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寫作發(fā)端于微博,且本質(zhì)上是發(fā)表個人的看法與心理感受,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是作者本身最真實的理解和感受,不僅是當代年輕人喜歡的文體形式,也與文章寫作有著共通之處。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將微寫作引入作文教學中,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即興寫作,并以多媒體設備、故事圖片或者投影儀等多方面的現(xiàn)代化技術給學生提供素材,在創(chuàng)設良好寫作氛圍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微寫作指導,隱形地提高其作文水平。文章結合當前作文教學現(xiàn)狀,就初中教師如何應用微寫作進行作文教學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微寫作;教學應用
一、 引言
微寫作具有多種類型,包括審美類、抒發(fā)類、創(chuàng)作類以及表述類等,且其具有字數(shù)、形式不限等特點,不僅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也能促使作者表達出本身的情感。而這些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是看不到的。對此教師可將微寫作的寫作方式與理念與作文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微寫作練習和即興創(chuàng)作,逐步地過渡到對作文的寫作學習,在激發(fā)其寫作熱情的同時提高其寫作水平。
二、 打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鼓勵學生即興創(chuàng)作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其作文通常有著字數(shù)、形式以及表述方式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和設定好了寫作流程,這導致學生的思維難以發(fā)散,從而促使課堂的教與學質(zhì)量不高。對此現(xiàn)階段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可結合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即興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提升其寫作能力。首先,教師要改善自身教學理念,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nèi)容來鼓勵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創(chuàng)作。其次,教師要讓學生對微寫作主題有一個大概的認識,然后再根據(jù)自身理解進行寫作。
如在《紀念白求恩》一課教學時,在上課時教師要先給學生全面地講述課文,并注意從白求恩的故事、革命精神以及對我國做出的貢獻等方面展開具體的講解,要讓學生對白求恩的事跡和課堂內(nèi)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時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并可進行多方向和多形式的微寫作,如可從講解白求恩事跡、歌頌白求恩奉獻精神以及直接從革命時代的國際友情等方向進行微寫作等,同時學生也可進行多種形式的創(chuàng)作,如詩歌、小短文或者幾句話等,不限時間也不要限字數(shù),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思維的發(fā)散。在學生寫出來后,教師也要避免給學生統(tǒng)一的點評和比較,而是要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作品,教師要鼓勵和贊賞大于指正,并充分尊重學生的作品以及表達形式,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對課堂內(nèi)容的延伸學習,這也有利于其寫作水平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引領學生進行微寫作,不僅能為其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也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 進行多元化素材提示,創(chuàng)設良好寫作氛圍
寫作素材可以來源于生活,也可以表達自身情感為基礎,甚至于是去體會他人的表達等,為寫作提供了較多的方向和思路。但初中生限于自身見識不高和思維能力較差,聯(lián)想不到較多的寫作素材。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術給學生進行提示,創(chuàng)設一定的寫作情境,活躍課堂寫作氛圍,進而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激情。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寫作主題與課堂內(nèi)容高度相關,并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提供素材,以此來豐富課堂內(nèi)容和微寫作素材。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可利用寫作思維來進行微寫作,從而提升作者的寫作能力。
如在《春》一課教學時,在上課前教師要先梳理一遍課文,將文中提高的情景和內(nèi)容以圖片的形式在PPT上給學生呈現(xiàn)出來,如風、草、花、樹、蝴蝶等。在上課時教師可結合PPT上的圖片和課文內(nèi)容給學生作以講解,重點講述作者是如何以這些景象來表達自身情感和對自由境界的向往。在學生大概了解后,教師還要針對課文里描述的景象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一些春天圖片進行補充,如風箏、楊柳、采蜜、春江等景象,要讓學生在吸收更多寫作素材的同時更加具體地了解春天。然后教師可針對這些素材進行簡單的講述,如春江上鴨子先知道春天來了、楊柳發(fā)芽低垂至湖面、人們放著風箏在田野里奔跑等,給學生描述美好的景象。在學生心理受到觸動時,教師再讓學生進行微寫作,讓其自由發(fā)揮,同時鼓勵學生模仿課文以不同的形式利用文字來表達自身情感,從而在創(chuàng)設良好習作氛圍的同時隱性地提升其寫作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多元化素材提示,并引導學生從作文的角度來展開微寫作,能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 注重微寫作指導,給學生滲透寫作技巧
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是寫作還是微寫作,部分學生的文章里有著一些錯誤,如表述不清、邏輯混亂等,這些都是影響其作品質(zhì)量的因素。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微寫作指導,依據(jù)寫作內(nèi)容和形式給其滲透寫作技巧,在提高其文字表達能力的基礎上提升其寫作信心。首先,教師要給學生講述如何寫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功底。其次,教師也要注意融入寫作角度,如如何把一篇文章壓縮成微寫作或者把微寫作內(nèi)容擴充成作文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表達技巧。
如在《皇帝的新裝》一課教學時,教師要先針對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全面認識和了解,使其對文章的框架、結構以及寓意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并鼓勵學生以簡練的文字或者關鍵詞來描述和表達,如新裝、自尊心、欺騙等。當學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后,教師可給學生講述如何提高微寫作能力以及如何表達自身理解、如何使用高級詞匯和抓住重點等。在學生對寫作從方法和技巧上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將這篇課文以微寫作的形式進行改寫,要求學生能夠突出課文的主體內(nèi)容和思想,但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放松要求,如不限形式和字數(shù)等。針對學生在文章里流露出來的問題,教師也要以建議的方式和學生討論修改,注重提高其文字表達能力,同時也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微寫作與文章之間的巧妙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微寫作指導,給其滲透寫作技巧,能在較大程度提高其寫作能力。
五、 貼合學生興趣特點,引導其發(fā)散思維能力
寫作需要具備清晰的寫作思路和明確寫作方向,并在腦子里構建大致的思維框架,這樣才能做到筆下如飛、行云流水的寫作境界。對此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發(fā)散性的培養(yǎng),可設置貼合學生興趣特點的主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明晰思路,進而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性的思維。一方面,教師要緊抓學生的興趣特點來設置合適的主題,讓學生能夠聯(lián)想到主題、過程、素材以及大致的作文框架。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效思考,并給予一些素材,促使學生能夠在思想上構建一定的作文框架,進而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性的思維。
如初中生都喜歡大自然,秋天的時候,到山里面看落葉遍地、到田野里看豐碩的果實等。因此教師可設定以“秋色”為主題的作文,先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秋天游玩的經(jīng)歷與過程,包括遇到的景物、人和事情等。同時為進一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教師也可在多媒體上以圖片的形式給予學生一些作文素材,如秋雨連綿、青石板上的落葉等。在學生有了自己的構思后,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微寫作,對此教師也需要讓學生發(fā)散思維來寫作,如有的學生喜歡對秋天景色進行描述;有的學生則感嘆時間逝去;也有的學生將一些名言名句融入作文里等。對于學生的表達形式和方向,教師都要予以認可,并順著其方向幫助學生構建作文框架,如對于秋天景色,可以初秋、深秋的景色來對比,襯托秋雨意濃和秋葉之靜美等,從而充分的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貼合學生的興趣特點來設定作文主題,并幫助學生構建作文框架,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有效的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 融入自身理解,提高學生的作文質(zhì)量
寫作的本質(zhì)是一種表達,微寫作也不例外。因此在寫作中融入自身理解是提高作文質(zhì)量的提出,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文章里融入自身理解,表達自己的思想,以此來提高其作文質(zhì)量。首先,教師要利用擴充法來幫助學生構建思路,如針對作文主題來聯(lián)想實際生活或者自己身邊,以關鍵詞的形式來拓展到過程和感受。其次,教師要教授學生如何將之與文章內(nèi)容良好地融合起來,如采用細節(jié)描寫、感情代入等。
如教師可給出以“離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在上課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和離別有關的事跡,并闡述自己當時內(nèi)心的情感。這時有的學生提出自己和媽媽分開幾天時就會覺得不舍,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不舍,然后和學生討論:母子間的不舍是通過什么來表達出來的?有的學生提出眼睛、有的學生提出行為上的不舍等。對此教師都要認可,并鼓勵學生將這種不舍通過細節(jié)融入微寫作里,也可用一些唯美的文字來表達,如眼睛里帶著回憶、手里牽著不舍等,教師要幫助學生將這些文章融入微寫作里。在學生寫完微寫作后,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微寫作擴充成作文,包括內(nèi)容上的擴充和思想情感上的擴充等,在豐富學生作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提升其文章質(zhì)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文章里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字和情感表達能力,也有利于使其文章更加豐富。
七、 結語
綜上所述,微寫作是寫作的縮小版文體,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運用微寫作,結合作文主題引導學生自由發(fā)揮和發(fā)散思維,并給出一定的素材和提示,對于學生寫作的形式和字數(shù)等要放松要求,促使學生在自由的、氛圍良好的環(huán)境下寫進行創(chuàng)作和抒寫,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微寫作和作文之間的聯(lián)系,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微寫作擴充和豐富,建立作文連框架和提高文章質(zhì)量,進而在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基礎上使其寫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房承山.“微寫作”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7):97.
[2]吳秀張.淺析“微寫作”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3):172.
[3]喬桂英,劉曉曉.知識支架運用于中學語文微寫作教學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8(36):99-101.
作者簡介:
蔡秀榮,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