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業(yè)
摘 要:本文針對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裝配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企業(yè)實習的工作經驗,簡單分析了傳統(tǒng)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介紹實踐探索思路、分析實踐案例,最后分享自己的實踐感想。
關鍵詞:教學法 ? ?自動化 ? ?技工學校
筆者曾經到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實習三個月,通過在自動化控制柜裝配部進行實習,進一步了解了企業(yè)裝配工藝和流程。本文結合筆者企業(yè)實習的工作經驗,簡單分析了傳統(tǒng)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介紹實踐探索的思路,分析實踐案例,最后分享自己的實踐感想。
一、傳統(tǒng)實訓教學問題分析
在技工院校的傳統(tǒng)實訓教學中,由于一些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在授課時會重點講解理論知識,對學生缺乏實操訓練,導致學生所學知識難以滿足企業(yè)崗位需求以及社會發(fā)展需要。
二、實訓課程改革探索
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裝配實訓課主要是將學習任務與企業(yè)生產活動相結合,以企業(yè)安裝控制柜生產模式為基礎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可采取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教學。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教師扮演客戶角色給學生提出任務,各小組明確任務要求后根據(jù)任務需求自行查找和收集信息,了解項目需求、設計方案、實施項目,最后驗收產品,此過程全部由學生完成。通過此種實踐學習,促使學生強化理論知識基礎,并進一步了解企業(yè)作業(yè)模式與標準。課程具體流程如下。
一是了解客戶需要。教師扮演客戶,學生則扮演設計人員和裝配人員??蛻籼岢鲎陨硇枨?,學生以團隊討論的方式分析客戶需求和明確任務,并確定項目。
二是制定項目方案。學生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制定工作方案和完成項目書工作,由組長進行審查,其間教師給予指導。
三是實施項目。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jù)制定的計劃與標準完成項目裝配。
四是展示成果。各小組學生完成裝配和調試任務后,展示各自成果,并進行對比。
五是評價和驗收。根據(jù)每個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作用、參與度、合作情況以及小組完成狀況等,首先展開學生自評和互評,之后教師驗收各小組項目成果,并進行評分。
三、實踐案例
(一)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項目
教師在確定項目時應該具有目的性以及針對性,項目需要涵蓋教學計劃內容、符合學院實訓設備情況,進而保證學生可以順利完成任務,并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在項目的設計與實施等環(huán)節(jié)均完成之后,可以讓學生制作一個完整產品,這樣既可提高學生成就感,又可讓學生深入了解企業(yè)的生產特點。
(二)掌握客戶需要,明確項目任務
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約6人),自己扮演客戶角色,并將產品需求提供給學生。之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深入分析客戶需求。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客戶的需求,讓每個小組都能明確自己的任務。
(三)項目書制定與實施
小組按照任務要求科學設計項目書,包括設計電路、列出材料清單、設計底板和安裝調試等環(huán)節(jié)。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按照企業(yè)的裝配工藝標準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學生想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咨詢老師、查閱資料以及小組討論等形式,尋找問題答案。
1.設計電路
教師將項目設計要求提供給學生,學生按照這些要求,結合企業(yè)設計圖樣標準開展電路圖設計工作。
2.列出材料清單
各小組按照自身電路施工圖編制材料清單,涵蓋元器件數(shù)量、規(guī)格、品牌以及名稱等內容。學生借助清單可以學習產品說明書的查看方法,并掌握產品選型策略。
3.設計底板
底板的設計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標準:一是布局合理、美觀;二是對底板所有元器件尺寸進行有效測量;三是對元器件散熱需要加以分析;四是元器件與線槽之間應該預留一定接線空間,通常約為40mm,在底板最底部安裝接線端子排;五是在底板頂部需要預留60mm空間。
4.安裝調試
元器件和線槽的安裝在自動化控制柜中具有重要意義,布線布局合理能夠促使生產和設備維護更加便捷,提高控制系統(tǒng)的安全性。因此,在安裝過程中,學生應該嚴格根據(jù)企業(yè)安裝工藝標準進行安裝和布線:主電路是紅、綠、黃單股導線,控制線路使用多股導線,而接地線使用黃綠雙色多股導線。教師對整個項目的裝配要求和安裝工藝標準要嚴格把控,每根導線都要有對應的線號標注和對應的線耳。
(四)項目展示
學生完成控制柜的安裝、調試和自檢等工作后,教師進行驗收和評分。在項目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組長展示本組設計的電路圖,同時講解電路圖設計思路,將底板設計、電路圖以及材料清單等內容分享給其他學生,并演示該項目的控制功能。此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表達水平與觀察能力,促使其進一步內化所學技能與知識。
(五)項目驗收以及評價
一是教師所提需求作為項目驗收主要依據(jù)。二是通過運行項目實現(xiàn)項目驗收目的,對其功能與教師所提需求是否相同進行驗證,并對實際操作以及運行效果進行檢查,確定其與預期目標是否相符。三是合理制定驗收要求和標準,教師為學生制定標準框架,同時將企業(yè)相關標準融合到該項目標準中。之后各小組進行討論,明確標準細節(jié),使學生在項目中將所學技能與知識充分內化與鞏固。
各小組成員針對自己在本組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及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參與成果以及團隊協(xié)作等方面的情況展開自評,之后教師客觀地驗收各小組項目成果,并予以公正評價。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探討、評價,積極反思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不足以及項目自身存在的不足,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科學制定優(yōu)化措施。
四、實踐感想
教師要轉變自身傳統(tǒng)授課者身份為協(xié)助者身份,幫助學生學會通過實踐活動掌握新知識,將實踐與理論充分結合,促進學生實際水平與理論水平充分提升。在幫助學生時,教師也會遇到一些全新的問題,應與學生一起積極探索思考,努力解決問題,此過程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
將實訓教學與企業(yè)生產進行有機結合,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有利于促進電氣自動化等專業(yè)實訓教學改革。只要合理設置項目,并有效控制實訓教學活動,課堂氛圍就會更加活躍,并且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yè)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國經驗的反思[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9(19).
[2]徐涵.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4).
[3]韓賢貴.以實踐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改革及其創(chuàng)新[J].讀書文摘,2015(20).
(作者單位:珠海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