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摘 要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擴充學生知識面,更好地掌握閱讀技巧具有重要意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既需要注重總結相關的教學經驗,又要認真學習與研究相關的教學理論。其中對話理論能很好地激活閱讀課堂,給學生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因此應結合教學實際,積極采取有效對策,將對話理論有效地應用于初中閱讀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促進閱讀教學質量與水平的顯著提升。文章分析了“對話理論”內涵以及相關的應用原則,然后分析了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對話理論”。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話理論;應用
對話理論一經提出便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部分教師將對話理論引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作為語文教師則應順應時代潮流,充分認識到對話理論的重要作用,認真學習,深入研究對話理論,并結合初中語文學科特點、自身的教學經驗、學生的學習實際,采用合適的途徑將其應用到閱讀教學中。
一、“對話理論”的內涵
蘇聯(lián)著名文學理論家巴赫金創(chuàng)造了《巴赫金對話理論》,并對該理論的本質與意義進行了闡述,給對話理論的具體應用提供了有效的依據(jù)。同時為更好地理解對話理論的內涵,為其靈活應用做好鋪墊,國內的知名專家學者對對話理論進行了研究。其中錢中文教授提出巴赫金對話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交往。祈小兵則從人文視角出發(fā),強調了巴赫金的對話關系建立的前提是建立對等的對話平臺。尉樂音在其論文中再次對巴赫金的對話理論作出了肯定,并提出對話是建立在雙方無差異基礎上的。那么從教學角度考慮,可以認為對話教學的重點是對話。即在師生平等的前提下,以語言為交流中介,雙方進行對話,并在對話中得到啟示。而之所以能將其應用在閱讀教學中,就是因為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學生自主研究、教師引導的主客體共同參與的對話活動,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對話理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對話理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對話理論時應注重遵守相關的原則,避免應用的盲目性。確保對話理論的應用,能夠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明顯提升。
1.系統(tǒng)性原則
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應用對話理論時應注重系統(tǒng)性原則,從整體上把握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制定明確的對話理論應用目標以及具體的實施計劃,尤其在對話問題的設計上應系統(tǒng)、連貫,層層遞進,使學生通過參與對話,能夠全面掌握文章內容,并通過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引與點撥,使學生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意圖以及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2.啟發(fā)性原則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對話理論時應做好對話問題難度的控制,即對話內容的設計不能停留在表面,應具有一定的深度,使學生通過參與對話能夠從中獲得良好的啟發(fā),要么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精髓,要么使學生能夠掌握分析文章內容的思路與方法,使其在以后進行類似文章的閱讀時,能夠提高閱讀效率,更好地把握文章脈絡。
3.優(yōu)化性原則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對話理論時不能滿足于現(xiàn)狀,應注重精益求精,不斷對相關的應用環(huán)節(jié)與細節(jié)進行優(yōu)化。根據(jù)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以及學生在對話活動中回答問題的情況,認真分析對話理論應用效果,尤其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對話理論應用的看法,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同時,開展自主學習活動,通過上網查詢相關的資料,不斷將新的應用思路與方法應用到實踐中。
三、對話理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創(chuàng)建形式多樣的對話,加強師生對話、交流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因教師對對話理論缺乏足夠的了解,在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諸多的不良現(xiàn)象。如對話的形式較為單一,無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教學效率提升緩慢。為充分發(fā)揮對話理論的優(yōu)勢,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創(chuàng)建多樣對話形式,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對話體驗,充分激發(fā)其參與課堂對話的熱情。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應做好充分的授課準備,從整體上把握閱讀教學內容,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充分運用可運用的資源,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對話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對話的機會,加強師生交流。為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閱讀中,并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對話意識,可以創(chuàng)建學生合作學習活動,使學生能與其他同學積極對話,以改善閱讀課堂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如在《湖心亭看雪》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內容,并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搜索作者生平經歷,了解文本的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再在課堂上進行文本閱讀、分析,從而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課堂上既可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師生間的對話,也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對話。其中師生間的對話,能夠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啟發(fā),使其更好地把握文本內涵。學生之間的對話能夠暴露出語文閱讀中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及時查漏補缺,更加全面地把握所學。學生通過小組內的對話,思考文章是怎樣描寫雪景的、寫了哪些景物、展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內心世界。如此圍繞具體閱讀內容開展對話活動,很好地激活了閱讀課堂,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較為積極。
2.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優(yōu)化閱讀課堂對話氛圍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獲得預期的對話理論應用效果,教師應準確定位自己,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引導作用。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閱讀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安排,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閱讀、對話空間。比如在進行《秋天的懷念》教學時,教師可以圍繞文章內容以及自身教學經驗,設計相關的問題:在史鐵生活得最痛苦的時候,是誰在他身邊,當時母親的身體狀況如何?請找出相關語句朗讀出來。隨后隨機選擇兩名學生進行回答。其他學生應認真傾聽,并對他們的回答進行點評,指出其回答問題時的不足,尤其在點評的過程中多給予學生鼓勵,提升其回答問題的自信心。這樣就可以突出學生主體,強化閱讀教學成效。另一方面,積極營造輕松的對話氛圍。良好的對話氛圍,更容易調動學生參與對話的主動性,因此,應用對話理論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應積極營造輕松的閱讀氛圍。如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影視片段等,營造集聲、色、影于一體的對話氛圍。另外,考慮到學生對游戲較為感興趣,教師還可積極查詢相關的資料,圍繞教學內容將對話與相關的游戲融合在一起,如鼓勵學生圍繞閱讀內容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理解的同時,使其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對話活動中。實踐表明,運用對話理論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積極扮演領路人的角色,能有效避免學生對話的枯燥感,更加高效地完成閱讀教學目標。
3.注重閱讀教學評價,促進對話理論教學開展
教學評價是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構成部分。通過教學評價能很好地了解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情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因此,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對話理論時應注重教學評價。通過教學評價,肯定學生在閱讀中的良好表現(xiàn),使其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指引,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閱讀內容。如在《故鄉(xiāng)》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楊二嫂這一人物形象時,與學生積極進行對話,讓學生通過認真閱讀文章內容,談談對楊二嫂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部分學生認為楊二嫂是個貪圖便宜的自私小人,不僅拿了母親的手套,而且還拿了“狗氣殺”。也有的學生同情楊二嫂,認為她只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對于學生的不同意見,教師就可以進行總結、評價,首先表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認真參與對話的良好表現(xiàn)。同時,為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楊二嫂這一人物形象,課堂上可圍繞以下問題繼續(xù)與學生進行對話:變化之前的楊二嫂是怎樣的?變化之后的楊二嫂是怎樣的?這樣的變化說明了什么?要求學生再次認真閱讀文章內容,并給其預留充足的思考、討論時間,而后再回答問題。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觀點進行總結,并且說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深入對話。另外,教師還可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結合的多元化評價方式開展評價活動,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語文閱讀中的不足,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閱讀經驗、技巧,不斷提升語文閱讀水平??傊诔踔姓Z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對話理論時,注重閱讀教學評價,可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并通過自我反思,認真糾正閱讀中的不良習慣,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教師在順利的完成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同時,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總結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不斷提高對話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水平,應做好對話理論相關知識學習,吃透對話理論內涵,把握對話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注意事項。同時,結合語文閱讀教學經驗,積極探討對話理論應用策略,尤其應注重做好應用效果的總結與反思,不斷改進對話理論應用中的不足,更好地調動學生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熱情,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使其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
[作者通聯(lián):江蘇連云港市朐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