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
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nèi)所有省份都將出臺。(2020年12月14日 澎湃新聞網(wǎng))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一個重要支撐。為保障人民教師的合法權益,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并設立了教師節(jié)。如今,對教師的禮遇與尊重,不再停留在紙上或嘴邊,比如保障教師工資不低于公務員,就是個硬核舉措,而為中小學教師減負,也是尊師重教的應有之義。
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全國也有20個省份出臺了類似的“教師減負清單”。這側(cè)面說明,當下教師的負擔確實已超越了教書育人工作本身,已到了不得不減的程度。已經(jīng)出臺“教師減負清單”的地方,給教師以溫暖;尚未出臺“教師減負清單”的地方,教師們?nèi)栽谟^望。如果那些額外負擔不清除,必定會耗損教師太多的精力,擠占本該花在學生身上的時間及鉆研業(yè)務的時間。若工作壓力與負擔持續(xù)過重,薪酬又不高,無疑會拉低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恐將無法吸引更多優(yōu)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
教師減負,切忌搞形式主義,要讓教師的負擔真減實降。各地陸續(xù)出臺的減負清單是一個辦法,但難以避免負擔變相疊加。在筆者看來,可以效仿規(guī)范行政部門職權一樣,明確地列出教師的工作任務清單。除此之外,還要賦予教師說“不”的權利,特別是賦予校長拒絕不合理額外工作任務的權利,讓校長為教師挺起腰桿子。當教師與校長有說“不”的權利,那些烏七八糟的負擔才能真減下去,直至減得干凈徹底。
更要指出的是,“教師減負清單”中列出的本來就是不該強加于教師的負擔,也就是說,給教師減負是理所應當、勢在必行,是原本就應做好的工作,而不是對教師的一種恩賜。對于這一點,地方行政部門一定要認識清楚,絕不能認為教師經(jīng)過一輪減負,就變得很輕松了,可以在另外方面給教師安排別的工作了。絕不能減東加西、摁下葫蘆浮起瓢;絕不能表面減背地里加,或變相以其他方式逼迫教師“主動”自我加壓!
給教師減輕負擔,不能喊口號、搞形式,而要唯真務實,落地見效,讓廣大教師獲得實實在在的輕松感與幸福感。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