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力
【摘要】我國教育事業(yè)當前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在這一背景下人們對中職音樂教學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過去的中職音樂教學中,部分教師缺少對學生審美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難以深入對音樂的內涵進行理解,因此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把握缺乏深度。新時期中職音樂教學的開展,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對此,本文著重對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開展方法進行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中職音樂教學? 審美教育? 重要性?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3-0181-02
音樂是表現(xiàn)藝術的一種主要形式,具有展現(xiàn)美、傳遞美的效果。音樂教學的開展,可以對學生的審美意識進行有效調動,從而合理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美的創(chuàng)造。音樂審美主要通過音樂旋律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因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展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
一、中職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中職學校的學生一般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將精力放在學生成績提升上,因此音樂學科在中職教育中的受重視程度偏低,導致現(xiàn)階段開展的中職音樂教學存在許多亟需改正的問題。總的來說,許多中職學生并沒有具備音樂審美能力,這是因為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許多中職學生從來沒有接受過音樂專業(yè)培訓,對音樂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想要養(yǎng)成音樂審美能力有很大的難度,這也是制約當前中職音樂審美教學開展的一大要素。
由于中職學生精力有限,他們通常會將多數(shù)精力放在學習和生活上,因此容易忽略自身音樂審美意識、能力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許多中職學生將課堂當成了學習理論知識的場所,只重視自身音樂成績的提升,不關心教師經常談及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在學生缺乏實踐的情況下也會對自身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造成影響[1]。總的來說,現(xiàn)階段我國中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還停留在歌曲表面,許多學生只是將音樂課堂當成了放松心情的場所,習慣性在課堂上聽一些流行音樂,缺乏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分析的意識。
二、審美教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高學生的文化內涵與修養(yǎng)
當前,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音樂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情感表達能力為目的,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審美教育的開展,引導學生從觀念上轉變對音樂教學的看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審美水平、鑒賞能力提升,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修養(yǎng),便于學生在未來學習中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音樂作品蘊含的情感、感受到音樂作品的魅力,通過開展音樂教學的方式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的眼界越來越開闊,積極發(fā)揮出音樂作品對學生心境的正向促進作用。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完《高山流水》之后,可以給學生講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引導學生將自身情感融入到作品背后的故事中,通過這種方式帶領學生感悟作品背后的情感。
(二)改善中職音樂教學現(xiàn)狀
實現(xiàn)中職音樂教學與審美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改善傳統(tǒng)音樂課堂枯燥的氛圍,使得課堂變得更加靈活、生動,有助于吸引學生的目光,便于更好地將學生帶入良好學習氛圍中,更好地體會作品蘊含的情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對中職音樂教學現(xiàn)狀進行改善。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引導音樂審美教育開展,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帶領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通過營造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的方式,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讓學生在相互溝通、借鑒經驗的過程中,更好地對音樂作品的美進行把控。
三、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教學方法分析
(一)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自身教學觀念
針對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更重視學生成績提升這一現(xiàn)狀,教師應當主動對自身觀念進行轉變,充分認識到音樂課堂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積極探索以音樂審美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教學方法,真正將課堂教學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發(fā)揮出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美。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強化與學生之間的語言、心靈交流,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情境中。在教學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播放一些歌曲,帶領學生一起欣賞音樂,便于學生對后續(xù)學習有一個初步認識。在欣賞結束以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身觀點表達出來,隨后再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2]。在學習結束以后,教師也需要和學生展開溝通,帶領學生一起對音樂的意境進行分析,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音樂的美進行感受,同時還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增強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之所以得不到有效提升,是因為許多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不夠強烈。因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對學生興趣進行激發(fā),細心觀察學生心理變化,以便選擇最恰當?shù)姆绞綄W生音樂審美能力進行培養(yǎng)。比如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他們比較喜歡的流行音樂,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喜好以及教材內容播放一些音樂作品相關的視頻,采取多元化的措施對學生興趣進行調動。尤其是在欣賞我國民族歌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性學習不同地區(qū)的民族方言,讓學生深刻產生對各民族文化的興趣,并在后續(xù)學習中逐漸將這種興趣轉化為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動力。對中職音樂教師來說,應當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積極鼓勵學生吸收更多音樂知識,轉變學生對中職音樂教學的看法,認識到自身審美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三)重視音樂審美教育與生活實際的結合
音樂是一種重要的藝術課程,音樂是一門起源于生活的藝術,因此國內外有許多音樂家都會融入生活尋找靈感、突破靈感,在現(xiàn)實生活的幫助下創(chuàng)作出了一部部著名的作品。對于一名音樂創(chuàng)作者來說,想要創(chuàng)作一首優(yōu)秀的作品,必須保證作品可以與聽眾產生情感共鳴,并且還要讓聽眾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因此在中職音樂審美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生活元素的融入,進一步強化音樂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在各類生活元素的幫助下為學生審美意識與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層堅實的保障。比如在學習有關歌頌祖國的歌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重走長征路”“感悟革命歷程”,并深入對祖國發(fā)展形式進行分析,通過融入紅色文化的方式有效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調動起來,便于在后續(xù)學習中強化學生對音樂的認識,最終實現(xiàn)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3]。
(四)將流行音樂引進課堂
在現(xiàn)實社會中中職學生是與流行音樂接觸最多的群體之一,近年來各大媒體相繼出現(xiàn)了許多音樂選秀節(jié)目,如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在這些節(jié)目中許多參與主體也是學生,他們不僅會他人的音樂,還會自行創(chuàng)作音樂,這些音樂通常是比較受中職學生歡迎的。因此正確引導流行音樂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引導學生正確對流行音樂進行辨別,對提升學生音樂辨別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成功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后,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將得到有效提升,在長時間受流行音樂感染后,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將得到質的提升。對中職音樂教師來說,需要將流行音樂的范疇擴大到全世界,這樣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音樂、文化,還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
(五)開展音樂欣賞教學
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總是能輕易將學生帶入到特定情境中,因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入更多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提升,讓學生在欣賞每一部作品的時候都可以深入其創(chuàng)造背景,站在作品背景的角度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在長期進行作品欣賞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并具備更好的審美標準,確保學生在自主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能夠以更好的標準約束自己,最終創(chuàng)作出更加優(yōu)秀的作品[4]。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設計一個有助于音樂作品欣賞的活動,在不同活動內容的引導下幫助學生對不同作品進行鑒賞和分析。比如學生在欣賞一些國際著名音樂曲目的時候,如“卡農”“歡樂頌”等,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不同音樂的魅力,在欣賞教學時能夠面對同一作品有不同的體會。
四、結語
新時期開展的中職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yǎng),這也是中職音樂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審美教育的開展,重視學生審美意識、情趣與能力的提升,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養(yǎng)成與發(fā)展,為有效提升中職音樂教學成效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也為學生未來健康成長做一個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張玉芬.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分析[J].黃河之聲,2018(23):106.
[2]楚菊.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研究[J].黃河之聲,2020(22):94-95.
[3]彭艷.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分析[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長沙會場)論文集(二)[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2.
[4]余偉.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初探[J].黃河之聲,202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