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琴
摘 要:文字美、意境美、表達美是小學語文審美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點內容。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要注重審美意境的創(chuàng)設,幫助學生從文字、語言、想象等多方面進行意境的創(chuàng)設,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審美意境;創(chuàng)設策略
小學語文具有豐富的內涵,語文的文字、意境所塑造的審美是小學生需要養(yǎng)成的語文鑒賞能力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要積極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入手,通過語言文字的應用幫助學生感受到審美的內涵,真正理解語文的魅力所在,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1]。
一、挖掘文本素材,感知文字之美
小學語文課堂審美意境的創(chuàng)設離不開對文字美的感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文字角度出發(fā)挖掘文本素材,在文字的反復誦讀中感受到作者文字運用和精煉所表達的特殊情感,感受到文字應用的美。小學語文中每一篇教材文本都有代表性,字斟句酌是文本所表現的直觀印象,通過文字素材的講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字所形成的語言意境,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以《慈母情深》為例,作者在小說中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支持和鼓勵“我”讀課外書的往事,表現了慈母對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感知文字的美,通過文字理解作者表達的情感,如文章中我找母親要錢后,母親的表現是“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四個“立刻”成功地塑造了母親的形象,而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四個“立刻”是否可以用其他詞語代替,比如用四個“又”、四個“再次”進行代替[2],文字代替以后讓學生再次通過上下文的閱讀進行感受,讓學生反復閱讀以后揣摩“立刻”所表現出的工作緊張感、緊迫感,進而表現出生活的壓力巨大,而如此巨大的壓力之下,母親依然給“我”錢買“無關緊要”的書,更能表達出文字所表達的意境。文字之美在于精練、在于“穿鑿附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文本素材中提煉文字,在閱讀中了解文字所表現的意境之美。
二、展開聯想、想象,感知情感之美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每一篇文字都塑造了特殊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在聯想和想象中感受語文所表達出來的情感美,真正了解每一個文本所表達的真實含義。語文中每一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而思想的感悟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是不夠的,必須激活學生的想象,實現情感的共鳴,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語文的特殊內涵。
以《冀中的地道戰(zhàn)》為例,在閱讀過程中如果單純從文字角度進行分析很難讓小學生了解地道的宏大、抗爭的不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聯想和想象,將文字轉為動態(tài)的內容,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到抗日的不易和人民群眾的智慧,如第四自然段寫了任丘的地道,包括地道的高、功能、氣孔等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想象一下地道是什么樣子,然后教師提供錄制好的地道視頻,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分析自己想象中的地道與視頻中的地道有什么區(qū)別,小學生在觀看視頻中很容易融入地道的場景當中,然后教師播放相關的影視資料,展示日本鬼子對地道的破壞和人民群眾的應對措施,自然引入了后幾段落的內容,為小學生感知情感之美奠定了基礎。視頻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再次復讀文字內容,在閱讀中進行想象和聯想,實現帶有情感地朗讀,最終幫助學生感知文字所表現出的情感之美,加強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和認識。
三、實施讀寫結合,學會表達之美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審美意境的創(chuàng)設要落實在筆頭上,真實寫出語文的意境,了解文字的表達之美。語文審美意境都是依托文字所塑造的,而小學生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也可以將語言表達之美“刻印”下來,在讀寫結合中感悟語文表達之美。
以《落花生》為例,在對比花生、石榴、桃子和蘋果時用了對比的方式進行表達,寫花生是“矮矮地長在地上”,而桃子、石榴、蘋果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通過對比的方式快速表達了“父親”對花生和桃子一類的態(tài)度,這種對比手法體現了語文的表達之美。因此,教師可以以此段落為例,引導學生結合這一段路的主要內容進行習作,在反復閱讀之后嘗試習作,習作的重點是既要體現“父親”表達的含義,又要突出特點,分析自己的習作與課文中的習作在表現手法、語言凝練方面的不同之處,通過讀寫結合、語言文字比對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到語言文字的表達之美,進而在讀與寫的過程中讓小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情感表達之美、文字應用之美,讓小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語言的魅力。
總之,語文的文字精練,塑造的意境悠遠,這些都是審美意境學習的主要內容。因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積極做好審美意境的創(chuàng)設,從教材設計入手,鼓勵學生發(fā)現美、表達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曉鶯.發(fā)掘審美因素 提升審美素養(yǎng):談小學散文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6):80-82.
[2]盧東升.發(fā)現語文之“美”: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考試周刊,2020(4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