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都是復雜商困難的教學任務。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知識與能力水平,積極探索各種英語教學模式,全身心投入到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教學觀念的更新,不能唯學生的成績與教學獎勵至上,應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的啟發(fā)與引導,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本文立足于小學英語教學角度,分析了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引言:教無定法,在多年的摸索和實踐中,我不斷跌倒,再不斷爬起??粗鴮W生對英語學科由畏難到喜歡,由膽怯到自信,我倍感欣慰,也更堅定了自己加強課改,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信心。下面將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思考和做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fā)重要,因此,對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研究有著鮮明現(xiàn)實意義。
一、關注學生需求,深化課堂參與
課堂的知識覆蓋面和學生的參與度是考量課堂效率的重要指標,它們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反映我們的課堂教學生態(tài)和師生之間的互動狀態(tài)。但是在實際課堂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會陷入“尬聊”的局面,拋出的話題或呈現(xiàn)的教學內容得不到學生的反饋,課堂一時間進入“冰凍”狀態(tài)。這可如何是好?筆者認為,“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深化課堂參與,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主動學習。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們就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xiàn)“以學促教”“以學定教”。
例如,在時,筆者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了“環(huán)游世界”的游戲形式,讓學生跟教師“坐上飛機”,開啟“環(huán)球旅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與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展示幾個著名城市的圖片,以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圖片引發(fā)學生的驚嘆,并引導學生圍繞“What do youthink of the four countries?”這個句式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卮鹜暾膶W生,則有機會獲得一張“飛機票”,作為開啟下一個“旅行環(huán)節(jié)”的憑證,從而以別樣的獎勵增強學生的課堂獲得感,促進學生的深度參與。同時,以“planeticket(飛機票)”這個元素,推進學生在 While?reading 與Post?reading 板塊中的深度探究,鼓勵學生在“飛機票”上自主填寫出發(fā)地與目的地,介紹自己想要前往的城市。
在這個贏取“機票”的對話活動中,學生熱情高漲,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表達了自己對不同國家的認識。真實有趣的對話活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產生語言表達的內在動機。在實際課堂中,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感受、關注、尊重他們的學習需求,用能夠引發(fā)學生共鳴的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尤其是語言表達的積極性。為了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年齡特征更加契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時刻留心學生的生活實際,了解他們平時都喜歡聊些什么話題、玩些什么游戲、做些什么活動。還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以富有現(xiàn)代氣息的教學形式,如微課教學、以抖音為基礎的趣味互動、基于電影模板的視頻剪輯、融合網絡游戲的教學互動等,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喚醒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二、關注問題提出,指向思維發(fā)展
提問是課堂教學最常見的形式,特別是對于英語這樣的語言學科教學而言,師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顯得更為重要,而問題就是話題的重要部分。問題的設計及提出是一門藝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深化學生的交流互動,就應該在問題預測的過程中精心揣摩。在預測時,我們要深度解讀文本,站在不同層次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的合理性,對學生會做出的反應進行合理的預測,提出幾種不同的預測方案。在設計問題時,要能夠考量問題的邏輯性與關聯(lián)性,特別是在 Story time 及 Cartoon time 板塊的設計中,提出的問題要能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維線索,利用故事線索、情感線索等,讓學生根據問題展開意義探究,并且根據問題進行個性化復述。
例如,在教學時,筆者引導學生聚焦繪圖,找出故事的情感線,以情感線的發(fā)展推測故事的發(fā)展。在教學中,筆者首先引導學生聚焦第一幅繪圖,思考“Wherewere Sam and Bobby? Was Bobby happy?”兩個問題,然后引導學生聚焦最后一幅繪圖,再次思考“Was Bobby hap?py?”這個問題。通過觀察繪圖,筆者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Bobby的情緒變化,從而總結出語篇故事的感情線。通過這條感情線,筆者引導學生就故事的發(fā)展展開合理的推測及意義探究,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主動深入故事。
在文本閱讀過程中,我們要指向學生的思維過程,不能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獨立、獨特的閱讀體驗,要以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推進學生的思維進程,啟發(fā)學生在問題的幫助下主動獲取信息,并在腦海中形成具有一定聯(lián)系的思維線索,從而促進學生的深度閱讀,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寓教于樂,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積極踐行課改,立足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教學設計,改變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能力,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秉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初心,我在工作中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嘗試:課堂上教授單詞時,我不僅會滲透音標、劃分音節(jié)、根據發(fā)音規(guī)律記憶單詞的自然拼讀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嘗試自讀,老師教讀,從而見詞能讀,聽音能寫,讓學生具備英語學習最基本的能力;而且通過舉例,引導學生自己觀察、體會、理解、造句,達到應用的目的。除此之外,我還會拓展詞性區(qū)分、詞形轉換,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能更好地積累;教學句型及對話時,我在利用教具、多媒體課件、學生自制學具等多種方式對核心句型進行反復操練之后,及時檢測,當學生反饋會讀、能說且理解了意思后,我便會引導他們替換關鍵詞編新對話,創(chuàng)設情境與他們進行交流,他們開始動腦,忘掉膽怯,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將書本上的知識生活化。
在循序漸進中,在寓教于樂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英語成績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文化知識儲備度、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實現(xiàn)了英語學科知識和核心素養(yǎng)的雙贏。
結論:
總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指向當下的英語教學,還指向學生終身的英語學習,聯(lián)系英語教學與社會生活,是教學的指南針。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關心學生的內在需求,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盡可能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有趣的教學形式活化教學內容,以有意義的問題、有質量的對話深化師生之間的交流,讓英語回歸表達,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藝君.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83):91-93.
[2]陳娥.基于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探研[J].成才之路,2021(30):94-95.
[3]孔靜.自然拼讀與繪本閱讀融合的小學英語校本課程構建[J].文理導航(下旬),2021(10):53-54.
[4]俞健.培養(yǎng)素養(yǎng),有效教學——淺談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略[J].學苑教育,2021(2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