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梨
摘要:課堂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基本場所,而課堂教學則是課堂教學的前沿陣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不僅影響著整體的教育質量,也影響著改革的進程。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肯定它的作用和影響,正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樹立科學的觀念,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方法與策略的全面創(chuàng)新,最終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真實感,使其成為推進新課改、深化素質教育的動力和支撐。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提質;增效
伴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逐步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面對新的任務和更高的要求,需要在課堂教學上進行根本性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時代的變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運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從運用音樂渲染課堂教學氛圍、開展課堂互動激發(fā)課堂活力、制造引導教學思維促進發(fā)展、運用賞識教育增強學生自信四個維度,對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提質增效的科學策略和基本方法進行系統(tǒng)分析。
一、巧妙地運用音樂渲染課堂教學氛圍
教學本身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學生需要抵制枯燥的嘗試著去理解知識點,教師可以試著用音樂來渲染課堂教學氣氛,營造愉快的氣氛,可使學生在抵制枯燥的同時找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能夠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學習文章《草原》的時候,會借助音樂來渲染課堂氣氛,本文是讓學生品味優(yōu)美語句和文中的表達方法,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情感。草原本身是同學們所感興趣、所向往的地方,因此學生們對這篇文章有濃厚的興趣,而我就會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點,播放關于草原的音樂和歌曲,如《我和草原有個約定》《草原中國夢》《天路》等等,利用音樂來渲染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遼闊、豪爽、粗獷的歌曲中體會到草原人民勇敢、熱情、直爽的性格和淳樸的民風,進而讓學生能夠全神貫注在文章中,透過閱讀讓學生對草原的美麗風光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巧妙地開展課堂互動激發(fā)課堂活力
由于學生的意志力比較弱,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所以課堂教學應該更加靈活,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互動轉移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放松學生腦部神經,使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快速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并將浪費的時間用于課堂活動,將教學內容穿插到課堂互動中,用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舉個例子,我在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竹節(jié)人》時,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交流,因為這篇文章描述了制作竹節(jié)人和斗竹節(jié)人的過程,而我也會創(chuàng)造這樣的場景。準備好工具來制作竹節(jié)人,并讓學生們想一想竹節(jié)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怎么才能在斗竹節(jié)人中取勝。通過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對課文以及知識點的理解更加透徹,同時我也會參與到同學們的討論與思考中,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思考、自主尋找答案,也能給學生以信心。
三、巧妙地制造引導教學思維促進發(fā)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完成語文的教學任務,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跟隨教師的想法來學習,提高課堂注意力。教師在學習中,通過引導學生,運用課文中相關的趣味性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融入到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交互性,最終完成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授《橋》這一課時,教師就是運用指導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跟隨老師的思維去學習課文中的知識點。如,我會先講解課文,讓同學們對于《橋》這篇課文的體裁和所講述的內容有大致了解。在我的指導下,讓學生去思考如何運用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來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從而帶動學生的思維。通過我的引導,同學們感受到了課文是歌頌共產黨員老支書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已,用自已的血肉之軀架起一座不朽生命之橋,學會了用情節(jié)、環(huán)境襯托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完成了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
四、巧妙地運用賞識教育增強學生自信
因為語文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感到吃力,從而產生不自信。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賞識教育,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樹立自信。用激勵性教學模式肯定學生的回答,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樹立起自信心。只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變得更自信,才能敢于面對語文課堂中的難點重點進行學習,讓學生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利用賞識教育,也可以讓學生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大大提高的教學效率,共同構建美好的和諧課堂。
在《少年閏土》這一課程教學中,我通過賞識教學,使學生在背誦時不會產生過大的壓力,讓學生在背誦過程中,不斷得到教師的肯定,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提高學生的背誦效率。同時,教師也運用賞識教學,及時鼓勵背誦緩慢的學生。在額的鼓勵下,同學們逐漸穩(wěn)定了學習的心態(tài),也敢于直面文本中的難點重點,從而達到課堂學習的要求。
總而言之,無論制度如何發(fā)展變化,課堂教學都是最基本的教學場所,是改革最前沿的陣地,需要不斷地改革和創(chuàng)新。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樹立科學的觀念,全面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促進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變革,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袁永紅.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方法改革與創(chuàng)新[J].文學教育(下),2019(11):56-57.
[2]鄭如意.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與解決途徑[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04):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