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毓婧
內(nèi)容摘要:提問閱讀策略是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學會的閱讀策略之一。提問不僅是讀者對于文本理解上感到困惑,更是讀者關(guān)于文本的自主思考。本文基于筆者的教學經(jīng)歷,分析了目前小學中年段提問閱讀策略教學的實施現(xiàn)狀,針對現(xiàn)狀筆者進行了一定的反思,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提問閱讀策略提供一定的思路。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部編本教材 提問閱讀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理念逐步深入,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從接受教學轉(zhuǎn)變?yōu)橐龑W生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究、解答,這對教師閱讀教學能力是一項極大的考驗,也是對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文本、學會閱讀的檢驗。
部編本全新小學語文教材已全面進入課堂,單元目標更清晰準確的同時確立了每個單元的人文主題,最值得注意的是還設立了閱讀策略單元,在閱讀策略單元中會圍繞某一閱讀策略呈現(xiàn)不同的課文,教師在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運用某一閱讀策略。部編本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教材中,第二單元為提問閱讀策略單元,問題意識是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關(guān)鍵,當學生腦中有問題意識,才會樂于去提問,帶著疑問才能提高閱讀效率,強化閱讀效果,使學生對文本有更深層的理解。在第二單元的教學后,針對學生課堂以及課后的提問情況反饋,筆者對于提問閱讀策略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提問閱讀策略教學的實施現(xiàn)狀
學生對于提問并不陌生,在語文教學導入中,教師經(jīng)常會引導學生對于課題進行提問,從而引出文本的學習,這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所接觸到的對于文本的最初的提問,而部編本教材的這一單元將系統(tǒng)性地學習提問閱讀策略。在提問閱讀策略的教學與學習現(xiàn)狀中,學生對于這一閱讀策略的理解和運用還處于表層,因此顯現(xiàn)出一些亟待解決的教學和學習難題。
(一)學生提問熱情不高
初次接觸這一單元課文時,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提問,對學生而言,當不能再局限于對課題的提問后,學生對于文本的提問熱情并不高。課堂教學時,當筆者拋出針對文本提出自己的問題這一要求后,學生自行閱讀文本,全班交流分享時卻極少有學生能夠積極反映自己的問題,少數(shù)能夠舉手發(fā)言的學生也只能提出僅有的一個問題。
是什么導致了學生提問熱情不高,甚至喪失了質(zhì)疑能力呢?越來越多的教輔資料進入了學生的學習中,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前就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參照教輔書籍對課文的字詞句進行了“深入的解剖”,在課堂上看似對課文理解頗深,實際上不僅理解存于表面,且對于課文內(nèi)容也喪失了自主思考提問的興趣。再者,學生對于文本的閱讀不深,加之思考動力不足,學生疲于思考,懶于思考,因此學生的提問熱情自然不高。
(二)難以自主提問
提問閱讀策略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但因為較少訓練的緣故,學生自主提問的能力較弱。譬如在教學本單元第一篇課文《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時,筆者在預習作業(yè)中布置學生讀完課文后寫下你對于課文的一個問題,學生的作業(yè)反饋中大多數(shù)問題來源于課后習題中編者已經(jīng)列出的問題范例,而真正來自于他們腦中真正的疑問并不多,或是還是局限于“課文為什么起這個題目”這個較為熟悉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環(huán)節(jié)往往需要教師做出充分示范,而教師在示范后會固化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難以進行自主的思考,提問過程也會循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因此自主提問也就更難實施。
(三)對提問角度把握不清晰
系統(tǒng)學習提問閱讀策略不僅要動腦筋思考,積極提出問題,還要了解嘗試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學生在這一方面的訓練較少,因此對于提問角度的把握不夠清晰。存在不理解什么是提問角度,不清楚有哪些提問角度,還有提問角度與所提問題不匹配的情況。
歸根結(jié)底,學生對于課文文本的理解不夠深入,導致提問時也處于一知半解狀態(tài),在提問時思考較少,所以提出的問題的所屬角度不夠清晰,譬如在教學課文《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時,要求從課文寫法角度提問,學生因不理解寫法的范圍,導致提出的問題與要求的角度不匹配。因此,在學習提問閱讀策略時,學生不能一味地盲目提問,更要自知所提問題的角度,讓所提的問題更具有意義,能夠幫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課文。
二.提問閱讀策略教學有效實施的反思
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教學和學習提問閱讀策略時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針對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筆者也進行了一些反思。學會提問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體現(xiàn),也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因此引導學生學會提問閱讀策略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那么,為有效實施提問閱讀策略,作為教師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提問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
任何一種學習都需要興趣的支撐,提問當然也需要興趣。教師可采用富有趣味化的手段將有一篇文章呈現(xiàn)給學生,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當閱讀變得有趣,學生才能更深入文章本身。
其次,強化鼓勵機制。學生的提問熱情還來自于他們的自信,很多學生害怕提問的原因在于害怕出錯,害怕自己所提出的問題不符合教師的要求,為了防止出錯干脆不提問。因此,教師的行為也尤為重要。教師不能夠只挑選自己想要聽到的問題而忽視了其他學生的提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的問題沒有高低之分,反而是每個人閱讀后的心得體會與疑惑所在,因此,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大膽提問,積極提問,給予每一個提問以肯定,學生才能夠感受到提問的價值,激發(fā)他們提問的興趣,在不斷的訓練中學生的提問意識自然建立起來了。
(二)適當提示示范,強化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學生在剛剛接觸提問閱讀策略時會存在無從下手的情況,這個時候作為引導者的教師就需要進行示范演示。而示范卻不是代替學生進行提問。在進行課文學習時,筆者常常會給予學生一些提問的示范,但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學生會被教師的思維限制,之后所提的問題都會圍繞教師所給出的示范的角度,甚至不假思索地將老師的問題換一種說法,其內(nèi)涵沒有任何變化。這就喪失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初衷。的確,在小學中年級階段,學生依然需要適當?shù)哪7?,模仿也存在于各個學科,但模仿的最終目的在于創(chuàng)新。
因此,教師只能夠進行適當?shù)氖痉?,不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都應該給予學生大量的時間進行自主思考,引導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適當模仿,并給予學生少量的提示,在模仿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提問的能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
(三)引導學生梳理把握提問角度,加強提問訓練
系統(tǒng)地學習提問閱讀策略還要求學生能夠把握提問角度。就學生課堂上的訓練來看,學生對于提問角度不夠明確,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提問角度的梳理。教師可以將提問角度以專題形式進行訓練,在學習某個提問角度時,首先出示范例,然后讓學生圍繞這個角度進行強化訓練。當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分類后,再將新的一些問題集中,讓學生進行判斷這些問題是從哪個角度進行提問的。通過這些訓練,學生不僅更關(guān)注問題本身,也能從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提問的價值也顯露出來,學生能夠自主判斷哪些問題更具價值,更能夠幫助自己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通過這一單元的教學,筆者意識到不僅教師的提問要規(guī)范嚴謹,學生的提問也處處充滿藝術(shù)。作為教師,應當更好地引導學生敢于質(zhì)疑、學會提問,善于解決問題。提問不是單純地說出寫下一個個問號,而是要在提問中尋求答案,尋求所提問題的答案,也尋求如何更好地實施運用提問閱讀策略的答案。
參考文獻
[1]鄧秋蕊.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閱讀提問策略教學的調(diào)查研究[D].安徽:淮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李玉華.統(tǒng)編本教材閱讀策略單元解讀——以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J].語言文字報,2019,10.
[3]李玉.部編本小學語文閱讀策略教學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