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崢崢
摘 要:信息技術這一新型科技的應用,讓小學語文教師開展教學變得更加便利,但由于教育設備配置問題及教師自身素質的限制,信息技術在語文課程中還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提升自身素質,跟上時代的步伐,挖掘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做到揚長避短,讓語文的教學環(huán)境變得更加真實,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打造出高效的低年級語文教學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低年級語文;有效融合
信息技術是當下利用最廣的教學方式,將其運用到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主動地投入課堂中來,讓課本中的重難點知識變得更容易讓學生吸收,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讓整個教學過程變得朝氣蓬勃,就這點而言,和新課標所提出的要求十分契合。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挖掘其優(yōu)勢,避開其劣勢,打造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一、信息技術和低年級語文教學融合的優(yōu)勢
首先,在傳統(tǒng)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的限制,語文教學的實效性較低,而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以后,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開拓了他們的思維,提升了創(chuàng)新能力。其次,將信息技術帶入語文教學中,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小學是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階段,這個時期是拓展學生知識面的關鍵時期。最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就是通過讓學生不停背課文、記憶生僻字以及對課文一定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方式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了很強的抵觸心理,不利于他們更加深入地學習語文的內涵,在課堂應用信息技術之后,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中融入一些課外信息材料,適當?shù)貙φZ文課堂進行延伸,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更多的內容,展示給他們更多的知識,全面提升語文教學水平。
二、信息技術和低年級語文教學融合的不足
1.過于依賴信息技術
許多語文老師在學會利用多媒體教學之后,忽略了對教材的鉆研,進而忽略了教學的整體性,不能夠把握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經(jīng)實踐表明,就算課件制作得再完美,如果脫離了教材,仍然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所以語文老師在利用信息及時進行教學時,要將精力更多地投入教材的鉆研中,制作出更加符合教案的課件。
2.教師自身的素質限制
課件制作很考驗教師的綜合水平,不僅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電腦操作知識,還要做到課件內容和教材教案的完美融合,這對于部分語文教師而言,確實存在一定的限制,教師中還有一些年齡較大、學歷不高的教師,他們多年來已經(jīng)適應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接觸信息技術上還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
三、役其所長 避其所短——信息技術與低年級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的建議
1.利用多媒體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語文課堂應用信息技術的關鍵在于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借助于多媒體等輔助設備,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中來。例如在《曹沖稱象》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將這一課中的生僻字、形近字和多音字進行整理,然后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將知識點勾選出來,讓學生在上課前就已經(jīng)對課本有初級了解,然后再利用多媒體、投影儀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比如在進行《田家四季歌》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迥異的景象,小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發(fā)現(xiàn)原來學習語文是這么“美”的一件事情,然后老師在視頻結束之后,提問學生觀看這部視頻的觀后感,學生在觀看視頻后,通常會積極踴躍地發(fā)言,教師再進行側敲旁擊,讓學生充分掌握這篇課文的文學內涵。通過視頻這樣一個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過程,讓語文教學可視化,并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2.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享受文章帶來的美感
小學的很多文學作品極具美感,然而由于以往教學手段的限制,讓學生觸摸不到這些“美”,而信息技術就能讓課文中的美感“可視化”,利用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和圖片展示功能,讓學生深刻體悟到文章蘊含的美。此外,小學語文課本很多都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將自身的感受帶入文章中去,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對實際生活積累進行聯(lián)想和分析,揭示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內涵。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引領學生享受文章美感。比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中的“美”進行口頭描述,并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的較為模糊的形象變得立體起來。在審美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摘取一些該文章的評語作為學生的參考,以此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讓他們真正步入文學的殿堂。
四、總結
就目前來看,我國許多小學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弱,這就意味著老師要正確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對該技術進行深度挖掘,找出其教學優(yōu)勢的同時也要重視它存在的缺陷,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優(yōu)化語文課堂,提升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林煒煒.役其所長 避其所短:談信息技術與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與建議[A].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數(shù)字研究院、《中小學數(shù)字化教學》編輯部.數(shù)字化教學探索與創(chuàng)新:第二屆全國中小學數(shù)字化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數(shù)字研究院、《中小學數(shù)字化教學》編輯部:中小學數(shù)字化教學研討會,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