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榮
摘 要:手工制作是小學美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擁有的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思維結合等能力的作用是其他學科所無法代替的。手工制作的過程不但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鍛煉動手能力和展現(xiàn)獨特的思維,也能成為學生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連接的橋梁,幫助學生更好的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學會創(chuàng)造新文化。本文就對小學美術手工泥哨的制作作出淺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 手工泥哨 教學過程
文化建設一直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系統(tǒng)中,文化教學也一直扮演著推動學生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角色。而想要推動文化發(fā)展的速度,則需要從小學教育抓起,尤其在新課改的大力實行下,素質教育成為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增強學生的文化素質能力,則成為小學教師需要考慮的重點之一。在小學中開設美術手工課,不但利于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和動手能力,使學生從小就對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實現(xiàn)培養(yǎng)高尚情操的教學目的,完善學生的人格。
1 將繪畫技法與制作想象力結合起來
一個優(yōu)秀的手工藝品往往是融合了作者大量的想象力和無數的繪畫過程,且經過反復多次的修改才得以制成的。而將這一創(chuàng)作習慣帶到小學美術手工制作課堂中,能夠使學生的基礎美術知識與想象了得到充分的融合,實現(xiàn)能力的鞏固和提高。繪畫技法與想象力兩者是統(tǒng)一的,如果教師片面的強調其中一個,則都會使教學效果變得不理想。如果片面強調學生的想象力,則可能導致學生千奇百怪的想法無法在手工制作中實踐出來;如果片面強調繪畫技法,學生制成的作品則會顯得毫無生機,失去童真。因此教師需要將兩者進行統(tǒng)一,在手工制作開始前先利用繪畫將學生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然后利用手工制作去認證自己的想象,從而賦予作品生機與活力,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教師在以“泥哨”為主題帶領學生進行手工制作時,可以先要求學生在紙上將自己腦海里哨子的形象通過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比如將動物的特征融入到繪畫當中、不同顏色所表達的直觀形象也是不同的等,鼓勵學生開發(fā)想象力,在固有哨子外觀的基礎上適當的進行創(chuàng)新。在繪畫完畢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身所繪畫的哨子形象進行泥哨制作,制作過程中要思考如何將獨特的特征在哨子中更好的進行表現(xiàn),從而實現(xiàn)繪畫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相互結合。
2 將手工制品與不同的展示形式相結合
在手工作品制作過程以及制作完畢后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適當的將不同的展示形式與作品結合起來,開發(fā)學生的不同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通過手工制作的過程來完成各項能力和知識的攝入。首先,可以將手工制作作品與繪畫相結合。繪畫與制作是相輔相成的,在制作完畢后通過繪畫的形式將學生自身想要表達的內容展現(xiàn)在泥哨上,不但能夠激起學生創(chuàng)造的激情,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促進兩者更好的發(fā)展與提高。其次,泥哨與游戲相結合,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展示。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尚且處在發(fā)育階段,活潑好動,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講,游戲的過程就是學習和勞動的體現(xiàn),游戲也是小學教育中重要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可以設置多種游戲形式,如泥哨外觀比賽、泥哨制作速度大賽等,充分實現(xiàn)寓教于樂。
例如,在制作泥哨完畢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說起哨子,第一個想到的動物是什么呀?有的同學回答:是鳥!有的同學回答:是小狗!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制作完成的泥哨上將自身想到的動物形象繪畫出來,增強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繪畫的結果開展以“泥哨色彩”為主題的比賽,每個學習小組推薦兩位同學的作品參賽,其余的同學擔任評委,選出班內色彩最豐富的泥哨作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3 鼓勵學生參與到泥哨評價工作中來
評價作為課堂的結尾部分,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通過反思、闡述等過程來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和閃光點,從而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揚長避短,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美術手工泥哨制作課堂中,教師要做好對學生作品的評價和學生的自評工作,評價標準要體現(xiàn)多樣化和多維性,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制作水平,鼓勵沒位同學都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充分表達自身的意見,讓學生自主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提升學生在動手后的發(fā)現(xiàn)和思考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以“我的泥哨”為主題的評價會,引導每位同學對自身所制作的泥哨進行評價,比如同學A:我的泥哨是以“鳥”為主題而制作的,哨口是鳥的尾巴,鳥的頭部作為泥哨的主體,但是忽略了翅膀的表現(xiàn)。教師還可以按照兩兩分組的形式開展學生互評的活動,如同學B與同學C,同學B:同學C的泥哨主體顏色為藍色,并且?guī)в邪自频男蜗螅虼酥黝}應該是“天空”,但是如果加一點太陽的元素就更完美了!同學C:同學B的泥哨主題為“森林”,植物和動物的元素運用的很好,但是綠色的成分有點少,如果再多一點就更好了!這樣的過程不但能夠使學生發(fā)展自身作品存在的不足,也能充分借鑒其他學生的閃光點,實現(xiàn)相互融合。
4 結語
總之,教師需要給予手工制作充分的重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興趣,幫助學生通過手工制作的過程提高自身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從中收獲快樂。
參考文獻:
[1] 馬愛平.小學美術創(chuàng)意手工制作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243.
[2] 張小平.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途徑[J].內蒙古教育,2019(14):85-86.
[3] 丁丹鳳.小學美術手工制作中折紙教學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0):57.
貴州省凱里市翁項小學 (貴州省凱里市 55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