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耀
【摘要】閱讀是培養(yǎng)小學生讀寫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對于多數(shù)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而言閱讀難度較大。實際上學生閱讀能力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學生閱讀習慣差有關,而閱讀習慣與能力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需要家長的重視與支持。基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以及政策探討了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實施家校共育的實施策略,包括良好閱讀氛圍的創(chuàng)設、家長的示范作用等。
【關鍵詞】家校共育;閱讀教學;低年級
閱讀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如果教師能夠有效開展閱讀教學,則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及綜合素質(zhì)。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低年級小學生閱讀能力有限,而且許多學生并未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教師家庭的教育氛圍對于孩子能力素質(zhì)以及習慣的養(yǎng)成尤為重要,因此語文教師在第1段閱讀教學中,應該重視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加強家校合作,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
1.教師做好任務引導與閱讀指導
低年級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以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同時也因為認知水平較低,所以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沒有明確的目標,進而影響了課堂閱讀教學,以及學生課后閱讀的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前需要結合學生以往的課堂表現(xiàn)以及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與心理特點,進一步地明確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或者是向?qū)W生推薦課外閱讀的書目,并制定出閱讀任務,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進行閱讀,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效率[1]。
在“雙減”政策下,在學生作業(yè)負擔減少后,必須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與閱讀量,才能夠進一步保證閱讀教學的效果。而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下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向?qū)W生推薦相應的書籍,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多樣化的閱讀需求,極有可能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與“雙減”理念背道而馳。針對這一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尤其是在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與心理水平,將學生的課外閱讀與家庭教育親子教育相結合,與家長一同合理設計閱讀時間、確定閱讀書籍[2]。例如,現(xiàn)在許多低年級的學生對于童話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結合家庭教育的需求,建議家長與學生在課后一同閱讀《小巴掌童話》、《金波四季童話》等童話書籍。對于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考慮到低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而精美的插畫可以幫助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理解文字的內(nèi)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可以向這類學生推薦《愛書的孩子》、《上學第一天》等繪本讓學生課后閱讀,這些繪本非常適合親子一起閱讀,可以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增長。再向?qū)W生與家長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書籍后,再根據(jù)不同學生群體的選擇設計相應的閱讀任務,讓家長可以更好地指導孩子閱讀書籍。
2.引導家長做好榜樣示范作用
家庭環(huán)境對于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能力的提升會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家長會以及微信平臺與家長進行交流,與學生分享雙減等教育政策對閱讀教學的影響、家長的態(tài)度對兩成的重要性讓孩子家長能夠重視閱讀教育工作,曾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后可以利用微信與學生的家長交流孩子在校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作業(yè)輔導等服務,還可以向家長針對性的推薦課外閱讀的書籍,讓學生能夠有目的的在家中合適的位置放置課外閱讀的書籍,使低年級的學生逐漸習慣生活中優(yōu)質(zhì)書籍的存在,家長與孩子可以利用周末的時間一同閱讀書籍,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利于改進親子關系。
除此之外,家長還應該言傳身教,積極的將孩子的課后閱讀情況向語文教師反饋。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以身作則,閑暇時間要減少當著孩子面玩手機的時間與學生一同閱讀繪本、報紙等書目,在與孩子一同閱讀過程中了解兒童語言的特點,并與語文教師交流后,學會利用兒童語言與孩子進行交流,引導孩子合理地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家長還應該根據(jù)孩子對繪本或者是其他書目中內(nèi)容的理解,以了解學生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加強相應的教育,幫助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與行為習慣。
3.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低齡兒童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非常希望能夠受到同伴、教師以及父母的認可,因此在低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例如在閱讀課堂上開展朗讀比賽或者是分組分享閱讀心得,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也能夠增強小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小學生樂于展現(xiàn)自己的閱讀量、閱讀體會與朗讀能力[3]。在家校合作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讓家長鼓勵孩子在父母或爺爺奶奶面前朗讀當天所學的課文,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與朗讀能力,還可以鼓勵孩子向父母或者是家中的長輩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在孩子表現(xiàn)優(yōu)異時給予肯定與獎勵,如此一來也有利于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
4.結語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而小學生閱讀習慣與能力的養(yǎng)成是長期的過程,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教育環(huán)境,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家校合作,加強對家長以及學生的指導,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郭華坤, 陳安樂, 王芳. 構建小學"N+1"閱讀課程鏈策略探析--基于家校合作模式[J]. 教育觀察, 2020, 9(44):4.
[2]陳漢章. 基于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 2020(4):1.
[3]柳燕妮. 新課標下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實施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202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