育競賽,通過“常賽”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興趣,提高小學生體育技能,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各種跑、跳、投、技巧等項目,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練習的強度和難度逐步增加,但小學生各器官系統(tǒng)的發(fā)育還不太完善,經(jīng)受不起超負荷的運動刺激,比賽中爭強好勝,對自身安全控制力差,安全問題也需要教師提示和注意,為減少學生由于大強度運動帶來的安全和健康隱患,小學教師組織競賽活動時小心翼翼,賽的頻率和項目較少,但恰恰是“常賽”能夠發(fā)揮小學生運動潛能,更好地把學到的技能加以鞏固,強壯小學生體魄,在競賽中體驗成功和喜悅,感受挫折與失敗,培養(yǎng)小學生堅定的意志品質(zhì),為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基礎。
一、制定計劃? 做好賽前準備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賽前要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體育教研組要制定全年教學工作計劃,根據(jù)小學生年齡特點、學校場地、器材及各項體育運動學生參與程度、時令變化等做出合理安排;體育教師根據(jù)授課年級學生情況制定自己所教年級學生比賽計劃。為落實學校各項比賽活動計劃,一方面取得學校領(lǐng)導、班主任等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用各種形式(廣播、板報等)進行宣傳,讓教師、學生和家長知曉本學年、本學期學校要組織的體育競賽活動,什么時間搞、搞什么活動,需要學生如何準備,準備什么等,是同一年級比,還是分學段比賽,還是全校運動會等等。
二、制定規(guī)則? 做好評價
(1)年級或全校性比賽需制訂比賽規(guī)程 ,體育比賽規(guī)程是比賽的具體方案和組織領(lǐng)導者與參賽者共同遵循的比賽依據(jù)。比賽規(guī)程的內(nèi)容可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包括比賽名稱,分組方法、人數(shù),比賽采用的規(guī)則、計分、獎勵辦法等,特殊規(guī)定及注意事項,比賽日期及地點等。(2)班級內(nèi)課堂比賽由體育教師講述比賽規(guī)則,提前讓學生做好比賽準備,注意安全,小學生活潑好動,比賽時一定要遵守規(guī)則,避免不必要傷害情況發(fā)生。(3)課后大課間活動組織比賽要及時與班主任做好通,提前告知學生比賽項目,使學生熟悉比賽要求,遵守規(guī)則,提示比賽前要將準備活動做充分,注意選擇參與度高的小學生喜歡的項目,如拔河、跳繩等。(4)賽后做好評價總結(jié),在比賽結(jié)束,評出名次,判出勝負后,應及時公布比賽結(jié)果,獎勵或表揚優(yōu)勝,鼓勵其他參與者,不以成敗論英雄,表揚比賽中出現(xiàn)的高尚體育道德作風,使學生充分體驗運動的樂趣,讓學生講述自己在體育競賽中的感受,互相進行點評,通過交流取長補短,互相鼓勵,在下次比賽時共同提高成績或名次。
三、充分利用課堂、大課間、校運會等時點常賽
(一)根據(jù)小學生身心發(fā)育特點,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開展課堂競賽活動
小學體育課上的競賽活動,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選擇一些適合小學生年齡段的比賽內(nèi)容,在課堂的準備、基本部分進行比賽,形式靈活多樣,時間長短適宜,競賽的形式靈活多樣。
體育教師需要提前備好課,備比賽項目,備學生分組,備場地器材,備賽中安全隱患,賽后做好整理與放松活動,讓學生激動的心逐漸平復下來,賽得起停得下,做到意猶未盡。
小學體育教材中跑、跳、投項目,可以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例如結(jié)合“跑”,開展往返跑、接力跑賽,接力跑賽時鼓勵學生之間多交流,增強默契感,這樣有利于學生相互配合,發(fā)揮每個人參與比賽的積極性;結(jié)合“投”開展看誰投得遠、投遠擲準比賽,在投遠、擲準比賽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調(diào)整比賽難易程度,鞏固提高投擲技術(shù),體驗投擲帶來的快樂和成功感,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比賽觀念,正確看待比賽的輸贏,能夠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激發(fā)學生敢于拼搏、奔向更高目標的精神;結(jié)合“跳”開展立定跳遠、蹲踞式跳遠、跳繩、跳高比賽,一方面做好準備活動,另一方面教育學生注意安全,學生的好勝心強,比賽時在沙坑一側(cè)放上明顯標志,跳完就大概知道跳遠成績,通過競賽,激發(fā)學生敢于競爭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運動時的規(guī)則意識;小學體育教材中有各種球類項目,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進行乒乓球、排球、足球比賽,拍球比多、投籃比準、傳球接力等,其中乒乓球運動在我國普及率高,小學生通過乒乓球比賽在實戰(zhàn)中熟練運用正手快攻、正手削球、搓等,熟悉乒乓球比賽規(guī)則,養(yǎng)成尊重事實,服從裁判的良好體育道德風尚,另選擇一些小學生輪流擔任裁判、撿球、器材搬運工作等,提高他們的責任感、存在感和參與率。
小學體育教材中有許多游戲內(nèi)容,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 ,體育教師要善于利用豐富多彩游戲活動開展比賽,通過游戲比賽,在歡樂中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技能,小學游戲如趕豬接力、兔跳接力、捉尾巴、喂鴨子、拔河比賽、沖過火力網(wǎng)、改換追擊目標等,游戲比賽和跑、跳、投運動是對應的,是變相的愉悅的跑、跳、投運動,是鍛煉學生大腦,提高學生智力的比賽,是學生喜聞樂見、玩中樂、樂中玩的比賽,也是學生參與度最高的比賽。在體育游戲比賽教學中,體育教師注意結(jié)合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和班級學生的人數(shù)狀況,學生的學習能力、身體素質(zhì)、個性特點等情況進行搭配分組,各組之間實力大致旗鼓相當,游戲比賽時公平競爭,增強各個小組競爭的信心與勇氣,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避免出現(xiàn)實力相差懸殊,比賽成績一邊倒情況,讓體育運動能力相對較弱小組失去游戲比賽興趣,另外對一些身體有特殊情況不適合激烈運動的學生,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如當裁判、指揮、計數(shù)、傳遞器材等,做到人人參與比賽。
(二)利用大課間課外活動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比賽
首先,體育教師要將運動場地做到合理安排,每個班級在哪里活動,每個項目場地在哪里,考慮每個比賽項目之間的安全距離,其次,比賽項目的安排,可以是班級內(nèi)比賽,也可以班與班比賽,年級間的比賽,項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拔河、踢毽子、跳繩,參與率、普及率都比較高的比賽。最后,要把大課間比賽計劃提前發(fā)放給班主任老師或每班大課堂活動負責老師,由他們傳達給學生,提前做好比賽準備。大課間課外活動比賽計劃做到項目大眾化,人人都有項目,這些項目人人愿意參加。大課間比賽開始后,體育教師要全盤掌控場上比賽情況,比賽的時間,場次的輪換,意外傷害事故的預防,突發(fā)事件的處置等等,做到胸中有數(shù),安排得當。通過大課間活動比賽,不僅鍛煉學生的身體,提高他們各自的運動技能,而且通過競賽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jié)意識,感受團結(jié)的力量,使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體會挫折與失敗,敢于面對失敗,面對失敗不氣餒,培養(yǎng)小學生堅定意志品質(zhì)和健全人格。
(三)利用學校運動會開展好體育比賽活動
校運動會涉及全校師生,一般春秋兩季各開一次校運會,運動會比賽代表了一個學校學生體育運動的最高水平,是對我們體育教師和學生體育成績的一次檢驗,也通過校運會選拔參加更高層次比賽的運動選手。每個學生和班級都十分重視,除一些田賽徑賽項目外,學校應根據(jù)小學生活潑好動、善于表現(xiàn)、頭腦靈活、有一股不服輸?shù)木竦奶攸c,確定好合適的競賽形式和內(nèi)容,增加趣味性運動比賽項目,展示運動技巧的項目,有展示集體協(xié)作配合的項目,有展示個人體育水平的項目,有對抗性項目等,做到參與人員廣泛,克服場上運動員比賽表演,場外大多數(shù)學生作為觀眾和啦啦隊情形。
習慣中每個項目學生前三名獲獎,學??筛鶕?jù)實際情況多設些獎勵人數(shù),提高學生個人參與興趣,年級或班級除設立團體冠軍、亞軍外設一些文明班級獎狀等,提高班級參與度。讓每個學生參賽有成就感,班級有榮譽感,讓每個學生提起校運會有幸福感。
學校因地制宜安排一些趣味性比賽,安排一些教師參加的項目,師生參與人數(shù)多,讓全體師生既有緊張的比賽又有活躍氣氛的趣味性比賽,讓每次比賽成為難忘的回憶和對下次參賽的美好期盼。在我們小學體育工作者的精心組織下讓校運會賽出小學生每個人的笑臉,讓“常賽”常駐每個學生心間,賽出風格,賽出水平。
學生獲獎后獎狀、獎品及時發(fā)放,比賽時學生對裁判提出的疑問要及時解答,對比賽中涌現(xiàn)的好人好事要及時表揚,全場比賽結(jié)束要及時總結(jié),肯定成績,指出努力方向,鼓勵下次運動會取得更好成績。
四、落實“常賽”教學? 培養(yǎng)學生良好體育品德
通過“常賽”,使小學生在少年時期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能,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各種形式的競賽提高學生的技能運用的能力,強壯他們的體魄,激發(fā)他們的運動潛能,在體育運動競賽中遵守各項規(guī)則,奮勇爭先,掌控自己面對成功與失敗的情緒,感受學生之間團結(jié)的氛圍,集體合作的力量。培養(yǎng)堅定的意志品質(zhì),逐漸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和品質(zhì),長大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不斷學習,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常賽”教學模式,利用課堂、大課間、校運會等時間組織小學生參加適合他們身心特點的各種豐富多彩的體育比賽,通過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提高小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zhì),提高小學生的運動技能,健康愉悅學生身心,展現(xiàn)出良好運動風格,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良好體育品德。
參考文獻:
[1]耿培新.《體育與健康義務教育體育教師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
[2]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