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沖
摘 要: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問題加以深度思索的源頭就是教師所提出的引導性問題,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展開聯(lián)想和思考,既能夠為學生節(jié)省大量的學習時間,還可以更好地挖掘出學生的思考潛能。同時,教師也需要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促使學生能夠積極運用自己智慧解決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學習數學知識趣味。為此,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一定要注重提出一些科學合理的問題,讓學生能夠進行在教師的指引下不斷開發(fā)自身的抽象性思維?;蛘呓處熜枰獮閷W生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數學領域中的奧秘。
關鍵詞:高中課堂;提問教學;數學教學
高中數學教師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使用更為科學合理的提問措施,其所提出的問題不能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應該根據所教授課程的內容、目標等進行合理分析,還需要考慮學生現(xiàn)階段的基本訴求。在經過一系列的深思熟慮后,教師才能夠更好地設置問題或者是相關情景,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具有更為靈活的思維方式,學生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并和教師展開交流,切實解決學生心中所產生的疑惑,學生腦海中的知識網絡也能夠順利搭建,其在思考任何數學問題的時候都能夠更加全面且富有規(guī)律性,學生在數學領域的綜合素養(yǎng)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本文對現(xiàn)階段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導方式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實可的教學方案,旨在幫助更多學生能夠積極在高效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收貨更多的數學知識。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思維活躍性
思考本身是人體的一種自發(fā)性行為,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師應該思考如何運用思考因素來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沒,并借此機會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意識,讓學生能夠從原本僵化的思維方式中跳脫出來。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不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授課水平,也需要時刻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當學生對某一問題產生困惑時,教師應該及時察覺到學生面部表情上的變化,并鼓勵其說出內心的疑問,隨后教師則可以引導其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讓學生的思維方式能夠借此機會得到激活。為此,教師需要根據書本中的內容為學生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教學情境,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能夠置身到適合的情境中。教師在設定教學情境的時候需要結合生活中的教學元素,這樣能夠讓學生深刻了解到數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重要價值。比如,為了能夠讓學生在研究導數知識的時候更加嫻熟,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幾個生活化的場景。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是否注意過,在飲料產品中,其包裝越小反而會賣更高的價格,讓學生在這一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思索飲料包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廠家利潤的。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此時要為學生展示出事先準備好的PPT播放給學生觀看,在PPT中教師為學生展示了不同體積的飲料,分別標出了對應的價格,并給出引導性的問題“某廠家生產的飲料包裝為圓球狀,包裝的制造成本為0.8πr分,商家每賣出1ml的飲料能夠收益0.2分,圓球狀包裝的最大半徑為6㎝”,教師需要讓學生思考包裝半徑處于何種數值的時候廠家能夠受益最多。這一教學情景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遇到的,其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也能夠具有更為廣泛的思路,讓學生能夠在問題解答的環(huán)節(jié)深刻了解導數存在的意義,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二、利用分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
在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及時糾正原本的教學模式,應該更多地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和思考中,教師在任何時候都需要秉持著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一定要讓學生在研究數學問題的時候具有更加強烈的主動性,并且需要積極運用分組教學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合作探究的環(huán)節(jié)也能夠了解到更多他人思維方式中的閃光點,讓學生及時糾正原本錯誤的思想。這就需要教師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推測,并在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中印證自己的想法,這樣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中階段的幾何知識已經由平面延伸到了立體空間層面。這種幾何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著和平面幾何知識完全不同的要點,學生所需要思考的點、線、面關系變得更為復雜。教師在講授相關知識的時候所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需要認可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讓學生大膽猜想并驗證自己的想法。幾何教學中會涉及到直線之間的關系,或者平面之間的關系,直線和平面之間也會因為所處位置的不同產生相應位置關系,教師在引導學生實施自主思考的時候就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引導性的問題。首先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三維空間中立體幾何中各個線段以及平面產生了何種位置變化?”,學生在思考過后應該積極主動地發(fā)言,闡釋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部學生可以利用紙筆畫出幾何圖形的三視圖,這樣能夠讓問題變得更加直觀,學生在小組內部應該積極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將討論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同觀點記錄下來,這樣,教師就能夠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立體幾何知識的時候更加順利,逐步建立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三、設置問題梯度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數學領域中有很多抽象性的知識,其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的概念。學生在研究數學知識的時候如果僅進行淺層思考是難以真正吃透數學教材的,甚至會讓學生逐漸失去研究數學知識的興趣。為了能夠讓教師的授課效率獲得進一步提升,教師在設置教學問題的時候也應該秉持著難度循序漸進增加的觀念,這樣梯度問題能夠讓學生在展開思考路徑中行走的更加穩(wěn)健,學生也能夠扎實地將嶄新的知識內容結合到其頭腦中的知識框架里,切實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的。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具有更強的自信心,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得到充分激發(fā)。比如,教師將數列的基礎知識講授完成后就需要積極設置梯度問題。此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在等差數列中需要滿足什么條件an+am=ap+aq才能夠成立?”,隨后提問學生“an+am=2ap等式成立的前提是什么?”,最后讓學生判斷“Sk,Sk-Sk,Sk-Sk是等差數列嗎”。待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思索的過程中探究等比數列的性質。隨后,教師需要提出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如讓學生對“1a+3a+5a+……(2n-1)a=?”進行解答,或者讓學生對斐波那契數列進行研究。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逐步夯實自己的數學基礎,學生也能夠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數學世界的龐大和神秘,學生深度挖掘數學知識內涵的興趣能夠得到激發(fā),其潛在能力也能夠在梯度問題因的引導下得到挖掘,數列知識在學生的心中也不僅是簡單的數字羅列,而是具有靈動性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教學手段的使用在高中數學課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提問的內容以及方式等都是需要教師深思熟慮的,并且需要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改變原本的提問方式,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習慣,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敏銳程度也會提升,這樣的課堂不僅能夠彰顯出數學的魅力,也能夠讓學生的頭腦更加充實,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深刻意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走出學習窘境,幫助學生真正愛上研究數學知識,并在數學領域擁有較高的造詣和成就。
參考文獻:
[1]房勝.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有效提問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07):150-151.
[2]孫一丹.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設計策略[J].考試周刊,2020(59):79-80.
[3]黃景仕.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意義和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20):28.
[4]徐曉紅.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07):95.
263550078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