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霞
[摘 ?要] 文章緣起于對“圍欄”事件的思考,針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出“圍欄對話”學習單的設想,嘗試將“圍欄”學習單應用于數(shù)學學習,探尋數(shù)學學習單的實效突破之路。
[關鍵詞] 圍欄;探尋;究問;解惑
筆者任教于一所城鄉(xiāng)接合部新建的小學,平時的教學中,學習單常常遭到冷遇:精心設計的集體備課,細致的二次打磨,將這樣的一份學習單分發(fā)到學生手中,結果是完成率低、導學效果差,甚至出現(xiàn)了隨便抄寫、敷衍了事的現(xiàn)象。這不得不讓筆者反思:我們的學習單為何如此干癟、低效?學習單導學徒有形式外殼,迫切需要尋求實效突破之路。
一、探尋:緣起于“圍欄”之思
假期,筆者的母親帶著筆者五歲的外甥在自家的小菜園播種。為了防止小外甥搗亂,母親圍起了一片空地讓他自己挑選播種。小外甥非常興奮,邊種邊問,最后不僅完成了播種任務,還能大致說出各種菜的特點。筆者不禁感慨:母親雖是無意之舉,卻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目的。由此,聯(lián)想到學習單的設計,學習單就是學生學習的園圃,教師是不是也可以在適當?shù)奈恢锰碇靡粋€“圍欄”,大膽地交給學生自主編制?這樣,學生是不是也可以輕松地收獲知識和快樂?
圍欄,百度釋義為“地產(chǎn)或地段的柵欄、籬笆”。文章借用原意,在數(shù)學學習單的設計中利用“圍欄”策略,在特定區(qū)域圈出開放的“場地”,為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提供有效空間,使學生可以在此區(qū)域合理地自由編制。在“圍欄區(qū)”,學生可以對某個具體問題提出疑問,也可以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及創(chuàng)新。而教師則可以通過“圍欄區(qū)”的反饋了解學情,分析學習單設計的有效性,等等,從而實現(xiàn)師生通過學習單“對話”,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優(yōu)化導學的目的。
二、究問:學習單形同虛設
以學習單為基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已成為當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組織實施的重要方式,與傳統(tǒng)的以教案為基礎的教學相比,這種方式更能體現(xiàn)“以生為本”“學生是學習主體”等教學理念和要求。但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課堂教學中“緘默”“啟而不發(fā)”“遺忘率高”等仍是普遍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在城鄉(xiāng)接合部的學校尤其顯著。
1. 問現(xiàn)狀,學習單低效之困
城鄉(xiāng)接合部的學校學情特殊,大部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差,主動性不夠,學習具有依賴性,且學習的信心不足。特別是面對需要自己整理的學習單,大多數(shù)學生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是不是我們的學習單“徒有形式,而失其精髓”?是不是缺乏整合與創(chuàng)新?教學中,學習單不能有效發(fā)揮導學作用而陷入低效、甚至無效的困境,阻礙了學生潛能的開發(fā),筆者認為這是學習單與課堂教學低效的主要原因。
2. 究本質(zhì),學習單“對話”之失
學習單,是師生課前的文本“對話”。文本“對話”的缺失,導致學習單作用低效,使得學習單“導學”名不副實。從“教之案”變成“學之案”,名字的變化并沒有帶來學習單實質(zhì)的改變,學習單“導學”形同虛設。
(1)學習單之“缺”與“雜”。
學習單具有導學、導思的作用,盡管不是每節(jié)課都會用到學習單,但只要用了往往就有這樣的經(jīng)歷:學習單深入一點,學生參與程度低下;學習單簡單一點,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又“吃不飽”。細細分析,這是因為對學生的學情缺少斟酌與預設。
在日常使用學習單的過程中,往往有一些教師為了追求學習單設計的知識點全面,會將一節(jié)課的知識點毫無遺漏地以問題的形式全部“搬上”學習單,甚至一些簡單的概念都成了問題。這樣就會導致整個學習單的重點、難點不突出,最終給人以“雜亂無章”之感。
(2)學習單之“話”與“效”。
仔細審視當前的學習單:沒能兼顧學情,問題多而無效,學生缺少交流、探究的時間和空間……種種問題日益凸顯。歸根結底就是缺乏有效的設計,學習單沒有實現(xiàn)師生“對話”?!读x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生學習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jīng)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不是學生不想探究,不是學生不想和教師交流,而是我們的學習單沒有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說話”平臺,在教學中沒有給學生預留交流的時間。在這樣粗暴的機械式學習單中,學生找不到自我思維的存在感,缺少自己“播種”的快樂。沒有了思維的“對話”,學習單只能是“低效”的。
三、解惑:思學習單之嬗變
學習單是教師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和學生原有的經(jīng)驗,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角度,對教材深度開發(fā)后創(chuàng)編的。我們要尋求學習單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推進學生自主學習活動,解放思維,誘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真正實現(xiàn)學習單的價值。
1. 思變:設置“圍欄”,圈出思維空地
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它用數(shù)字形式形象地顯示了不同教學模式對學生遺忘率的影響。文章嘗試結合學習金字塔設置學習單“圍欄”,提供互評互講區(qū)域,延長知識記憶的周期。
學習單“圍欄”,是指在學習單中圍出開放區(qū)域,以供師生“對話”、小組合作、自主探索,成為教學實踐平臺,旨在以“圍欄”繪寫“對話”。那么,在哪里設置“圍欄”比較合適呢?
(1)由點及面的“小圍欄”。在學習單的例題后設置“小圍欄”。數(shù)學概念、公式等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是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重要理論的基礎。而例題正是數(shù)學概念、公式的具體闡釋和應用。為讓學生能靈活、熟練地掌握這些內(nèi)容,可以在例題后設置“小圍欄”,在“小圍欄”里,學生可以反饋對例題的理解或疑問。
(2)由碎到整的“大圍欄”?!按髧鷻凇逼鋵嵏鷤鹘y(tǒng)學習單的小結或反思區(qū)域相似。我們再次將其圍起來,但不是生硬的知識小結,而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學生可以簡單回顧基礎知識,提煉思想方法,也可以自我檢測學習內(nèi)容。在這里,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將知識由碎到整進行提煉和總結。
2. 蛻變:利用“圍欄”繪寫“對話”
基于學情利用“圍欄”讓學習單“說話”,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能力,通過“圍欄區(qū)”為學生提供“對話”空間,提高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通過“圍欄”了解學情。當我們初次嘗試利用“圍欄”繪寫“對話”時,便敲開了學情之門,教師課前批改學習單,看到的不再是簡單的解題的對與錯,而是“小圍欄”里對題目的疑問,或者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對例題重組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大圍欄”里是滿滿的知識歸納、方法總結或對某個問題的多樣化理解。這是學生開口說話,是學生與教師課前的第一次“對話”,是學情最直接的反映,是教師對學情最好的預知方法。
(2)利用“圍欄”激活思維。學習單的“圍欄對話”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師生、生生交流,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中對交流的探究。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時,在認識了“垂線”概念之后,設置學習單導學:想辦法畫出過點A的直線l的垂線。學生通過學習單導學產(chǎn)生的畫法主要集中于以下兩種(如圖2和圖3所示):
在課堂交流時,筆者表揚他們能結合“垂線”概念,選擇合適的學習工具正確畫出“過點A的直線l的垂線”。接著,筆者展示了第三種畫法,并請一位學生上臺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單操作演示垂線的繪畫過程(如圖4所示)。該生向其他學生提問:“你們看懂了我的畫法嗎?”
生1(質(zhì)疑):量角器的中心為什么要和點A重合?
生2(解答):這樣可以把點A看作是直角的頂點,然后找到量角器上90度的位置,做好一個標記,我們就可以找到直角的另一邊了,這一邊就是要畫的垂線。
生1(繼續(xù)質(zhì)疑):可是如果這樣放呢?(如圖5所示)這樣畫出的就不是l的垂線了。
生3(恍然大悟):我知道了,將量角器的中心點與點A重合,只是固定了點,沒有固定邊。
生4:我也知道了,量角器的中心點與點A重合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隨便轉動量角器,所以這種方法不可取。
生5:我知道有一種情況是可以這樣畫的,請大家看。(如圖6所示:點A在直線l上)
生6:哦,這樣就是點對了點、線對了線。量角器就不能隨意動了。
“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皣鷻凇蓖癸@出了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思維難點,學生完全參與其中,畫垂線的過程就是一種“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這不正是教師一直追求的嗎?
3. 質(zhì)變:實踐“圍欄”,學習單導學名實相符
學習單是學生學習的園圃。優(yōu)化學習單的設計,是踐行新課標理念的突破口。在學習單的設計中,巧設“圍欄”,圍出“思維緩沖區(qū)”,提供切實有效的交流平臺,實現(xiàn)師生通過學習單直接“對話”,在學習活動中有時、有法、有效落實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通過“圍欄對話”,幫助教師提前解析學情,規(guī)避問題雜亂無效的現(xiàn)象,有效解決為進度而扼殺學生自主思維的問題。完成“教之案”到“學之案”的實質(zhì)性轉變,使學生從“寫”學習單過渡到“話”學習單。契合導學,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習單“導學”名實相符。
以“認識周長”(蘇教版三年級上冊)一課為例,在計算3個圖形的周長時,出現(xiàn)了以下2種學習單(如圖7所示):
當展示“1號學習單”時,筆者表揚該生善于總結,能結合周長的概念計算具體圖形的周長。說到這里,馬上有學生提出了疑問(“2號學習單”):“計算前面2個圖形的周長可以將所有的邊長相加,但是計算第三個圖形的周長不可以將所有的邊長相加,因為中間有條線段(長度為5)不是它的邊長。我還發(fā)現(xiàn),在計算時可以采用簡便算法?!?/p>
課堂上這意外的聲音為學生打開了思考、發(fā)現(xiàn)、質(zhì)疑之門!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源于文本又跳出了文本。課堂中沒有按照固有模式安排學生學習,通過“圍欄”的設置,取得了比原有預設更好的實效。在質(zhì)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認同或標新立異,“圍欄”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起發(fā)現(xiàn)、思考、辯論、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于是,有了各抒己見,有了討論和辨析,有了發(fā)現(xiàn)和質(zhì)疑……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這不就是彰顯了學習單的數(shù)學魅力嗎?
教學就是人與人相互交流、溝通、交往的系統(tǒng)?!读x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以學習單為依托,在學習單“圍欄”下繪寫“對話”,突破傳統(tǒng)的學習單。學習單不僅是教學案例,更是師生對話的平臺。通過巧設“圍欄”,使“對話”直接化,并將“圍欄”作為自主思維的催化劑,提高學習單的實效。教師要大膽放手,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其在自己的學習園圃中學會自主思考、自主建構,享受暢快的學習,徜徉于探究之趣,回歸孩子的快樂。
331650102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