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福忠
【背景與提要】讀到這首詩,還了我的一個夙愿:一直感覺莎士比亞應該給伊麗莎白一世寫過獻詞,根據(jù)是他的三部長詩都寫了類似獻詞: 《維納斯與阿多尼》和《魯克麗絲受辱記》都是獻給南安普頓伯爵亨利·萊奧瑟斯利閣下的,而十四行詩是獻給W. H.先生的;雖然W. H.先生是誰沒有完全確定,但有學者說也可能是南安普頓伯爵;這至少說明南安普頓伯爵和莎士比亞之間不僅是庇護和被庇護的關系,也是很好的朋友關系。
至于莎士比亞和伊麗莎白女王的關系,最著名的事件是女王特別喜歡《亨利四世》里那個酒囊飯袋福斯塔夫,要莎士比亞專門給福斯塔夫?qū)懸怀鰬?。莎士比亞奉旨兩個星期就寫出了《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女王從此成了莎士比亞一輩子的戲迷。莎士比亞供職的劇團叫“宮廷大臣劇團”。按照我們的想法,女王翹翹小拇指給劇團撥點款,劇團就有肥溜溜的日子過了。但對莎士比亞來說,這不僅是庇護,更是知音。莎士比亞是何等人物?智商和情商超人,面對的是英倫三島臣民衷心擁戴的女王。在她的帶領下,英國這個島國正在走向全世界,建構“日不落帝國”。向女王說幾句贊美的話,應該是他的夙愿,一有機會便會躍然紙上。
據(jù)考證,《致女王》于一五九九年二月二十日在宮廷演出時,作為開場白朗讀。這天是“圣灰星期三”前三天,是基督教教徒做懺悔、贖罪的日子。曾一度有好事者揣度是本·瓊生(Ben Jonson)或者托馬斯·德克爾(Thomas Dekker)所寫,可他們沒有和女王交往過,似乎沒有什么恰如其分的話可向女王訴說。這首《致女王》雖然不長,但從自然現(xiàn)象出發(fā),大處落筆,小處夯實,天時地利,政通人和,一氣呵成,和莎士比亞寫作帝王將相的筆觸十分吻合;詩一共十八行,每行七個音步,上下行押韻,行云流水,讀來上口。然而,詩的形式越精致,轉變成另一種文字的難度就越大,韻律和隱喻的東西難免打折扣。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甚至認為“翻譯過程中喪失的東西”可能就是詩中最好的東西。為此,本詩的漢譯特附上了“散文體”,力爭把原詩中所有的內(nèi)容反映出來,以便讀者理解和領略更細微的內(nèi)容。
該詩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考證和鑒別,便被多種全集收入,如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二○○七年版和牛津出版社二○一六年版。
As the dial2 hand tells oer
The self-same3 hours it had before,
Still beginning in the ending4.
Circular account5 still lending,
So, most mighty Queen we6 pray,
Like the dial day by day
You may lead the seasons on,
Making new when old are gone7,
That the babe which8 now is young
And hath yet no use of tongue9
Many a Shrovetide10 here may bow
To that empress I11 do now,
That the children of these lords,
Sitting at your council boards12,
May be grave and aged seen
Of her that their fathers queen.
Once I wish this wish again,
Heaven subscribe13 it with ‘Amen.
如同鐘表的指針在指示
曾經(jīng)走過的同樣的小時,
結束之時也就是開始,
循環(huán)往復從不會停止,
日日默禱如鐘表計算
您帶領四季闊步向前,
送走舊的迎來新局勢,
嬰孩眼下還年幼無知,
還不能表達幼小的心事,
懺悔首日卻會叩首作揖,
向我膜拜的女皇行禮儀,
您朝廷的老臣不遺余力,
他們的子孫會力強年富,
對父輩的女王臣服如故。
我再次許下這良好心愿,
愿老天銘刻一聲“阿門”。
【散文體】如同時鐘的走針指向曾經(jīng)指向的分分秒秒,走完一圈又是新一圈的開始,一圈又一圈地告訴人們幾點幾分;我們就像這時鐘,日復一日地向英明的女王祈禱,愿您像時鐘一樣帶領歲月一往無前,辭舊迎新;嬰孩眼下雖然幼小,還不能讓嘴巴自由表達,但在一個又一個的懺悔首日,卻可以像我一樣向女皇頂禮膜拜,他們都是您宮廷議政大臣的后人,也會做事持重,閱歷豐富,在他們父輩鼎助過的女王面前有新的作為。我再次希望我這個愿望,老天爺會寫在天上,喊一聲“阿門”。
2 clock時鐘;也指日晷。 ?3 self-same一模一樣。 ?4 beginning in the ending套用瑪麗女王的名言:In my end is my beginning. ?5 account告知,報告。 ?6 we特指劇團全體成員,也泛指大眾。 ?7 old are gone指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時間很長,經(jīng)歷了新舊事物的更替,與后面的老臣和新生代的更迭相呼應。 ?8 which指babe。 ?9 tongue指嬰兒嘴里發(fā)出的呀呀聲。 ?10 Shrovetide懺悔節(jié),大齋節(jié)的首日,圣灰星期三的前三天。 ?11 I指致辭的演員,也許是團長,也許是作者本人。 ?12 boards指樞密院的多張桌子。 ?13 subscribe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