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
摘要:習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溝通的主要方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目前,習作教學在新課改、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習作輔導教學,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深入探討和解決的重要問題。有鑒于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小學語文習作輔導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科學策略。
關鍵詞:小語習作教學;教學策略;研究
學生的習作經(jīng)常讓許多孩子“頭痛”,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們一味的盲從練習,造成教學過程的單調,使學生缺乏濃厚的興趣,沒有掌握科學的習作方法與技巧,很難達到提高習作素養(yǎng)。為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從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學習現(xiàn)狀等方面,梳理其先進的教學理念、觀念,并從身心發(fā)展特點、學習狀況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和創(chuàng)新習作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機勃勃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
學生的學習行為取決于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也就是說,只有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有效地強化學生的習作動機,使學生真正做到“有情感”。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適當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輔助教學,使相關內(nèi)容以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營造生動、鮮活的教學情境,給視覺與聽覺帶來雙重感官沖擊,優(yōu)化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終極目標。
比如,在教授《看圖話、寫一寫》時,本課就是用圖片來表現(xiàn)習作主題內(nèi)容,既要檢驗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要讓學生有想象的能力,把圖畫的內(nèi)容展現(xiàn)出來。為使學生有更多的習作題材,本文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圖片選題方面,向學生展示了多種形式的圖片,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及對圖片的認知來選擇學習內(nèi)容。盡管題目內(nèi)容不同,但是練習前的準備工作也是一樣的,都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內(nèi)容,如畫面動作、表情、神態(tài)等,要認真觀察。
二、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豐富的習作材料
材料是構成一篇好文章的“血肉”,豐富習作材料,可為寫作打下基礎。生活是知識之源,自然成為習作的來源,是學生獲取、積累習作材料的重要途徑。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擴大習作教學范圍,以現(xiàn)實生活為起點,融入各種生活元素,創(chuàng)造熟悉的環(huán)境,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仔細觀察生活,讓學生充分關注和觀察身邊的人、事、景,并用日記、筆記和隨筆記錄下來,高效地積累習作材料,使學生在實踐中真正做到有口皆碑。
舉例來說,就拿《我的植物朋友》而言,這本習作的主題主要是“植物”,“朋友”,如何讓學生將兩個主題結合在一起,是整個教學的重點。進了一所小學,學生們對各種各樣的植物都不再陌生了,各種各樣的花草到處都是,但是,大部分學生并不真正感覺到,因此,在這次練習之前,筆者給學生們安排了一個任務,就是,讓學生們觀察生活中的植物,挑一株自己喜歡的植物。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又可以展開練習活動,使學生能夠和自己的情感相融合,使作品內(nèi)容更加生動,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懂得水滴石穿的意義。無數(shù)的文章大家都在自己的著述中反復論述過一個論點:想要寫出好文章離不開多寫多讀。然而當下的學生存在的問題便是自己不能多寫多讀,學生的惰性思維和懶散作風是制約學生取得重大進步的一個嚴重的“元兇”。學生要在積累中形成個人的語言風格,同時能在具備強大的語言能力后,用本人的才華去造就出更為出色的文章,繼而讓本人的寫作道路更為寬廣。
例如,在教授《習作:生活萬花筒》時,要讓學生成為一個在寫作前認真地完成相關的準備的人,在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中存在著格物致知的理念,中國當下的小學生存在著的突出問題是缺乏活力、缺乏認真度,以一種看似努力的方式去完成寫作,這種狀態(tài)同樣也是不利于寫作的。觀察是呈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基礎,每一個學生事實上都有一雙清澈的眼睛,但是懂得利用這雙眼睛去觀察世界萬物的人并不多。
四、讓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揮灑自如
小學語文教師的最終目的仍然是讓學生能在寫作的世界中將自己的寫作才華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而出。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積累自己、豐富自己,逐步突破自己的匠氣。教師要讓學生能以看似平淡的方法去傳遞美好的語言,用本人的真誠之心去和讀者建立起一種溝通關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懂得結合自身的情感和能力去展開寫作,以一種最自然、最合理的模式去完成寫作,實現(xiàn)突破。
例如,在教授《習作:記一次游戲》時,學生要把自己所熟悉的不同游戲加以分析、歸納和整理,同時將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投入其中。筆者讓學生能結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去完成相關的寫作任務,將自己最喜歡的游戲以一種真切動人、娓娓道來的筆法傳遞而出,同時要運用自己最熟悉的筆法,在寫作的同時體驗到運用文字的樂趣。
總之,習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與新課改、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密切相關。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緊跟教育發(fā)展與改革的步伐,抓住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要求,促進習作教學的改革和升級,使整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更加生動活潑,的確“彈性”。
參考文獻:
[1]梁志依.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實施建議[J].文學教育(上),2019(10):100-101.
[2]高小崗.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255.