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玲
摘要:數學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重要模塊,以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狀、時間與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并掌握簡單的數學知識與方法。立足一日生活滲透數學教育,符合幼兒園階段的數學教育目標要求,更易于幼兒理解與接受?,F結合教學實際,針對如何以一日生活為載體組織中班數學教育展開探討,以期提升教育有效性,拓展幼兒的數學認知。
關鍵詞:幼兒園;中班;數學教育;一日生活
數學教育是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載體,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幼兒心智尚未發(fā)育完全,對于抽象性的數學知識認知較為困難,如何提升數學教育趣味性與有效性尤為關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讓幼兒在生活與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性,為數學教育實踐提供了方向指引。中班幼兒對于數學已建立籠統的感知,但大多停留于表征性理解,對于數概念與量關系的認知較為模糊。將數學知識融入一日生活,滲透于潛移默化之中,引導幼兒由符號認知向規(guī)律認知轉變。
1幼兒園數學教育在一日生活中滲透的必要性
第一,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數學教育滲透于幼兒園一日生活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撥亂反正,打破教師知識本位的教育觀念,關注幼兒認知規(guī)律與生活經驗,是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具體而言,以幼兒所熟知的事物為載體傳遞數學知識,不僅削弱了認知難度,有助于克服畏難心理,激發(fā)學習興趣。而且在固有生活經驗與認知基礎的支持之下,幫助幼兒更為深入地理解知識規(guī)律,打破符號表征的禁錮,強化數學思維,將學數學與用數學相結合,達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第二,有助于提升教學趣味。對于以感官思維認知世界的幼兒而言,興趣是維持學習熱情的原動力。以一日生活為載體組織數學教育,豐富多樣的幼兒園生活能夠賦予教學活動更多可能性,拓寬育人渠道,促使幼兒時刻保持新鮮感,形成深入探究的欲望。
2幼兒園數學教育在一日生活中的滲透策略
2.1在區(qū)域活動滲透數學教育
區(qū)域活動是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中班幼兒充滿吸引力的教學模塊,多元化的活動材料不乏數學教育素材,將數學教育與區(qū)域活動相結合,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組織益智區(qū)域活動時,中班幼兒對于基本圖形建立了初步認知,在活動開始之前,教師組織幼兒自主完成積木材料的搬運與投放。通過觸摸、堆積、擺放等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幼兒體會物體的數量、大小、形狀、重量等數學衡量單位。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充分調動中班幼兒的自主意志,布置搭建任務,引導幼兒區(qū)分不同的幾何圖形,對于圖形特點建立表征認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靈活地運用固有圖形拼出新圖形,發(fā)散數學思維。又如,在組織美工區(qū)域活動時,借助折紙、剪切與繪畫等操作,向幼兒滲透圖形的性質特點、空間關系以及分類。引導幼兒由具體實物向平面圖形過渡,促使幼兒學會以數學視角觀察事物、認知事物。通過挖掘區(qū)域活動中的數學教育元素,為幼兒構建學習支點,讓數學知識更加豐富立體,建立深刻的印象。
2.2在游戲環(huán)節(jié)滲透數學教育
游戲是幼兒園階段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中班幼兒思維能力與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升,將數學教育滲透至游戲環(huán)節(jié)之中,以寓教于樂的方式讓數學教育更具趣味性,讓幼兒樂享其中,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得數學知識,提升數學能力。以超市角色扮演游戲為例,首先,在游戲準備階段,教師設計數字游戲,滲透數學知識的同時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例如,教師擬定幾組口令,123請做好,234請站立,345抬起頭,456拍拍手,讓幼兒聽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以此感受數的次序性與連續(xù)性,理解相鄰兩個數之間的數差關系。其次,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強調中班幼兒數量關系的認知需求,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學會數字表示物品數量,理解數字的含義。例如,設計購買情境,媽媽做晚飯,需要小朋友幫忙購買1袋鹽,2個西紅柿,3個青椒,5個雞蛋。在特定的游戲情境之下,喚醒中班幼兒日益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知識基礎,能夠正確地判斷10以內的數量。以游戲為載體提升數學教育的親歷性與體驗性,促使幼兒能夠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內涵,提升學習效率。
2.3在生活環(huán)節(jié)滲透數學教育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打開了幼兒園教育改革新世界的大門,為數學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思路。教師將數學知識滲透至中班幼兒日常生活活動,不僅有助于拓展幼兒的數學視野,而且能夠培養(yǎng)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具體而言,教師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在入園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隨機交談向幼兒滲透時間概念,如早上幾點起床?幾點出發(fā)?昨天晚上做了些什么?幾點上床睡覺等等,發(fā)揮中班幼兒的形象思維優(yōu)勢,將日常生活經驗與數學時間概念聯系起來,初步形成時間認知。其次,在進餐環(huán)節(jié),隱含的數學教學元素更加豐富,例如,在發(fā)放餐食用具時,教師可以趁機滲透一個與許多的數學概念與區(qū)別,眾多碗筷放在一起為許多,每一個小朋友領取一個。又如,在取食餅干時,教師抓住時機,帶領幼兒學習餅干的形狀,能夠清點自己手中餅干的數量,提升幼兒的數數能力與幾何意識。通過挖掘生活環(huán)節(jié)的教育素材,增強數學教育的實踐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班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與數學知識存在緊密的關聯,教師應以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的眼光審視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探索數學教育的切入點,采取非正式手段滲透數學知識,豐富幼兒數學知識,掌握基本的數學技能。
參考文獻:
[1]邵悅.幼兒園中班數學教育生活化現狀個案研究[J].早期教育(教育教學),2021(2):42-47.
[2]朱曉峻.數學核心經驗滲透兒童一日生活[J].科普童話·原創(chuàng),202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